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首页
您当前位置:首页 > 90周年庆祝 > 媒体报道
媒体报道
 
“中国气象学会90周年” 系列报道之人才培养篇——托起“璀璨群星”
日期:2014-11-02 浏览量:14931


   中国气象报记者 贾敏

“好似杏花疏影里响起的笛声,那样嘹亮与悠扬,将日月星辰都打开了。他的言传身教,令我们一生受益匪浅。”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气象学会(以下简称学会)第一、第二届理事长竺可桢的学生回忆道。
  1927年,竺可桢在南京筹建气象研究所,教授气象学、气候学等课程。彼时,气象人才极度匮乏。以竺可桢、涂长望等为代表的老一辈气象工作者,组织培训班,并亲自授课,为近代气象事业的发展培养了大量的人才,这些青年才俊日后都扎根于遍布各地的气象台站,为我国民族气象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此后漫长的岁月里,学会一直铭记使命,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一直致力于青年人才的培养,为其成才铺路搭桥。
  设立涂长望青年科技奖
  “获得涂长望青年气象科技奖不仅是对自己工作的肯定,同时也是巨大的动力,激励我在未来更加努力工作。这一奖项也激励我无论遇到任何挫折或诱惑,都会坚定自己的科研方向,终身不悔。”2008至2009年度该奖获得者、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李健说。
  据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气候系统研究所副所长温敏介绍,目前,李健已经被确定为该院科技领军人物重点培养对象,而另一位获奖者左志燕也成为青年骨干。
  学会副秘书长冯雪竹告诉记者,为了继承和发扬老一辈气象科技工作者的创业精神和优良传统,调动和发挥青年气象工作者的积极性、创造性,1984年9月19日,学会决定设立青年气象科技奖(1986年更名为涂长望青年气象科技奖),主要用于奖励35岁以下有突出贡献的青年气象科技工作者。
  学会根据气象科技工作的特点和青年科技人才的成长规律,结合气象部门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需要,加强管理,不断探索与实践,并逐渐增加奖励额度,调整和丰富奖励范围,奖励对象涵盖具有发展潜质的青年科技人才、高级科研骨干和学术技术带头人等。
  自青年气象科技奖设立以来,学会一直致力于提高该奖项的影响力,创造出了一种全行业关心青年工作的良好氛围。
  构建研讨交流平台
  1986年,学会制定了每四年召开一届全国优秀青年气象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以下简称青年研讨会)的制度,为具有良好潜质的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搭建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和国际科学前沿的实践经验交流平台。为了推进基层青年科技工作者的培养工作,在每年的研讨会上,都会有100多个来自全国各个省份的优秀青年代表参加,并挑选10人做特约报告(其报告内容有创新性以及推广价值)。在以往的研讨会上,学会曾经以“造就跨世纪青年人才,开创气象科技的未来”“科技创新,人才驱动”等为主题,引导青年进行讨论,积极营造严谨、求实的科研文化氛围,为基层气象工作者提供展现自我、开阔视野的机会。
  针对青年气象科技工作者的特点,1988年7月,学会首次举办由青年人发起、组织、参加的气象学术研讨会。著名气象学家黄荣辉应邀作了“当代大气科学工作几个前沿研究课题”的报告,引发了热烈的讨论。
  学会还借用中国科协为青年科技人员搭建的学术平台,组织青年气象科技人员参加以“大气科学若干前沿热点问题”为主题的中国科协青年科学家论坛第56次活动,以“未来气候变化研究向何处去”为主题的中国科协第六期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通过这些活动,青年气象科技人员开阔了视野,明确了方向。
  多举措助力青年成才
  “30年来,学会十分重视、关心青年气象科技工作者的成长,采取一系列措施为他们的学习、锻炼提供机会和平台。”冯雪竹说。
  除搭建学术研讨交流平台之外,学会还制定青年工作计划,把青年工作列入理事会议事日程;为中国科技人才库提供中青年气象科技人员数据;吸收有突出成就的青年气象科技人员参加学会各学科委员会的工作;为青年气象科技工作者参加学术活动和国际交流创造条件、提供机会;组织向中组部、人事部、中国科协共同设立的中国青年科技奖、世界气象组织设立的青年科学家奖,推荐候选人。
  学会还利用各种机会倾听青年的意见、愿望和呼声,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进一步改进青年工作的措施,有力地推动了青年工作的开展,为青年气象科技工作者的健康成长营造了良好的环境,对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发挥了很好的助推作用,为气象事业发展后备力量做出了富有成效的工作。

(来源:中国气象报)

 

版权所有:Copyright © 1924-2014 中国气象学会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24-2014 CMS,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