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26-27日,2025年新疆校园气象科普嘉年华活动在塔城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由中国气象学会、新疆气象局、自治区科协主办,新疆气象学会、塔城地区气象局、塔城地区科学技术协会、塔城市第四中学承办。旨在以气象科普夯实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探索科普活动新模式,推进校园气象科普教育工作,为青少年创建良好的气象科学知识学习实践氛围,提高青少年科学防灾减灾能力。
中国气象学会秘书长张柱,新疆气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韩勇,塔城地区行政公署副专员托力肯·铁力敢参加活动并致词,指出气象科学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气象科普在提升公众的科学素养与防灾减灾能力,激发青少年探索精神、培养科学思维与实践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随后,中国气象学会向塔城市第四中学、塔城地区气象局捐赠了科普产品。来自塔城市各中小学校近1000名师生参加了此次活动。

本次活动精心策划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环节,包括精彩生动的气象科普讲座、动手实践的气象科学实验、激烈有趣的气象知识竞赛、创意无限的DIY,以及富有科技感的AR&VR互动体验等。这些环节不仅激发了同学们对气象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还极大地提升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有效推动了校园气象科普教育工作的实施。
活动现场,中国气象局正研级高工谌芸、国防科技大学教授刘磊、塔城地区气象局高级工程师高婧分别以“冰雪背后的气象密码”“军事与气象”“塔城地区气候变化及影响”为主题,为师生们带来了深入浅出、引人入胜的气象科普讲座,赢得了现场师生的阵阵掌声。同时,谌芸和刘磊还为塔城边境管理支队指挥中心、边防武警部队做了气象科普讲座,帮助民警及军人了解气象学基础知识,提高应对复杂气象条件的能力,增强在自然灾害中的自救和救援能力,保障人员和装备安全。

在全国科学实验展演汇演中获得一等奖、三等奖的乔志栋、周承,为同学们带来了科学实验《峡谷效应》《雷电探秘》,呈现了一场科学与艺术的完美融合;读书体验环节,气象出版社编辑颜娇珑通过PPT演示,生动形象地讲解了《雨雪雹的踪迹》一书的内容,带领同学们在书海中遨游,领略气象世界的奥秘。

在互动体验区,同学们通过VR实景模拟,“亲身”经历了台风、沙尘暴、干旱、暴雨等自然灾害的场景,深刻体会到了防灾避险的重要性。同时,气象科普DIY活动也以比赛的形式展开,同学们动手拼装风云四号气象卫星和人工影响天气模型车,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还加深了对气象科学的理解。

在气象观测小实践环节,同学们在气象工作人员的指导下,依托手持校园气象站和便携式气象站,现场观测并记录实时气温、过去24小时的最高和最低气温、气压、风向风速以及模拟降雪量等数据,充当了小小气象观测员,对气象观测有了更加直观和深入的了解。气象知识竞赛环节更是紧张刺激,来自塔城地区三所学校的四支中学队伍和七支小学队伍分别进行了激烈的角逐。

“参加完今天的气象活动,我收获了很多,不仅学到了很多气象知识,还感受到了气象的魅力。”来自塔城第一中学的黄芯蕊同学说道。她表示,希望以后能有更多这样的活动,让她能够继续探索气象世界的奥秘。
此次新疆校园气象科普嘉年华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为青少年提供了一个学习气象科学知识的平台,也激发了他们对气象科学的浓厚兴趣。今后,新疆气象局将不断创新科普活动形式与内容,持续开展科普宣传活动,将更多优质的气象科普资源引入校园,全力推进科普“六进”活动,充分发挥科普宣传阵地效能,提升全民防灾减灾救灾意识和能力。

活动后,2月27日,张柱、韩勇一行还到裕民县气象局调研指导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