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气象学会2003年工作回顾
2003年,我会在江苏省科协领导下,在中国气象学会指导下,在江苏省气象局关心、支持下,积极发挥“三主一家”和“桥梁”、“纽带”作用,紧密团结全省广大气象科技工作者,为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二个率先”和中国气象局提出的建设“四个一流”、完善“四个体系”的奋斗目标作贡献,在科普宣传、学术交流、期刊出版及学会工作改革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先后获得江苏省科协“学会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科普联席会议办公室“先进集体”、中国科协学会部、学会杂志社“学会之星”等荣誉称号,学会秘书处荣获江苏省气象局2002-2003年度“文明单位”。
一、认真贯彻实施《科普法》,形式多样地开展科普宣传
2002年6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 8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以下简称((科普法》),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和国家对科普工作的高度重视,《科普法》的颁布实施,为科普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标志着我国科普事业进入了一个法制化的发展阶段。
《科普法》第十七条明确全国九大行业应当结合行业工作开展科普活动,其中列有“气象”行业,这是对做好气象科普工作极大支持和推动。
一年来,我们认真学习、广泛宣传、积极贯彻《科普法》,大力开展气象科普宣传、取得了成效,主要开展了以下九项活动:
1.围绕“世界气象日”主题,开展广场咨询服务
3月22日,我会围绕世界气象日主题“我们未来的气候”,组织南大大气科学系、南气院、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省气象台、省防雷中心和省科技开发应用中心等会员单位的科技人员开展广场咨询服务,宣传气象、宣传《气象法》、《科普法》及气象科技知识,增强全社会的气象意识,特别是气象防灾、减灾意识。现场布置科普展板40多块,发放宣传材料、科普知识书籍5000多份,开展了气象知识竞答和气象服务问卷调查,省气象台赠送的印有“3·23气象日、121知天气”字样的小气球大放异彩。省人大柏苏宁副主任、省气象学会理事长、省气象局胡辛陵局长亲临现场观看,并向工作人员表示慰问。
2.举行了竺可桢先生铜像揭像仪式
气象科普宣传与建设先进的气象文化密不可分。为把气象科普内涵提升到发展先进的气象文化层次,树立气象人形象,宣传气象人的崇高精神,重点打造北极阁气象文化和气象科普品牌,弘扬以竺可桢先生为代表的老一辈气象科学开拓者的光辉业绩和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叶笃正、陶诗言、黄士松、伍荣生等24位院士、教授联名倡议在北极阁为竺可桢先生塑铜像,在有关部门、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历经半年多时间的筹备,于3月23日——世界气象日,举行了隆重的揭像仪式。
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伍荣生院士、中国气象局郑国光副局长、江苏省科协党组宋秀芳书记和江苏省气象学会理事长、江苏省气象局胡辛陵局长为铜像揭像。时任中国科协主席、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的周光召院士为铜像题名。《中国气象报》3月27日头版头条报道,地方几家报纸也作了宣传报道。
竺可桢先生铜象总高度3.23米,以纪念世界气象日,底座第一层面长3.7米,宽2.7米,高19厘米,分别寓意竺可桢先生的,诞辰日,逝世日和任气象研究所所长19年,第二层面长1.946米,宽1.928米,高84厘米,分别寓意竺可桢先生任所长的起止年份和享年84岁。
120人多人参加了揭像仪式。竺可桢先生的亲属代表,长子竺安教授、小女儿竺宁副教授也专程参加了揭像仪式。
全体与会人员一致感叹,广大气象科技工作者终于圆了一个宿愿。
3.组织开展了全国第三届“科技宣传周”暨江苏省第十五届“科普宣传周”活动
去年的五月还在防非典时期,宣传周的主题是“依靠科学、战胜非典”。根据要求,活动形式跟以往不一样,作了改变。我会通过金陵网站,“121”气象信箱、电视天气预报节目、局域网等方式,向广大市民和系统内部宣传与防非典有关的气象知识。
4.组织“科普进社区”活动
根据《科普法》第二十一条“城镇基层组织及社区应当利用所在地的科技、教育、文化、卫生、旅游等资源……开展科普活动”。2000年,我会同玄武门街道在全国成立第一所“社区气象科普学校”。去年,学校开展了两项活动:一是请气象专家周曾奎为玄武门街道举办了《天气·气候与人体健康》的科普讲座;二是为昆仑路小学的师生播放《走进天气预报》、《二十四节气》等科普片,并向该校赠送科普书籍,对气象兴趣小组进行气象观测和天气预报的辅导。
5.举办了二期“青少年气象夏令营”
第一期夏令营以“走进科学,探索奥秘”为主题,与中国气象学会联办,依托南京各个科普场馆的资源优势,让青少年学生置身于宇宙、气象、地球、动植物世界、海洋世界,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激励青少年学生的求知欲望。
第二期夏令营以“沙漠·气象”为主题,走进西北的新疆和甘肃,参观了兰州中心气象台,酒泉基准气候站,学习气象观测和天气预报的基本知识(照片在《中国气象报》上刊登)。通过对西部独特的地理气候、丰富的物产资源和悠久的西域文化的学习了解,感悟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意义,了解气象工作者在实施西部大开发中肩负的历史责任和面临的艰巨任务,激励他们奋发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6.参加了省科普协作网的“苏中行”科普巡展活动
我会是省科普协作网首批成员单位之一,由省科技厅牵头,这两年协作网坚持联合开展科普巡展活动。2002年在苏北的淮安、宿迁,2003年在苏中的南通和扬州组织科普巡展。
我会对“观云测天”气象知识展区做了精心布置,展板图文并茂、内容丰富,实物以各类气象观测仪器,人工增雨防雹作业设施为主,科普志愿者现场讲解,各类宣传材料现场发放。两次巡展非常成功,收到很好的效果,在当地引起了强烈反响。两地政府及各有关部门的领导亲临现场(照片在《中国气象报》上刊登),两次巡展历时20天,接待青少年学生和社会公众3万多人。
7.初步完成省科协科普资助项目
2003年省科协共列有科普资助项目15项,我会申报的编写《气象科普知识手册》被列入其中],项目正在按进度要求做,目前已完成气象科普知识的编写、图片的收集和有关编辑工作,经专家审定后付印,预计今年的“3·23”之前可交付印刷出版。 ·
8.完成了科普志愿者报名、登记和注册
根据中国科协和省科协要求,为建立一项规模大、队伍稳定、素质较高的科普志愿者队伍,我会积极发动、吸收热心于科普事业的气象业务、科技服务、人才教育等气象科技人员,包括知名的专家、教授参与科普志愿者行动。这一活动得到了全省气象部门和有关会员单位科技人员的积极响应。目前已有140名志愿者报名、注册,其中7名被选为江苏省科普志愿者服务团成员。
9、组织召开了《气象知识》发行研讨会,广泛宣传、拓宽发行渠道,扩大发行数量。二、坚持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力荐气象科技人才,努力为气象科技出成果出人才服务
气象科技是整个科技领域的一个组成部分,气象科技人员是整个科技队伍中的一支队伍,同其他科技人员一样,气象科技人员也是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的排头兵,是先进生产力的重要开拓者。从“人才强国”到“人才强县”,从人才强某个区域到人才强某个行业,都说明,人才是先进生产力发展的第一决定因素。气象学术交流同其他学术交流一样,正是出人才出成果的“平台”和“助推器”。
多年来,我会十分重视并积极组织气象学术交流,十分重视和努力发挥“平台”与“助推器”作用,坚持举办本地区、跨地区、综合型或单学科、多学科学术交流活动。
1.2003年10月,经过积极筹备,我会和安徽省气象学会在池州成功举办了“第二届苏皖大气探测、环境遥感和电子技术学术研讨会”。会议收到学术论文138篇,江苏安徽各69篇。两省100余名科技人员与会。会议听取了两个特邀报告,有7篇论文作大会交流,69篇论文在三个分场交流。经专家评审,20篇论文获得“优秀奖”,以《安徽气象》刊名刊号出版论文561页约80万字。
2.组织第十届“涂长望青年气象科技奖”推选。
中国气象学会二年一评的“涂长重青年气象科技奖”奖项影响大、要求高,为力荐青年气象科技人才,我会每届都认真组织,积极推荐,因此,获奖项目、获奖人数在全国各省级学会中都名列前茅。
去年为评审年。专家组在伍荣生院士亲自主持下,对各申报项目逐一审核评议,无记名投票遴选,陈海山等6人获得通过,报经中国气象学会评审,2人获二等奖。
3.组织“江苏省第八届优秀青年科技奖”候选人推荐。
江苏省优秀青年科技奖也是二年一评,全省每次评选20名,其要求也很高。以往几届,我会曾先后推荐三名入选,实属拔尖人才。去年是评选年,5月21日组成专家评审组,伍荣生院士任组长。鉴于防非典时期,专家组研究决定,采用通讯方式无记名投票推选。三份申报材料连同推选表一并邮寄给18位专家,秘书处按时收到推选表18份,按照相对多数票获得候选资格的原则,朱伟军博士当选候选人,被推荐上报待评。
4.争取到省科协资助科研课题一项
2003年,省科协重点支持的科研课题不超过10项,我会组织申报的“江苏省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气象灾害的影响与防御对策研究”为其中一项,卞光辉副局长任课题组长。课题受到省科协重视被列为软科学研究重点项目。按要求,今年6月完成初步分析研究,10月前完成,12月底提交总结报告。目前,这一课题进展顺利。
三、积极开展咨询服务,在气象科技与经济建设结点上发挥“桥梁”作用
为适应学会工作改革,2000年经常务理事会同意,学会秘书处成立“气象科技咨询服务中心”。其成员是学会一批在国内同行中有影响的知名专家、教授。他们在多年科研、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经验和丰硕成果,中心的任务就是把有价值可延伸的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经济建设和科技发展作贡献。在这个过程中,学会发挥了“桥梁”作用,鼓励和支持他们将气象科技带入市场。三年来,中心持续建康发展,累计争取到项目34个,项目经费70万元,其中2003年是14个项目34万元。
秘书处对中心的工作积极支持并按要求实施管理,为他们创造便利条件,按《章程》规定,以适当比例提取项目管理费,增强一点经济能力,办点实事。
四、努力办好《气象科学》期刊,倾心营造科技人员交流园地
我会在江苏省级学会中,是唯一主办学术性期刊的学会。在主管部门关心下,在主编余志豪教授及编辑部全体专兼职人员共同努力下,《气象科学》越办越好。2003年继续评为“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全年四期,截止2003年11月底已全部出版发行。
2003年《气象科学》编辑出版发行有以下特点:
1.编辑,排版规范化,装帧标准化;
2.出版正常、发行及时,完全达到规定的二、五、八、十一月底前出版发行的要求;
3.发行面扩大,除邮发和网上发行外,去年又通过“中国国际图书贸易公司”对海外公开发行;
4.刊物经费到账及时,到账率高,除四大协办单位分担经费及时到账外,全年版面费缴齐,到账率100%;
5.信誉提高,稿源充足。目前,经专家审定或作者本人修改确定发表的论文,已排到2004年的第四期;
6.外省籍作者录用比例提高,2001年16篇,2002年20篇,2003年录用24篇,每年递增20%;
7.论文质量、学术水平大幅度提高,其中“基金论文比” 1999-2001年三年平均为0.4;2003年达到0.95;“影响因子”、“自引”和“被引频数”也有明显提高,2003年全年发表论文64篇,“参考文献”中列有自引或它引《气象科学》发表的论文,著作接近100条。“影响因子”和“被引频数”均列全国“气象类”期刊第九名。
五、2003年工作的初步打算
1.上半年安排理事会换届;
2.贯彻落实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学会关于加强科普工作意见,进一步完善北极阁科普场馆建设;
3.与上海、浙江一道,筹备举办长三角气象科技论坛;
4.组织科技人员出国(境)考察、交流;
5.认真做好2004年全省期刊杂志评审升级各项准备;
6.积极组织好世界气象日、科技宣传周、气象夏令营以及科普“苏南行”等大型科普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