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首页
您当前位置:首页 > 90周年庆祝 > 我与气象学会
我与气象学会
 
再访中国气象学会诞生地
日期:2014-09-19 浏览量:15245

黄锡成


    在中国气象学会成立90周年前夕,再次踏上曾经诞生了中国气象学会的那块仰观俯察、彰往知来之地——青岛观象台(现为北海舰队海洋气象区台)。同行数人属“洗礼之旅”,而我则是“朝觐之行”。屈指算来,我已十四次来前往青岛,第九次进入气象学会人的“圣地”——好吉利的数字。

1924年的10月10日,中国气象学会在此创建,而其酝酿和筹备过程则处于新文化运动的后期。
受“德先生”和“赛先生”的启发,也囿于当时中国的气象工作为外国列强所控制的现状,一批爱国的有识之士循“科学救国”之道,以“谋气象学术之

步与测候事业之发展”为宗旨,发起了创立中国气象学会,并成为中国最早成立的少数全国性的自然科学学会之一。

破败落后的旧中国,政局长期混乱,气象工作不成体系,气象人才极度缺乏,在绝大部分百姓不知气象为何物的国情下,能够建立起全国性的气象学会组织,堪称“传奇”。然而,正是学会先驱们经天纬地的创举、难以企及的远见卓识,彰显民族精神的正气,以及整合民族气象工作的勇气,使得列强对中国气象工作的控制终被打破,气象科技也从殿堂走入社会。也正是中国气象学会的提议,直接推动了全国统一的气象机构——中央气象局的建立。
青岛观象台石楼为德式七层建筑。1908年,由法国人控制的上海佘山天文台台长蔡尚质(原名Stanislaus Chevaliev,号思达,法国耶稣会司铎,天文学家。1883年到上海。历史上其曾在上海组织过一个短命的气象学会)应邀帮助选址,建设资金则来自当时德国海外各舰队。

石楼1910年6月11开建,1912年1月9日竣工。1911年更名为“皇家青岛观象台”。1914年,该楼易手,由日本人控制,于1916年改称青岛测候所。1922年12月10日,中国政府收回胶澳主权,蒋丙然、竺可桢、高子平宋等组成的接收组受命接管青岛测候所。接收工作遭遇日方的重重刁难,未能派员到职就任,接收流于形式。直至1924年2月,蒋丙然才就任青岛测候所所长,但日方人员仍在原址另立测候所继续工作,并于1938年再次扯起一直未撤的青岛测候所旗帜,直至1945年8月日本战败。同年9月,王华文被任命为青岛观象台台长,青岛观象台再次回归。解放后,观象台先后隶属青岛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华东空军司令部。1950年为海军青岛。1960年起改称北海舰队海洋气象区台至今。1984年,该楼曾进行了一次扩建,在其北侧加盖了一大门和其他附属建筑,由于设计施工精细且用材得当,石楼仍不失当年风貌。为更好保存这一文物性质的建筑,有关方面已安排专款对石楼进行彻底的维修。

远眺大海,近观石楼,面对气象人心中的这座“浮屠”,百感交集。恍惚中诸多气象先驱的身影映入眼帘,或长袍马褂布底鞋,或西服革履扎领带,他们或振臂或伏案或沉思、依然忙碌着召唤着行动着。天地苍茫、史事鱼贯,生动的画卷绵长无尽……。

在学会秘书处工作期间,印象中曾见过一张学会召开成立大会时会场的照片。照片中只有两排靠背长椅,并无一人。说是成立大会,其实参与者不过十数人。但此会确是中国气象发展史上的大事,拉开的是气象学会历史的序幕。只因当初,才有了现在。位处石楼内地下室的这间会场不过二、三十平米大小,现为观象台的计算机房。时过境迁,已丝毫没有当年的模样,但有一点是肯定的,谋气象学术之进步与测候事业之发展的声音依然在此回荡。

镌刻着“中国气象学会诞生地”字样的纪念石静静地坐落在观测场的一角。手扶纪念石,甚感温暖。这温度来自哪里?是阳光的作用,还是先驱们正能量的传递?如确定要作答,我宁愿选择后者。回想当年自己五进青岛、两度上山、几番选石、数易碑文稿,方立此石,不禁又有一番感慨上心头。感念王华文和徐东桂先生曾经给予我的教诲,感谢孟昭旭(现任北海舰队海洋气象区台主任)、刘兆桐(前任北海舰队海洋气象区台台长)、缪三银((前任北海舰队海洋气象区台台长,享副军级待遇)以及张晓慧等领导和同仁真诚地付出。

因为备战和有装备的原因,在这里照相是要报批的,基地观象台的领导给予了特别的方便,使得我们能够避开敏感之处拍摄一些景观和馆藏资料,特别拍了多张石楼背面的照片。这些背面的石墙,经历了太多的风雨,更显沧桑。虽然我在基地观象台拍摄了许多照片,唯独遗漏了石楼的背面。由此可以想见,许多真实存在的东西,往往是在我们的不经意间被遗忘了。

再次步入学会诞生地,再次感念前人的业绩,心潮难平。细品微度之下,似有所得,却也若有所失。我们现在所做的一切,都能从学会先辈的教诲和实践中找到源头。平心而论,我们并未超越前人实践的投影。可以说,先辈们写了一部最经典的书,我们照着念了,但“考试”成绩却并不理想;我们虽然站在他们的肩膀之上,但似乎总直不起腰来。

对问题缘由可能的解释是,我们的工作尚未完全聚焦宗旨。宗旨应当是一个动词,而历史不能仅仅只是记忆。时至今日,学会宗旨及宗旨意识仍然是学会改革发展最大的公约数。没有什么能比谋气象学术之进步与测候事业之发展这一宗旨更能表征学会,更能代言学会,更能维系学会同仁进而生动命属的事业。

试问:历史和现实,哪一个更精彩;传承与传奇,哪一个更值得期待。

不由得想起乾隆皇帝曾为贡试的学生御笔所写下的这么几句:

周遭闱棘院沉沉,景物当前总入吟。

材拟圭璋方物达,文归雅正薄根深。

禹门鱼变辞凡水,乔水莺迁出故林。

寄语至公堂里客,莫教冰鉴负初心。

诗中“莫教冰鉴负初心”一句实为点睛之笔。意为切莫辜负最初的梦想,勿忘记那颗“初心”,方能不负先人,不迷失自己。

90年前,先辈在“科学救国”的感召下创立中国气象学会,90年后的今天,我们面临的是科技强国的历史责任。面对更大的格局和目标,更需要使学会宗旨的内涵与时代一起进步,更加坚定实现宗旨的意志和行动,从而更加精致地体现她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号召力。

临行前,实不忍纪念石“中国气象学会诞生地”字样色彩的渐渐褪去,特拜托观象台的同志将字样用红漆重新描过。这是对先辈的祭奠,也是对来者的希冀,她不仅代表自我的心情,更是对未来发自心底的意愿。

(注:本文作者黄锡成为中国气象学会秘书处综合协调部原处长)

 

版权所有:Copyright © 1924-2014 中国气象学会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24-2014 CMS,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