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交流

青海省气象学会 青海省遥感学会2025年学术年会成功举办
日期:2025-09-04 浏览量:147

图为:青海省气象学会理事长李林致开幕词

    9月1日,青海省气象学会、青海省遥感学会2025年学术年会在青海省会西宁成功举办。年会以“气候变化与生态气象遥感监测:创新应用与青海实践”为主题,拓宽学术视野,凝聚合作共识,推动高原气象与遥感学科的创新发展。青海省气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省气象学会理事长李林出席会议并讲话,青海省气象局总工程师、省遥感学会理事长伏洋主持会议。

会议围绕构建天地空一体化的生态气象综合监测站网、提升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精准预报预警能力、开展气候变化对冰川湿地等关键生态系统的定量化影响评估、推动遥感监测技术与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应用等重大科技关键领域开展学术交流。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清华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兰州大学等科研院所及高校的34名前沿专家学者与会分享最新研究成果,梳理学科发展脉络,指明关键挑战与未来方向。同时,会议举办了四场专题分会场研讨,内容涵盖高原天气机理、极端气候事件、生态系统响应、防灾减灾技术以及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应用等关键领域。与会代表积极交流、热烈讨论、建言献策,体现了严谨务实的科学精神,彰显了学科交叉与融合创新的潜力,实现了“交流”与“合作”的双重目标。

   本次年会共征集到立足高原气象与遥感科技前沿,紧密结合青海生态文明高地建设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现实需求的学术论文229篇,体现出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应用价值,为青海气象与遥感事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经过初评、作者现场汇报和专家评审等多轮环节,最终评选出优秀论文24篇,其中一等奖4篇、二等奖8篇、三等奖12篇。

图为:省气象学会理事长李林、省遥感学会理事长伏洋为获得学术论文一等奖的作者颁奖

    李林在总结讲话时指出,要以本次年会为新的出发点,将研讨的智慧转化为行动的决心,将合作的共识变为实干的合力,共同为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推动青海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气象科技支撑。他要求,一是强化成果总结凝练,提升科研论文质量。学会要加强对高水平学术论文、技术报告与创新成果的系统指导,帮助气象科技工作者更全面、清晰地展现科研价值与应用效益;科技工作者要加强科技成果的总结凝练和系统集成,着力提升学术写作与成果凝练能力,主动参与学术活动,充分展示和共享科研成果,持续提高科研能力和技术水平。二是强化学术交流平台建设,打造特色学术品牌。学会要紧密围绕青海气象发展的核心需求和学科前沿,常态化主办或联合举办各类学术交流活动,聚焦气象理论研究、技术开发、成果转化和高质量发展等重点方向,积极组织科技人员深入参与学术交流,着力构建具有鲜明学科特色的学术活动集群,充分发挥好的桥梁、引领和支撑作用。三是促进多元机制融合,增强学术活动实效。强化学术年会与优秀论文评选相结合,将优秀论文评选作为学会年会的重要议程并长期坚持,促进高水平科技成果的产出与转化应用;将学术成果与《青海气象》期刊建设相结合,通过在期刊开设专栏优先发表,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创新积极性;将学术年会与优秀论文推荐相结合,完善评选与推荐机制,优先推荐获奖论文参加更高层次评选。(作者:张琪 乔斌 赵全宁 刘珍花)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京公网安备 110401400179 京ICP备09060741号-2
版权所有 :中国气象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