专题首页
您当前位置:首页 > 90周年庆祝 > 我与气象学会
我与气象学会
 
陶诗言先生与中国气象学会
日期:2014-09-19 浏览量:15331

中国气象学会秘书处

陶诗言先生是中国当代天气预报理论和方法的开拓者之一和国际知名的季风研究专家。自1948年成为中国气象学会编辑委员会会员至今,陶诗言先生一直活跃在中国气象学会的舞台上。他1982年当选为第二十届中国气象学会副理事长,1986年当选为第二十一届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1990-1994和2002-2012期间担任中国气象学会名誉理事长。陶先生将一生都奉献给了中国的天气气候研究和预报实践,是气象人的楷模,对中国气象学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积极倡导学术交流,带头参与和推动中国气象学会的国际交流

陶诗言先生生前一直踊跃参加中国气象学会的各项活动,积极倡导学术交流,带头参与和推动中国气象学会的国际交流。1978年学会经历“文化大革命”后恢复活动,陶诗言先生担任中国气象学会第十八届理事会常务理事,1982-1986陶诗言连任中国气象学会理事会常务理事。

党的十二大结束后不久,中国气象学会于1982年10月在成都召开学会历史上规模空前的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1982年年会。在此次会议上,陶诗言先生当选中国气象学会第二十届理事会副理事长,并年会上作了“四年来我国气象卫星资料分析应用研究”的报告,同时参会并作报告的还有美国气象学会主席霍尔格伦博士和其他三位美国专家。

由于历史的原因,当时轻视知识、轻视知识分子的观念依然严重存在,陶诗言先生推崇知识并倡导知识为人所用,善于抓住国际前沿问题并苦心钻研,身体力行,推动学会学术交流。1978年10月陶诗言先生作为会议主席主持召开了由WMO组织的有50多个国家参加的国际台风会议;1987~2003年一直担任中美合作项目(“大气二氧化碳增加引起气候效应”的研究)的中方首席科学家;1977~1996年任联合国世界气象组织大气科学委员会中国首席代表;1988~1992年任第四届国科联和联合国世界气象组织联合科学委员会(JSC)委员。

1986年12月,中国气象学会第二十一届理事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以无记名投票方式选举陶诗言为理事长。陶诗言担任理事长期间(1986-1990),共组织召开三次理事会全体会议和6次常务理事会会议。会议审议修改了中国气象学会关于深化自身改革的基本设想和全国会员代表会议的各重要文件,并就本届理事会所属21个专业(工作)委员会的设置和组建、各年度学会活动计划的制订、涂长望青年气象科技奖的设立、表彰奖励工作的开展、国际和海峡两岸气象科技交流与协作、深化学会自身改革、创办《气象学报》(英文版)、吸收国外气象学者加入中国气象学会等方面做出了一系列重要决议。

在陶诗言理事长的领导下,中国气象学会积极开展国际和国内高端学术交流:1988年组织开展了由中、美、澳三国气象学会共同主办、在澳大利亚召开的国际热带气象会议;1986年组织“地球表层学学术研讨会”;1987年组织钱学森等一批著名科学家和相关学会理事长参加、牵头,14个全国学会主办的“中国一万年来海平面变化与温度变迁关系学术研讨会;1989年牵头14个全国学会组织“第三届天地生相互关系学术会议”;1990年举办竺可桢诞辰100周年纪念活动和“第二届全国优秀青年气象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等重要活动。二十多年过去了,这些学术活动从规模和学术广度及国际视角上,仍鲜有超越。
另外,陶诗言先生在担任理事长期间,积极推动《气象学报》的编辑出版和国际交流:1987年9月,《气象学报》(英文版)正式出版创刊号,陶诗言理事长题写贺词(见附件),从题词中可见陶先生坚实的英文语言功力;1992年,《气象学报》(英文版)荣获国家气象局全国首届优秀气象期刊评选一等奖。

二、高瞻远瞩,首创海峡两岸气象科技交流先河,奠定了学会对台交流的历史基础

陶诗言先生在担任理事长期间及之后的岁月中,一直积极推动海峡两岸气象科技交流。1988年1月陶诗言主持召开了中国气象学会第二十一届理事会常务理事会第三次会议,会议责成学会秘书处就促进海峡两岸气象学者的学术交流提出建议和方案,为海峡两岸学会开展交流做好准备。同时,陶诗言理事长倡议在香港举办以海峡两岸气象学者为主体的学术交流会。陶先生的倡议得到了国家气象局的支持,也得到了国务院港澳办、台办和外交部的赞同。经过各方面的努力,定于1989年7月在香港举行首届“东亚及西太平洋气象与气候国际会议”。学会以陶诗言理事长为团长,包括副理事长黄土松、周秀骥在内的21名成员与会,代表团秘书长彭光宜负责团内协调和对外联络。台湾代表有蔡清彦教授、陈泰然教授、洪秀雄教授等共19人,美国代表有张智北教授、麦文键教授、刘家铭教授等共17人(其中华裔学者l4人),香港代表包括香港天文台岑柏台长、林超英先生等l3人,还有新加坡、泰国的一些气象学家与会,与会人员共72人。由于这次会议海峡两岸气象学家占大多数,因而实际上是一次为海峡两岸气象学家研讨共同关心的气象问题而量身定制的学术会议。提交会议的68篇学术论文分别在大会或分组会上交流,内容涉及季风气象学、遥感和大气探测、气候与大气环流、中尺度气象学、海气相互作用、业务天气预报和数值预报以及台风研究。

这次会议的意义在于它是海峡两岸分隔40年来第一次在气象领域进行的较大规模的面对面学术交流,会议的召开使两岸气象学者能够有机会具体和直接地了解了对方的气象科研和发展水平,并探讨通过进一步的交流而获益的可能。由于当时刚刚经历了在北京发生的政治风波,面对严峻的国际压力,克服了重重困难,坚持按计划举办本次会议,因而也被境外媒体解读为展现了大陆继续坚持改革开放的决心和信心。会议工作语言为汉语,这在境外召开的国际会议中极为特殊,既充分照顾了与会者的方便,体现了以两岸气象学者为主体的精神,同时也赋予本次会议特别的含义。会中,两岸学者均表现了对对方的尊重,会议始终保持良好的工作氛围。会后,学会向国务院港澳办、台办和外交部提交了书面汇报。据台办有关领导称,王兆国主任看了会议总结,称赞会议开得很好,为专业部门的对台工作获取了经验。由于此次会议的成功举办,此后两岸气象科技交流的日常组织工作确定由学会秘书处负责。

在以陶诗言理事长为首的中国气象学会和台湾地区气象学会及有关人士的推动和有效运作下,以及在“汪辜会谈”所形成的两岸间良好的气氛的推动下,两岸的气象科技交流得到较快发展,逐步建立了两岸气象科技文献的交换渠道,实现了两岸一般气象文献资料的直接交换及闽台重要灾害性天气的直接会商,并真正实现了两岸气象人员在自己的土地上,用自己的母语,就共同关心的气象问题广泛地交流与研讨,实现了两岸气象界多年的夙愿。

自陶诗言先生1988年开创海峡两岸气象科技交流之后,两岸交流逐步推进、日益增多和加深,一来一往,形成常态。至今,海峡两岸气象科学技术研讨会已举办了整整二十届。1994年,陶诗言先生带领学会代表团一行13人,赴台参加由台湾地区气象学会主办的“海峡两岸天气雨气候学术研讨会”。

2004年,海峡两岸气象科学技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已经耋耄之年的陶诗言名誉理事长与台湾地区气象学会理事长刘广英老友重逢,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同根同源的海峡两岸气象学会间的交流和往来不断,有力推动了海峡两岸气象科技事业的发展,这其中陶诗言先生做出了独特的、开创性的贡献。这一点两岸气象学者将永远铭记。



三、潜心治学,创新研究,学问大师,科学表率,会员典范

陶诗言先生作为中国气象学会的一员,他学识渊博,掌握英、日、德、俄四种语言,在许多领域中研究成果卓著。他的特点是善于将气象理论与预报实践相结合。陶诗言先生20世纪50年代初期,出任国家联合天气分析预报中心副主任(国家气象中心的前身),承担了国家气象保障的重任,每天都要向全国各有关部门提供短期和中期天气预报,为全国气象预报保障做出了具有历史意义的贡献。1954年7月,长江流域发生了百年末遇的洪水,当时汉口危在旦夕,陶诗言先生及他的同事们作出准确天气预报,预测暴雨即将终止,使汉口脱险。50年代中后期,陶诗言先生同叶笃正先生、顾震潮先生等一起合作完成东亚大气环流的研究论文3篇,深受国际大气科学界的重视。从1963年到1967年,他曾多次为这些国防科学技术的试验提供了准确的气象保障。60年代末,陶诗言组织了一支队伍,着手研制卫星云图的接收设备,编纂了《中国卫星云图使用手册》。陶诗言先生还利用卫星云图发展了一套识别天气系统的方法,特别是预报台风发生发展的方法,至今还为广大气象台站所使用;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陶诗言先生又专心致力于暴雨的研究,提出了暴雨形成过程中多尺度相互作用的概念及暴雨落区预报方法,撰写了《中国之暴雨》这本专著。陶诗言先生长期从事东亚季风的研究,包括东亚夏季风系统的平均结构及其与印度季风系统的异同,东亚夏季风的年际变化及季内变化,以及南海季风同印度季风的差异等。他在季风方面的研究成就为国际所公认。

陶诗言先生毕生重视科学理论,注重业务实践,推行国际和国内学术交流,富有远见,提携晚辈,凝聚万众,为中国气象事业和气象学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他的高尚品德、执着的科学精神,淡泊名利的科学操守,是科研的最高境界,是中国气象学会广大会员学习的楷模。陶诗言先生永垂不朽!

附:陶诗言先生为《气象学报》(英文版)创刊号的题词





 

版权所有:Copyright © 1924-2014 中国气象学会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24-2014 CMS,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