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动态

第35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在合肥召开 聚焦智慧气象助力生态文明建设
日期:2018-10-25 浏览量:20974

10月24日,以“智慧气象,助力生态文明建设”为主题的第35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在安徽合肥召开。本届年会为期4天,特邀4个大会报告,共设23个学科专题交流、2个专题论坛、3场科学家论坛、3场交叉学科交流、墙报交流及王绍武教授学术思想暨气候科学前沿研讨会。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王会军院士,中国气象局副局长于新文,安徽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刘卫东出席年会开幕式。丁一汇院士、张人禾院士等以及120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

 王会军在致辞中指出,2018年,学会积极发挥优势,学会学术交流、奖励举荐、科普工作的影响越来越大,学会的凝聚力和吸引力越来越大。今后,学会将紧密围绕党中央决策部署,加强学会党建工作,完善治理体系,规范学会活动,为气象科技工作者搭建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加强科技人才培养特别是青年气象科技人才培养,不断壮大学会综合实力,积极推进国际化发展,争创世界一流学会。

 于新文在讲话中对学会近年来各方面工作和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高度赞赏本届年会主题既符合国家发展战略要求,也深度契合气象事业发展需求。表示中国气象局将进一步加强与各有关部委的协商合作,更好支持学会发展。希望学会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办会,在气象现代化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刘卫东受张曙光副省长委托,代表安徽省政府对与会嘉宾表示欢迎,向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学会长期以来对安徽气象事业发展给予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他指出,气象事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徽省委、省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大力支持气象科技创新和气象现代化。此次年会对促进安徽提升气象现代化水平将发挥重要的带动引领作用。

 本届年会特邀国家气候中心丁一汇院士、国家气象中心王建捷主任、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郄秀书研究员、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廖宏教授分别以“中国现代天气预报发展的先驱与领航者——纪念陶诗言先生百年诞辰与学术成就”、“精细化智能网格预报技术”、“雷电重大灾害天气系统的动力——微物理——电过程和成灾机理”、“近几年我国臭氧污染的变化特点以及排放和气象场的相对贡献”为题作报告,交流了大气科学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对促进气候变化研究、污染成因的科学研究、大气形势的准确判断,提升气候变化影响与应对研究水平具有重大意义。

 3场交叉学科交流的议题主要涵盖大气成分、大气物理学、城市气象学、数值预报、卫星气象学、气候变化与低碳发展、统计气象学与气候预测等多个研究领域。1200余名气象专家、学者以及气象科技工作者围绕新时代气象科技前沿、气象服务有效供给、防灾减灾救灾和气候资源利用等多领域的热点问题开展学术研讨,交流分享科研成果。

 本届年会颁发了第六届邹竞蒙气象科技人才奖、中国气象学会2018年度大气科学基础研究成果奖、气象科学技术进步成果奖等。会议期间还举办了科技成果展和科技期刊展,45家厂商、科研机构和科技期刊参展。(中国气象报安徽记者站)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京公网安备 110401400179 京ICP备09060741号-2
版权所有 :中国气象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