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计划

辽宁省气象学会2013年工作总结和2014年重点工作
日期:2014-07-24 浏览量:14871

2013年,在辽宁省科协、省气象局党组领导下,在中国气象学会指导下,在全体会员的支持下,辽宁省气象学会紧密围绕两个体系建设,切实提高气象服务能力等工作,积极发挥联系、组织气象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全方位加强学会工作,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进展,使我省学术交流活动缤纷异彩,科普宣传亮点纷呈,对推动辽宁气象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一、积极开展学术交流,营造研究型业务的学术氛围

1.全省气象科技论文交流月

为加强各市气象局各直属单位人员业务能力,进一步提高气象部门“软实力”建设。2013年11月,辽宁省气象学会组织召开全省气象科技论文交流月,此次活动共收集论文120 篇。经专家初审,27篇论文分三批进行了交流。

本次活动首先由各市气象局直属业务单位和省气象局直属单位在本单位内部进行科技论文交流,并按职称分为高级、中级、初级三个级别进行交流并组织评奖,每个级别至少推荐1篇获奖论文参加全省“气象科技论文交流月”活动。省级的交流为视频形式交流,按照各专业人员分为3批次交流:第1批次为气候、农气、服务、人影类,第2批次为预报预测类,第3批次为观测、信息、装备及其他类。

本次活动由辽宁省气象学会副理事长刘勇主持,聘请专家进行点评。并评出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其中张晓月等3人获优秀论文一等奖,祝青林等6人获优秀论文二等奖,潘静等6人获优秀论文三等奖,贺慧等12人获优秀论文奖。

2.沈阳第七届雨雪冰冻灾害论坛

为深入探讨和交流近年来国内外雨雪冰冻灾害学术研究热点,进一步加快雨雪冰冻灾害研究及业务应用发展,提高雨雪冰冻灾害预报预测的准确率,2013年11月26日,沈阳第七届雨雪冰冻灾害论坛在沈阳召开。

本次论坛由中国气象学会、辽宁省科协、沈阳区域气象中心联合举办,辽宁省气象学会承办。来自中国气象局、北京、内蒙古、河北省、吉林、黑龙江、辽宁等科研业务单位的近100名代表参加了本次论坛。

首次又将东北区域灾害性天气预报技术交流会、东北区域气候变化工作交流会并入沈阳第七届雨雪冰冻灾害论坛,进一步丰富了会议交流的内容,突出了雨雪冰冻的特色。

论坛由辽宁省气象学会副理事长刘勇主持,辽宁省科协副主席王元立、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泽椿、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何勇处长、大连海事大学刘大刚教授、国家气象中心方翀高工莅临论坛。辽宁省气象局副局长、辽宁省气象学会副理事长张立祥代表辽宁省气象局致欢迎词。

本次论坛专家科技工作者共同探讨我国雨雪冰冻灾害天气演变规律及其预报预测问题,对雨雪冰冻灾害研究及业务发展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辽宁省气象学会为此次研讨会的举办做了大量工作。本次论坛以加强我国雨雪冰冻灾害预报预测,提高预报预测准确率工作为宗旨,积极为推动雨雪冰冻灾害研究及业务应用发展指明方向。

本届论坛汇集了北京、天津、河北等24个省(市、自治区)气象部门气象科技论文135篇。经专家初审,43篇论文的作者在论坛上就雨雪冰冻灾害天气的概念模式、冰冻雨雪天气与交通安全等课题进行了现场交流,回答了其他与会代表就其感兴趣的论文内容进行的现场提问,听取了专家的点评。与会代表表示,参加大会交流受益匪浅,通过交流进一步开阔了工作思路,提高了科研能力。会后,专家组对论文进行了评选,38篇论文分获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其中北京市气象台的吴庆梅交流的《北京地区一次回流暴雨过程的锋区特征分析》、辽宁省丹东市气象局高松影交流的《丹东地区冬季降水相态判剧研究》获得一等奖。

论坛邀请了李泽椿院士、大连海事大学刘大刚教授、国家气象中心方翀高工、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正研级高工周晓珊分别就《雨雪冰冻灾害防御对策建议探讨》、《风险评估与海事气象保障服务》、《强对流天气的中尺度分析技术》、《东北区域冬季降水相态预报技术研究及其系统建设》作了专题报告。研讨会期间,专家和参会代表的报告吸引了众多青年气象科技工作者的兴趣,会场自始自终座无虚席,讨论气氛热烈,达到了共同学习、共同交流、共同提高、共同受益的目的。同时,会议还就雨雪冰冻灾害研究、业务应用、人才培养和学术活动等方面的下一步工作进行了深入讨论,为进一步推动雨雪冰冻灾害学科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提出重点发展方向及建议:会上,专家和科技人员就雨雪冰冻灾害的重要性、复杂性以及重大科学问题,并对今后雨雪冰冻灾害学科发展的工作方向提出了指导性意见。

在全球增暖的大背景下,大范围的气象灾害和突发性强烈天气灾害有更为频发的趋势,给国民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的损失,对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产生重大的不利影响。无论从科学技术层面,还是从提高重大气象灾害预报服务能力的角度,深入分析和总结雨雪冰冻灾害都是非常必要的。

3.积极组织参加中国气象学会第32届年会

10月23-26日,第32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在南京召开。我省20多名气象科技工作者参加了年会。本届年会的主题为“”,我省气象科技工作者共提交论文50余篇,其中辽宁省人工影响办公室张维全、大连气象局宋军、李勇等13人分别在气象综合探测技术研讨会、灾害天气研究与预报等分会场进行现场报告和墙报交流。

二、围绕防灾减灾着力开展科普宣传的亮点活动

省气象学会以公众易于理解、接受、参与的方式为载体,主动迎合社会发展需求,利用“3?23”世界气象日、“5?12”防灾减灾日、科技周等契机,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气象科普宣传活动。通过走进农村、学校、社区、开放科普馆等活动,累计向公众发放宣传资料2万余份,大力宣传气象防灾减灾知识,从而增强了全社会的防灾减灾意识,提升了社会各界对气象防灾减灾的关注度,提高了社会公众的防灾自救能力,最大限度避免和减少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在社会上产生较大影响。

1.3.23气象日系列活动

(1)公众走进沈阳市气象科普馆 探索气象奥秘

每年的世界气象日(3月23日)气象部门都会组织丰富多彩的纪念活动。今年的世界气象日,辽宁省气象局、辽宁省气象学会、沈阳市气象局、沈阳市气象学会联合组织开展了“走进气象科普馆 探索气象奥秘”主题纪念活动。在沈阳市气象科普馆内,气象科普讲解员向参观者讲解了天气现象的形成原因,演示了风向风速测试仪、龙卷风模型、雷电演示等仪器,并就社会公众关心、关注的气象问题予以解答。据统计,3月23日当天,沈阳市气象科普馆接待社会公众近300人,发放各类气象科普宣传材料近1500余份。图1为参观沈阳市气象科普馆的父子。图2为专心观摩三球仪的小朋友。图3为气象科普讲解员向参观者介绍天文望远镜。

(2)在沈阳区域气象中心开展宣传活动

3月22日,省气象学会在东北区域气象中心门前开展了气象科普知识户外宣传活动。活动现场设置了宣传展板、咨询台,省气象局科普宣传志愿者走上街头开展宣传,向过往群众发放了《中国气象报世界气象日专刊》、《辽宁省主要气象及灾害防御措施》、《雷电灾害防护常识》等科普宣传材料,讲解气象防灾减灾知识和气象科普常识。图1为青年志愿者向群众发放气象科普宣传材料。图2为青年志愿者向群众讲解气象知识。

(3)组织开展气象科普知识进校园活动

3月21日下午,省气象学会在沈阳市沈河区文化路小学组织开展了气象科普知识进校园活动,省气象局退休气象专家韩玺山在学校礼堂为近200名小学生作了气象科普知识讲座,讲解了天气预报制作、气象灾害种类、灾害防御方法等。省气象局青年志愿者随后举行了气象知识问答活动,学生们回答问题的热情空前,在现场掀起了学习气象知识、了解气象知识的热潮。活动中,还向小学生发放了《中国气象报》专刊、气象科普宣传材料。图1为小学生围坐一起认真仔细阅读气象知识宣传彩页。图2为学生热情高涨积极参与气象知识问答活动现场。图3为问答活动中学生现场示范防御雷电方法。

2.省气象局组织开展2013年科技周科普宣传活动

5月10日,辽宁省气象学会在沈阳市中山公园组织开展以“科技创新?美好生活”为主题气象科普宣传活动。活动中,气象科普志愿者向过往群众发放《雷电灾害防护常识》《辽宁主要气象灾害防御手册》及《气候变化影响你我他》等宣传小册子1000余册,并对公众关心、关注的气象问题进行答疑解惑。图为活动现场。

3.辽宁气象部门开展2013年防灾减灾日主题宣传活动

“给我一本《防灾减灾手册》,再给我一本《雷电灾害防御常识》”5月10日,沈阳市和平区中山公园气象防灾减灾宣传活动现场热闹非凡,在公园里活动的群众接连不断地来到气象防灾减灾宣传展台,领取气象防灾减灾宣传手册、咨询气象科普问题。据统计,整个活动过程中,辽宁省气象学会共发放《防灾减灾手册》《辽宁省气象防灾减灾防御常识》《雷电灾害防御常识》《气候变化影响你我他》等有关宣传材料5000余份,解答公众提问30余次。

今年5月12日是国家第五个“防灾减灾日”,其主题为“识别灾害风险,掌握减灾技能”。在5月6日至12日防灾减灾宣传周期间,辽宁各级气象部门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气象防灾减灾宣传活动。一是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网站等媒体宣传气象防灾减灾、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应对气候变化和气候可行性论证等相关知识,宣传气象部门在气象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中的所发挥的作用;二是在天气预报节目、决策气象服务材料、手机气象短信等服务产品中增加气象防灾减灾知识,扩大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活动效果;三是利用防灾减灾标准化社区、乡镇创建以及气象信息服务站和气象信息员等,开展面向乡镇、社区、农村人群的气象防灾减灾宣传活动;四是在广场、社区、学校等人员密集区开展现场宣传活动,通过发放气象灾害防御知识宣传材料、播放灾害防御视频、组织现场知识问答等,提高公众识别气象灾害风险的能力,增强气象灾害风险应对能力。

其间,气象部门还将会同民政、水利、交通、市政等有关部门,联合开展气象灾害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工作,重点做好地铁、火车站、商场、影剧院、集市等人口密集场所以及建筑工地、学校、医院、老旧建筑物、桥梁、工矿企业、城市地下管网等部位的风险隐患排查工作,并及时制订防范处置预案;会同政府应急办、民政、水利等其他部门,共同开展防灾减灾演练活动。图为活动现场。

3.全国气象科普示范校园气象站落户辽宁鞍山

5月17日,由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学会授予的“全国气象科普教育基地--校园示范气象站”授牌仪式在鞍山铁东区钢都小学隆重举行。中国气象局气象宣传与科普中心康雯瑛、中国气象学会科普部文永仁等领导参加铁东区青少年科学院钢都小学分院“未来梦”校园气象站授牌仪式及“全国流动气象科普万里行”鞍山地区展览活动。

钢都小学“未来梦”气象站是全国26个校园示范气象站之一,也是辽宁省首个示范校园气象站。在校园气象站建设中,气象部门与学校始终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以兴趣感染人、以探究培育人、以实践塑造人、以创造幸福人”理念指导下,重点开展气象知识、气象观测、天气预报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气象探秘活动,为孩子探究气象奥秘、开展科学实践搭建了一个重要平台。

此次授牌仪式还表彰了十位校园小小气象员,中国气象局气象宣传与科普中

心姚锦烽为小学生代表作气象科普报告,受到学生和老师的热烈欢迎。图片1为授牌仪式。图片2学生为来宾讲解气象观测方法。图片3为钢都小学师生参观全国“流动气象科普万里行”展览活动中观看气象展板。

4.大学生志愿者活动

5.开展“在职党员进社区---气象科普宣传”活动

12月10日,辽宁省气象科学研究所组织全体在职党员到和平区胜利南街新加坡社区开展“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一是通过悬挂展览板、发放宣传册、讲解PPT等多种方式向民众宣传防灾减灾知识。二是邀请气象专家为民众解答各种气象问题。三是开展“有奖问答”活动,使民众在回答气象问题过程中加深对气象知识和各种防灾减灾知识的了解。此项活动受到了社区民众一致好评,提高了民众防灾减灾能力,同时使党员深入社区,践行群众路线。图为党员深入社区现场。

三、全省防雷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认定工作

1.举办全省防雷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及考试

应社会防雷从业人员需求,3月12-14日,省气象学会举办了2013年第一期防雷技术人员资格培训及考试。此次培训聘请了国内知名专家关象石老师授课,重点讲解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制度、防雷技术标准规范及雷电防护技术基础知识等。培训对提高防雷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收到良好的效果。全省从事防雷专业技术人员246人参加了培训,279人参加了考试。图1为关象石老师授课,图2为全省气象部门防雷专业人员参加考试现场

2.完成全省防雷资格人员年检、到期换证等工作。防雷工程1035人,防雷检测人员专业技术人员997人。换证200余人。

四、组织参加全国青少年气象夏令营活动

7月28日至8月4日,由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学会主办的第三十二届全国青少年气象夏令营在北京举行,来自全国24个省(区、市)的320余名营员和辅导员参加了夏令营活动,其中辽宁队有10人参加。

在为期一周的夏令营活动中,我省营员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受到中国气象学会的好评,其中营员李岚荣获“优秀营员”称号;营员王泽儒题为“我的中国梦,青春别样红”的演讲荣获三等奖。我省营员还近距离接触了中央气象台等国家级气象业务部门,对天气预报和气象工作有了全新的认识;参观了南郊观象台,认真学习气象观测知识;感受了古都北京的博大精深和悠远文明。

我省营员纷纷表示:气象夏令营活动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对学习气象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五、选拔培养青年气象科技工作者大见成效

在省科协与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联合举办的2013年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评选活动中,我省气象部门有5篇科技论文获一、二、三等奖。

经省气象学会组织推荐申报: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青年科技工作者冯锐获全省优秀科技工作者奖。

六、2014年重点工作

1.创建学术交流氛围,拓展学术活动领域和深度

全力办好沈阳第八届雨雪冰冻灾害论坛等学术会议,发挥学会自身优势,拓展学术活动领域和深度,形成上下联动的学术交流氛围,把我省学术交流再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2.组织好重大活动气象宣传策划工作

组织好3.23世界气象日、5.12减灾日、大学生志愿者辽宁行、科普日、科技周等重大社会活动,策划有一定影响的宣传活动。

3.加强全省防雷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认定工作管理

进一步规范我省防雷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认定工作,依据《防雷减灾管理办法》(中国气象局令第20号),加强我省防雷专业技术人员考试、培训、继续教育等工作。

4.开展示范社区试点工作。落实中国气象局下达的十二五科普规划,争取在沈阳建立示范社区1-2个。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京公网安备 110401400179 京ICP备09060741号-2
版权所有 :中国气象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