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首页
您当前位置:首页 > 90周年庆祝 > 媒体报道
媒体报道
 
风雨兼程九十年 齐心协力续新篇——纪念中国气象学会成立90周年
日期:2014-11-02 浏览量:17018

 

翟盘茂  刘文泉  沈冰冰  张璇


  1924年10月10日,由高鲁、蒋丙然、竺可桢等人为“谋气象学术之进步与测候事业之发展”共同发起的中国气象学会(以下简称学会)在山东青岛胶澳商埠观象台正式创立。至今,学会已经经历了整整90个年头。在90年中,学会经历了建立、迁移、停顿、恢复和发展,由弱变强、由小变大的过程,也经历了在大陆和台湾分别发展到两岸交流与合作;在90年中,学会在一批优秀的大师领导之下,团结广大会员,艰苦奋斗、自强不息,为建设中华民族的气象事业、推动气象科技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935年中国气象学会十周年纪念大会合影。

筚路蓝缕 一代先驱开创民族气象事业先河

早期(1924年至1949年)的学会的活动以宗旨为本,通过建立学术年会制度、密切国内各气象单位间的联系、发展会员及地方气象学会组织等方式,联络气象同仁,传播先进气象科技和学术思想、开展气象教育与培训、制定气象规范、统一气象学名词、组织参与国际气象科技交流与合作,积极致力于民族气象事业和近、现代气象学的发展。


中国气象学会诞生地(现为海军北海舰队海洋水文气象中心办公地)。

从1924年成立大会至1937年,学会每年召集会员,先后举办十二届年会。年会是会员互通有无,传递气象科研、业务进展信息的重要平台。在一定程度而言,学会肩负着为中国气象事业出谋划策的重任,承担了沟通全国气象主管部门和各气象机关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学会成立后的第8天,即1924年10月18日,首届理事会会议就决定出版发行《中国气象学会会刊》。1925年7月,《中国气象学会会刊》在青岛诞生,为当时中国人自行编印的唯一气象学术期刊。1925年至1935年间,学会会刊共出版11期。自1935年7月起,《中国气象学会会刊》改为月刊,并更名为《气象杂志》,会刊卷次延续。《气象杂志》在抗战前均能按计划出版。日寇侵华后,时局动荡,停刊3年,并自1941年第15卷起更名为《气象学报》。

1925年至1935年是我国气象学研究的萌芽时期,在这10年中,在《中国气象学会会刊》上发表的论文以翻译作品和介绍性文章居多,称得上创造性论文的只有27篇。学术成果虽少,但标志着我国气象学研究事业正在起步,对我国气象学研究队伍的形成、发展壮大及其气象基础理论知识水平的提高,对未来的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至1949年,《气象学报》共发表学术论文19篇,从研究内容看,涉及天气学、气候学、大气环流和动力气象学等方面,大气物理学的研究尚处于萌芽时期。

秉承同源 两岸气象人续写学会新篇章

1950年至1982年期间,两岸气象同仁虽然由于历史原因经历了一段时间的隔绝,但两岸气象同仁一脉相承,秉承同一本源,以各自的方式续写学会共同的历史。

大陆气象界1951年在北京重建学会,在竺可桢先生、赵九章先生的领导下,学会活动空前活跃,一批学科委员会的设立和一系列学术活动的举办,对我国现代气象科学的发展及各分支学科的建立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台湾气象界于1958年8月在台北复会。1966年至1977年,学会活动有过一段停顿。1977年重新恢复活动后,学会各项工作逐步规范,步入了改革开放、快速发展的快车道,会员人数迅速增加到近两万人。

在改革开放前,两岸气象学者几乎没有直接交流,只能通过广播等形式隔空喊话,或者从对方气象刊物、学者在海外期刊上发表的论文等有限方式感知对方的存在。在气象事业发展过程中,学会这一专业性民间社团组织,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肩负了打通和融合两岸气象的使命,为开启两岸气象科技交流与合作的大门,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1982年11月到1993年期间,两岸气象同仁众志成城、披荆斩棘,在两岸气象学会及气象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和有效推进下,开创了两岸气象科技交流的新局面。

1982年,在时任菲律宾气象局局长、世界气象组织主席金塔纳的推动下,两岸气象业务主管部门的领导人以专家身份赴菲律宾马尼拉参加南海和西太平洋热带气旋学术讨论会,两岸气象部门的领导邹竞蒙、吴宗尧首次会面,拉开了两岸气象科技交流与合作的序幕。

1989年7月6日至8日,在时任学会理事长陶诗言的积极倡议和邹竞蒙的大力支持以及各方人士的共同努力下,首届东亚及西太平洋气象与气候国际会议在香港举行。这次会议是两岸分隔40年来,首次在气象领域进行较大规模的学术交流活动,此次会议首次明确中文为工作语言。

1992年9月,第二届东亚及西太平洋气象与气候国际会议在香港举行,两岸气象业务主管部门的领导邹竞蒙、蔡清彦均以学者的身份参加了会议,这是他们首度公开见面,也是他们友情建立之始,象征着两岸气象科技交流开始大步向前迈进。

1993年1月,应章基嘉理事长的邀请,台湾学会负责人陈泰然先生偕夫人访问大陆,这是台湾气象界第一位应邀正式来访的学会负责人。返台后,陈先生撰写了1.7万字的考察报告,对大陆气象界的研究、教学与业务概况进行了真实再现,使台湾地区气象界人士对大陆气象事业的面貌有了初步了解。

随着两岸气象界同仁接触频次的增多和了解层次的深入,两岸气象科技进一步交流的热情被点燃,气象学会的使命感也更加强烈,在气象学会两岸同仁的共同努力下,开启了双向交流的新模式。

1994年,恰逢学会成立70周年,陶诗言理事长3月率团到台湾参加第一届海峡两岸天气与气候学术研讨会,这是大陆气象科技人员第一次踏上台湾岛,实现了两岸气象科技人员的双向交流。同年10月,陈泰然先生率团来北京参加大气科学发展暨海峡两岸天气气候学术研讨会,双方人员均将此次历史性的研讨会视为未来两岸交流与合作研究的里程碑。

1996年是两岸气象科技交流非常重要的一年,海峡两岸及邻近地区暴雨试验研讨会分别于8月和12月在北京和台北举行,这标志着海峡两岸气象科技进入实质性的合作阶段。这一年是两岸气象科技交流与合作最为活跃的一年,交往人数多、层次规格高、接触交流面大,两岸气象科技交流达到了新的高潮。当年9月1日至12日,刘广英教授率台湾文化大学大气科学系学生参访团来访,这是台湾气象界第一个以学生为主体的参访团,是两岸交流深入的重要表征,是新的突破,也是两岸气象界高层面向未来、面向下一代而构思运作的成功范例。

2004年,在中国气象学会成立80周年之际,海峡两岸气象科学技术研讨会和海峡两岸灾变天气分析与预报研讨会分别在北京和台北成功举办,并实现了台湾气象界同仁首次到学会发祥地青岛寻根,从此两岸气象科技交流的模式趋向常态化。

2008年,两岸关系出现了历史性的转折,和平发展进入深化、巩固及机制化的阶段,有力地推动了两岸气象科技交流与合作。围绕共同关心的气象防灾减灾问题,海峡两岸气象交流领域不断扩展,从理论研究到应用服务等多层面进行广泛深入地交流和研讨,探索科技与产业合作开发相结合途径,扩大交流领域和内容,尤其是两岸气象信息的及时全面交流,既节约双方获取气象信息的成本,又有利于提升两岸气象预报的准确度,增强气象为两岸民众服务的能力;积极探索合作新途径,建立两岸局部气象防灾减灾合作机制,成立海峡气象研究所,共同开展台风、暴雨及台湾海峡大风、大雾等灾害性天气的研究,与台湾大学大气科学领域的专家共同申报海峡联合基金等科研项目,建立两岸灾害性天气会商、联防机制,推动两岸灾害性天气预警、联防联动和气象探测资料共享等;举办海峡两岸民生气象论坛,提升两岸民生应用气象成果的能力,并拓展气象科技合作领域。

2012年,海峡两岸民生气象交流首次列入“海峡论坛”,围绕“海峡两岸气象防灾减灾、保障民生福祉”主题,共同探讨两岸气象防灾减灾的合作与发展。2012年9月,中国气象学会名誉理事郑国光率团到台湾参加海峡两岸灾害性天气分析与预报研讨会,进一步深入推动了从气象研究交流到气象业务合作,并与台方商讨了纪念中国气象学会成立90周年事宜。

近20年来,在老一辈气象科技工作者及两岸气象同仁的努力下,海峡两岸气象科技交流从开始的接触到后来的每年“一来一往”,交流内容和范围日趋广泛,两岸间气象人员交流更加便利。海峡两岸气象科技的交流与合作,实现了气象文献资料的交换与共享,为两岸相互了解、加强合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2012年还出版了《海峡两岸大气科学名词》。

两岸气象人文化相同、语言相通,两岸气象界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非常相似。展望海峡两岸未来气象科技交流合作,两岸气象人将继续秉承同一本源,齐心协力,共同谱写气象学会发展新篇章,以优异成绩迎接学会成立100周年。

(来源:中国气象报)

 

版权所有:Copyright © 1924-2014 中国气象学会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24-2014 CMS,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