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彰奖励

江苏省气象学会喜获“中国科协系统先进集体”表彰
日期:2011-06-02 浏览量:15787

530中国科协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闭幕式上传来喜讯,江苏省气象学会荣获“全国科协系统先进集体”光荣称号。“全国科协系统先进集体”是国家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中国科协专门面向全国各级科协组织和学术团体评选表彰的荣誉,每五年评选一次,此次全国共有200个先进集体受到表彰。

六十年沧桑,60年辉煌,江苏省气象学会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而成立,伴随着新中国的发展而成长。一代又一代气象人携手并肩、攻坚克难、不畏险阻、共同努力,积极发挥学会工作的优势,在促进江苏气象科学技术进步、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服务、推动气象科技人才成长等方面做出贡献。经过几代江苏气象科技工作者的不懈努力,江苏省气象学会成为一个组织机构健全、学术活动活跃、科普工作成效显著、广受气象科技人员拥戴的学术性社会团体,始终焕发着青春的活力。2006年以来,江苏省气象学会在江苏省科协的准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突出和谐,紧紧依靠挂靠单位江苏省气象局和全体理事单位的支持,努力开创学会工作新局面,在开展学术交流、普及科学知识、举荐科技人才、出版学术期刊、承担专业技术资格管理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赢得上级部门的多次表彰和广大气象科技人员的拥戴。

一、加强组织建设,构建和谐社团

200910月,江苏省气象学会第十三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纪念学会成立60周年大会在南京隆重召开,选举产生新一届理事会,理事单位41个。理事会下设组织、学术、科普、期刊编辑4个工作委员会和14个学科委员会。来自全省气象科技领域领导、专家担任常务理事会、理事会和学科(工作委员会)领导职务,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会工作,充分践行民主办会、和谐办会的理念。

严格按照章程规定,每年组织召开常务理事会议、理事会议和市级学会秘书长及理事单位联络秘书会议,研究审议学会工作总结,部署年度工作计划,检查半年工作进度,制订规章制度,审议奖励表彰事项等,充分调动了理事单位的积极性,发挥理事会的坚强领导作用。坚持组织一年一度的迎新春理事联谊活动,新老理事济济一堂,体现了学会大家庭温馨和谐氛围。

为了更有效地履行《学会章程》规定的职责,建立和完善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如《江苏省气象学会会员管理办法》、《江苏省气象学会会费缴纳与管理办法》、《江苏省气象学会财务管理办法》、《学科(工作)委员会规则》等,保证了学会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公开透明度,为推动学会改革发展提供制度保证。

二、搭建学术交流平台,服务气象科技创新

坚持从江苏地域特色出发,重点面向基层业务人员和青年科技人员,搭建全省性、跨省域学术交流平台。2006年以来,共举办大型学术交流活动12次,编印文集10册,收录论文近2000篇。一批品牌学术活动项目深受广大科技人员欢迎,如“江苏省气象学会综合学术交流会”、“苏皖两省大气探测学术交流研讨会”、“长三角气象科技论坛”、以及“淮河流域暴雨洪水预报技术研讨会”和“驻宁高校气象科技创新论坛”等都连续举办多年。积极动员和组织会员参加中国气象学会年会、江苏省科技论坛、江苏省青年科学家年会等学术活动,拓宽气象科技人员学术交流渠道。2009年,学会还独立组团赴台湾地区作气象科技考察交流,通过参观考察,学习台湾地区气象业务、科研和教学先进经验,增进了两地气象同行之间的了解和友谊。台湾地区气象学会多次到访南京北极阁,受到江苏省气象学会热情接待。

学会向中国气象学会推荐涂长望青年气象科技奖、邹竞蒙气象科技人才奖和全国优秀青年气象科技工作者奖候选人,向省科协推荐江苏省青年科技奖、江苏省优秀科技工作者、江苏“双十佳”科技工作者等奖项的候选人,有多人获得表彰奖励。

三、坚持精益求精,努力办好学术期刊

学会主办《气象科学》学术期刊(双月刊),把工作重点放在提高学术水平和编印质量上,把读者和作者的评价作为检验期刊工作的重要标准,采取了主动向专家约稿、严格控制录用稿件质量、缩短稿件流转周期、完善编校流程、对学术不端的稿件实行前置审查等一系列改进措施,明显提高了期刊的学术水平和编印质量。定量评估指标连续三年显著提高,据最新数据,总被引频次达到707影响因子达到1.236第五次入编北大图书馆出版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四、加强能力建设,推动科普宣传工作再上新台阶

坚持以气象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为主题,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注重横向联合,共举办各种形式的科普活动800多次,其中重大科普活动80多次。坚持办好每年的“世界气象日”、“江苏省科普周”活动和青少年气象夏令营活动。举办专家讲座、广场咨询、图片展览、场馆参观等各类科普宣传活动,送气象科普知识进基层,深受广大市民、师生、百姓的欢迎。

近年来组织编写出版气象科普图书5本,制作播出科普影视作品50多部,发表科普文章500余篇,播出广播稿近3000篇。编印了《气象科普知识》、《气象纵横谈》宣传册和《气象灾害防御常识》系列宣传海报和彩页。积极开展横向合作,先后建立了“北京东路小学竺可桢气象研究院”、 “气象小主播模拟秀”、“玄武门街道市民气象科普学校”等一批固定的平台,在“科技咖啡馆”、“市民学堂”等社会公共宣传阵地上宣传应对气候变化、防御气象灾害、利用天气预报信息等科学知识。

江苏气象科普宣传工作轰轰烈烈,社会效益显著。在200811月召开的第三次全国气象科普工作大会上,我们作为唯一的省级单位做大会交流发言。在201010月召开的中国气象学会第二十七次会员代表大会上,我省共有4个集体、5位个人和6件作品获得大会表彰。

五、首个气象专题博物馆-中国北极阁气象博物馆建成开馆

200710月开始,学会秘书处接受省气象局党组部署的任务,承担中国北极阁气象博物馆建设工程总体协调、布展设计、展品制作和场馆维护以及讲解接待等任务。这是中国第一个气象专题博物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从整体定位、内涵设计、展览设计到商务招标、设备采购,从气象科学、社会历史、展览艺术到施工工艺,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难题和挑战。学会秘书处这个团队经受了艰巨任务的考验,放低姿态向工程人员虚心学习,不折不扣地执行领导决策,坚持一字不苟的执著精神和上下一致的拼搏斗志,为这座令人自豪的博物馆做出重要贡献。“中国北极阁气象博物馆”20103月正式开馆,得到江苏省和中国气象局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被评为全国气象系统2010年度创新工作奖。开馆一年时间里,已经接待二百多批次、一万多人参观。我们广泛征募志愿者、举办讲解技能培训班,探索出接待大批量观众集中参观的成功经验。

组织专家指导全省气象科普设施建设,做出一批定位准、有特色、有品位的科普场馆。全省现有国家级科普教育基地5个,省市级科普教育基地12个,科普展厅面积总计近4000平方米,每年接待社会各界公众和中小学生数万人次。

六、承接政府管理职能,做好社会服务管理工作

2005年起,根据气象主管机构授权,防雷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认定工作由省气象学会承担。学会秘书处争取有关专家的支持,按照法律法规实行规范、科学、公正的管理,制定配套管理制度,组织培训和考试,颁发资格证书,较好地完成了工作任务,保证了这项社会管理工作的严肃性和权威性。2009年圆满完成全省优秀气象电视节目评选工作,开始承接气象标准管理工作的部分任务。

七、积极配合江苏省科协和中国气象学会工作

动员和组织会员参加中国气象学会年会、江苏省科技论坛、江苏省青年科学家年会等学术活动,承办了省科协考核评估工作研讨会、秘书长座谈会,承办了2009年全国气象科普培训班和2010年全国气象学会秘书长工作会议,按时保质完成上级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

八、秘书处团结协作争先创优

秘书处专职工作人员6人,其中三名高工。工作人员不多,岗位职责不少,服务对象广泛,工作内容庞杂,为了做好每一项工作,秘书处内部形成了岗位协作的工作模式。日常工作按照岗位职责分别担任第一责任人,大型活动全体投入参与具体分工;每月召开一次全处工作例会,了解上级总体工作部署,通报各自岗位工作进展和近期计划,保持各岗位之间的信息沟通。实践证明,这样的工作模式,保证了秘书处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保持了团结和谐、友好互助、崇尚荣誉的团队氛围,是学会工作持续健康发展的基本保障。

秘书处重视规范化建设。制订并执行一系列财务管理制度,参照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程序,按章纳税,财务管理工作达到较高的规范水平。各项重要活动完成后,及时向中国气象报、中国气象局网站、中国气象学会网站、省科协网站、省局办公网等媒体投稿,在学会自己的网站上及时发布工作动态和有关信息。认真对待上级考评,在省科协系统年度考核评估中名列前茅。积极参与省局组织的各项文明创建活动。义务献血、文艺汇演、运动会、演讲比赛、参观学习、扶贫赈灾捐款捐物……我们从不落后。

秘书处党支部成立于2009年,现有党员三人。200911月至20102月,按照省科协统一部署,参加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认真完成了三个阶段各个环节的各项任务,被省民政厅、财政厅、司法厅联合表彰为“江苏省社会团体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先进集体”。

获得中国科协的表彰奖励,进一步激发了江苏省气象学会秘书处全体工作人员创先争优的工作热情,今后将发奋努力,切实履行“三服务一加强”的职责,发挥学术团体优势,为气象科学技术事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京公网安备 110401400179 京ICP备09060741号-2
版权所有 :中国气象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