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次代表大会

首页 > 代表大会 > 第二十八次代表大会 > 重要文件

抓住机遇 开拓创新 全面提升中国气象学会支撑气象事业发展整体实力
日期:2014-11-06 浏览量:32630

——第二十七届理事会工作报告 

第二十七届理事会理事长 秦大河
(2014年11月5日)

各位代表: 

今年是中国气象学会成立90周年,海峡两岸气象同仁10月在青岛首次共同举办了建会90周年座谈会。两岸气象同仁均认识到,中国气象学会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谋气象学术之进步与测候事业之发展”的宗旨,经过几代气象科技工作者的艰苦创业、自强不息,为建立中华民族的气象事业,推动现代气象科技进步,确立我国气象科技的国际地位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此,让我们向那些为中华气象事业做出贡献的前辈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现在,我受第二十七届理事会的委托,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各位代表审议。请列席会议的同志们、朋友们提出意见。

一、本届理事会工作回顾

第二十七届理事会产生于2010年10月。过去的四年,在中国科协、中国气象局党组的领导下,理事会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科协八大各次会议精神,坚持履行“桥梁”、“纽带”职能,面向国家社会经济建设和气象现代化发展需求,面向气象科技工作者服务需求,面向世界气象科技前沿,抓住科技咨询、学术交流和科学普及等工作重点,创新工作方式,提升学会自身能力,不断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支撑气象事业发展的能力。在理事会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在各理事单位和会员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在全体会员和广大气象科技工作者的全面参与下,完成了第二十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对本届理事会工作的要求,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进展,首轮通过民政部社会组织评估并获得4A级评估证书,两岸气象同仁首次共同举办建会90周年纪念活动,先后获得中国科协学会能力提升专项三等奖、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资助,连续3年获得中国科协科普工作先进学会、综合统计和财务决算优秀表彰等。

本届理事会任期内,主要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建立健全理事会组织体系,提升学会自身能力

本届理事会在总结以往各届理事会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坚持依法办会、民主决策的指导原则,进一步理顺了与监督部门、指导部门与挂靠单位的关系,与各理事单位、各学科委员会挂靠单位及省级气象学会紧密合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突出工作重点,着力加强学会自身建设,初步建成了规范、协调、高效的学会组织网络体系。

一是工作会议制度规范,民主决策及时有效。四年来,在全体理事、常务理事、理事单位、学科委员会、省级气象学会的大力支持下,共组织召开4次理事会全体会议、10次常务理事会会议、4次全国气象学会秘书长会议,年会、各学科(工作)委员会会议等已形成制度。先后制定下发了《中国气象学会会员管理暂行条例》(修订稿)、《中国气象学会会员科学道德规范》。常务理事会和理事会民主决策机制更加完善,更多理事在各自领域或理事单位充分发挥了咨询和指导作用,与各省(区、市)气象学会的合作进一步加强。

二是学科委员会设置更加科学,发挥更大作用。本届理事会根据气象事业发展和学科发展趋势,设置了39个学科(工作)委员会,较上届减少2个。学科代表性、学术权威性、活动自主性和工作规范性得到加强,共有2100余位气象和相关行业专家参加了学科(工作)委员会的工作,大批非气象专业的中青年科技人员被吸纳为委员,形成了宽领域、多学科、全方位的委员会组织架构,在开展全国和区域学术研讨、主办和参与国际学术会议、承办国际国内培训、人才举荐和学科建设、开展科技咨询和科学普及等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扩大了气象学会的社会影响力。

三是学会自身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注册会员稳步增长。2011年8月到2012年6月,中国气象学会积极参与民政部社会组织评估,被评为4A级,获得民政部授予的牌匾和证书,在全国性学术类团体中总排名为第14。积极改进会员管理和会员服务,加强会员信息化管理,截至2014年8月,新增个人注册会员260余人,各类个人会员规模接近20000人,新增单位会员2个,单位会员首次超过150个;及时向会员传达学会动态,组织编印学会会讯近20期,联合举办会员活动日2次。

近年来,在中国科协学会能力提升专项项目的支持下,气象学会在科技咨询、学术交流、期刊发展、科普品牌活动、信息化建设、会员服务等方面进一步提升了学会自身能力和国际国内影响力,获得了中国科协、新闻出版总署的多次表彰。学会秘书处按照上级党委部署认真做好党建工作,先后组织完成了创先争优、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十八大精神学习等活动,连续三年获得中国科协党建强会项目资助,并获得优秀组织奖。严格执行上级部门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学会秘书处制度建设得到进一步完善,保障了学会工作的顺利开展;学会财务管理、统计工作规范,财务、统计报表每年均以优秀成绩通过审计和评审,多次获得中国科协和中国气象局表彰。

(二)推进国际国内学术交流,打造综合学术交流平台

推进学术交流,促进气象科技创新是学会的重要使命之一。本届理事会面向气象科技国际前沿和气象现代化发展需求,面向气象行业科技工作者,着力打造综合性有特色的气象学术交流平台,促进学科发展、科技交流,促进科技工作者成长,促进气象科技创新,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一是继续坚持办好年会这一综合学术交流平台。四年来,成功举办第28、29、30、31届年会,组织各类学术交流活动70余场。每届年会均根据学科发展前沿和业务发展需求,确定适应气象科技发展前沿的主题,精选大会特邀报告和确定分会场交流方向。四届年会共收到交流论文7000余篇,各学科委员会遴选参加年会报告交流的有1800余篇,参加墙报交流的1300余人,5000多位科技工作者参加学术研讨,其中院士、知名专家近百人,学生代表600余人。还专门组织了叶笃正院士、陶诗言院士纪念专场报告会和研究生专场、企业专场等。年会通过邀请企业参与、与展会结合、颁发会员获得的奖励、评选年会优秀论文和优秀墙报、资助基层台站或边远地区参会者等方式,鼓励科技工作者努力学习、共同提高,真正实现了年会为气象科技人员搭建交流与合作平台。学会年会越办越实,已由传统的单一学术交流平台向综合性交流平台转变,主要以学术交流平台为主,同时也是科普交流平台、研究生交流平台、企业展示平台和专业培训平台,更是传播科学精神,纪念知名科学家的平台,影响力日趋扩大。

二是通过各类专题学术交流,打造特色学术交流品牌。组织举办一次理事长高层论坛、多次参与承办和协办中国科协年会分会场学术交流活动、参与主办生态文明贵阳会议、第三届全球华人空间天气科学大会等一系列高级别学术交流会议,突出气象科技发展、应对气候变化及气象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特色,提高了气象学会社会影响力。承办和参与国际气象学会论坛、中韩日三国气象学会学术研讨会以及派员参加美国气象学会年会等,促进气象学会在国际、亚洲地区气象学术交流舞台上发挥更大作用。组织召开第八届全国优秀青年气象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促进青年人成长。各学科委员会组织召开各类专题学术研讨会,推进各学科学术交流和进步,影响和带动了理事单位、省级气象学会学术交流活动的开展。在组织学术交流和展览过程中,注意邀请气象行业相关企业参与,促进科学研究与应用开发单位的沟通交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四年来,组织举办各类特色学术交流活动100余场,大型展览2次,推荐数百位专家参加国际和地区大型学术交流活动。

三是积极开展对外合作交流活动。作为发起国和指导委员会成员,2011年11月在福建厦门承办了国际气象学会论坛第二次全体会议(IFMS-GM2),来自全球16个国家、地区和相关国际组织的34名代表参加了会议,2013年9月还派员参加了在英国举办的国际气象学会论坛第三次全体会议(IFMS-GM3),扩展了学会视野,扩大了中国气象学会影响。学会先后派员赴美国、欧洲、埃塞俄比亚、日本、韩国、香港、澳门等参加相关学术研讨会或学会论坛,也接待了埃塞俄比亚气象学会等代表团访华。台风委员会、动力气象学委员会、农业气象与生态气象学委员会等均参与承办国际研讨会、培训班,有的学科委员会、省级气象学会还组织了其他方式的国际交流、地区合作交流等。积极参与国际、地区民间气象科技交流活动,进一步提升了气象学会的影响力,为今后进一步加深合作、拓展合作领域奠定了基础。

(三)发挥学会民间交流优势,积极推动海峡两岸气象科技交流

海峡两岸民间气象科技交流已超过20年,对推动两岸气象合作发挥了重要作用。四年来,学会领导和气象局领导多次会见台湾客人,就推进海峡两岸气象科技合作交流进行会谈。每年组团参加海峡两岸灾害性天气分析与预报研讨会、邀请台湾气象界同仁来大陆参加海峡两岸气象科学技术研讨会,积极组织主办“海峡两岸民生气象论坛”。两岸气象同仁开展的多方面交流活动,累计参与上千人次,对推动两岸气象科研和业务交流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更是为签署海峡两岸气象合作协议做出了应有贡献。湖北、黑龙江、江西、浙江等省级学会也组织开展了海峡两岸交流活动。尤其是今年10月11日,海峡两岸气象界同仁首次在学会诞生地共同举办气象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座谈会,共同追根溯源、共话发展,取得圆满成功,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发挥学会优势,组团赴台开展两岸交流。2010-2013年四次组团赴台参加“海峡两岸灾害性天气分析与预报研讨会”。每次组团,均由中国气象局领导以学会身份带队,成员包括一线预报员、科研人员和高校代表,与台湾同行进行多方面的交流。四年来,60多位大陆学者赴台参与交流,双方科研、业务人员就共同关注的气象问题分享成果,交流经验,报告中提问踊跃,现场气氛十分活跃。大家均表示两岸的科研、业务有着很多共通性,研讨会有助相互学习、借鉴、共同进步。

二是积极创造条件,邀请台湾同仁来大陆交流参访。2011-2014年先后四次在新疆、北京、云南、青岛组织召开“海峡两岸气象科学技术研讨会”。每次研讨会均由来自海峡两岸的数十位气象同行就灾害性天气的分析和预报、气候变化等议题进行研讨和交流,大陆气象科研业务人员数百人参与。台湾气象界同仁的许多精彩报告为大陆同仁今后开展气象科研、预报服务工作提供了有益参考和借鉴。在国台办的大力支持下,每次研讨会结束后,还邀请台湾地区气象学会代表团成员参访气象单位、领略祖国大好河山,进一步增进台湾客人对大陆改革发展成就的了解。

“2014年海峡两岸气象科学技术研讨会”期间,海峡两岸气象界同仁首次联合举办中国气象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座谈会,邀请海峡两岸气象界知名科学家、学会代表和有关嘉宾100余人座谈学会发展历史、展望未来合作发展前景。这是海峡两岸气象界同仁经过两年多的筹备、多次沟通协商的结果,也是海峡两岸双向合作交流20年来的第一次。

三是利用海峡论坛平台,与台湾大学联合举办两岸民生气象论坛。每年与台湾大学联合在厦门举办“海峡两岸民生气象论坛”,自2012年起列入海峡论坛二级分论坛,为两岸气象服务交流增添了新渠道,扩大了交流范围。2012年以“海峡两岸气象防灾减灾、保障民生福祉”为主题,深入研讨海峡两岸不同行业对气象服务的需求,在台湾海峡交通气象保障服务、海峡渔业气象服务、两岸特色农业气象服务、海峡两岸旅游气象服务等方面达成进一步合作的意向;2013年以“深化气象交流,惠泽两岸民生”为主题,围绕气象服务两岸民生和经济社会发展,两岸特色农业、渔业、旅游业和海峡直航气象保障服务、社区风险管理等专业气象服务和公众气象服务问题进行交流,有效地推动了海峡两岸民生气象各领域信息共享与合作;2014年以“聚焦海峡气象,服务民生福祉”为主题,共商气象服务两岸民生大计,共同提升两岸防灾减灾水平与趋利避害能力。两岸气象界已连续三年面向基层、面向民间、突出民生举办海峡民生气象论坛,不断加强业界人员互动,增加互信,促进研究成果的共享,提升两岸气象科技交流协作的广泛性与内涵,在海峡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海峡航运等气象服务方面达成诸多共识,形成了良好的互动局面,成为促进两岸交流合作的重要一环,开启了两岸气象交流合作的新篇章,为保障两岸民众的福祉及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落实全民科学素质纲要,不断创新科普活动品牌

做好气象科普工作是本届理事会的重要任务,是落实全民科学素质纲要、推动气象服务社会化的重要举措。四年来,理事会坚持顶层设计、制度建设为先,坚持以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为重点,加强规划、全面推进,初步形成了社会化气象科普大协作机制,在气象行业、科协系统乃至社会上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一是坚持顶层设计,配合做好规划和制度建设。联合中国气象局、科技部、中国科协在京召开了第四次全国气象科普工作会议,配合中国气象局先后出台了气象科普规划、气象科普基地管理办法等系列文件。命名了第三批“全国气象科普教育基地”61个,其中首次命名26个学校为“全国气象科普教育基地—示范校园气象站”。新增中国科协认定的全国科普教育基地12个,并向中国科协、中国气象局等推荐了一批气象科普作品。进一步明确了学会科普工作在国家、行业和部门中的工作定位。

二是继续抓好气象科普品牌活动建设。在各省气象学会的大力支持下,在有关高校和理事单位的大力配合下,“气象防灾减灾宣传志愿者中国行”活动已成功举办7年,曾获中国气象局创新工作特别奖、第六届“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特别奖,2013年还首次排演了气象科普剧《雷曼不死》,至今共计有13000余名志愿者组成1100余支小分队深入全国各地7369个行政村、2213所学校、392家企业,发放气象科普宣传资料1370余万份,受益群众超过570万人,已成为全国知名的气象科普和大学生志愿者品牌活动;气象夏令营已成功举办33届,2011年举办了“全国青少年气象夏令营30年图片展”、编辑了纪念画册,近年来参与的人数不断增加,累计上万名中小学生参与,组织方式日趋完善。多次与教育部、农业部、铁道部有关单位联合组织气象科普进校园、进农村、进列车等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三是配合有关部门开展纪念日专题科普活动。在世界气象日、减灾防灾日、科技周、科普日等纪念日期间,发挥学会专家和科普资源优势,在相关学科委员会、理事单位和省学会的支持下,组织近百场气象科普讲座、专家访谈、科普咨询活动、气象科普展台等,多位中央领导参观了科普日活动现场气象科普展台并表示称赞。针对公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多次推荐专家在科协组织的《科学讲坛》、“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活动中普及相关气象科学知识,发放气象科普宣传资料,社会反响良好,得到中国科协、科技部等部门和单位的表扬,连续多年获得科协表彰。还积极参与各类科普展览活动,扩大了气象学会的社会影响力。气象科普社会化大协作机制初步完善。

四是注重科普资源建设。科普作品、科普场馆、科普基地、专家队伍是做好科普工作的基础。四年来,充分利用学会专家和理事单位科普资源优势,累计组织开发科普作品100余种,并针对地震灾害、雾霾防御等编印专题应急科普宣传材料,检查和评估了一批科普场馆和基地,组建了气象科普传播专家团队,在各类科普宣传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五)推进科技期刊联盟建设,提高《气象学报》国际化水平

本届理事会始终坚持社会效益第一的办刊宗旨,以提高气象行业科技期刊整体竞争力为核心,积极推动气象期刊联盟建设,打造精品学术期刊,提高气象期刊质量和国际国内影响力,取得了较大进步。

一是积极推动气象期刊联盟建设,引领气象期刊集群化发展。2011年组建了气象期刊工作委员会,全国38家气象刊物加盟。通过举办研讨会、培训班、评选优秀论文等方式,进一步加强气象类科技期刊的沟通和交流,重点在论文学术质量和编校质量评价、审稿和编校流程的优化与规范、网上期刊联盟和刊物资源共享及刊物数字网络化和国际化等方面开展工作。《气象知识》不断改进办刊模式,每期发行量从不足1万份大幅提升到近10万份。《干旱气象》进入核心期刊序列。顺利完成中国科协委托项目“全国高校英文科技期刊调研”、“中国科学家担任国际刊物主编的可行性调研”等工作。

二是加强《气象学报》编委会建设,打造精品期刊。第27届《气象学报》编审委员会大幅调整了海外编委,破例吸收了6位年轻、活跃的京外常务编委,期刊的发展方向和目标更加具体和清晰。创新刊物运作模式,英文版实施责任学术编委制,推进专家办刊,缩短了出版周期。请国际审稿专家参与审稿,吸引国际稿源,与国际审稿和出版模式接轨。四年来,《气象学报》中、英文版均超额完成出版任务,并出版了中国气象学会建会90周年中英文版纪念专刊、伍荣生院士英文专刊等。连续获得“中国精品科技期刊”、“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百强报刊”称号及入选“第三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提名奖”,国内影响力不断提升。

三是推进刊物数字化和网络化建设,提高期刊国际影响力。建设完成《气象学报》多元化数字出版平台,实施期刊实时上网,中、英文版378期历史过刊4000余篇文章已经全部全文PDF格式上网。《气象学报》(英文版)于2014年第1期启用新名Journal of Meteorological Research(JMR),采用全新的英文原版采编系统,借助Springer进行海外发行和国际宣传,国际编委比例达44%。2014年《气象学报》(英文版)成功申报 “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项目,以C类地学第一获得中国科协资助并获追加资助额度。根据2014年7月美国JCR公布的2013年度 SCI期刊的影响因子及其他指标,《气象学报》(英文版)的影响因子为1.111,在被SCI收录的173种中国大陆(含港澳)期刊中位居第61位。《气象学报》(英文版)的国际化进程大大加快,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六)发挥专业和专家优势,积极推进科技咨询和评估工作

发挥社会组织作用,积极建言献策、举荐优秀人才、为国家和行业经济发展服务是学会发展的重要任务。四年来,理事会发挥学会39个学科(工作)委员会的专业和专家优势,积极组织各类科技咨询、科技评估和人才举荐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积极组织和参与高级科技咨询工作。多次组织迎春座谈会,先后围绕气象文化建设、协同创新、科技支撑气象现代化建设等主题,邀请院士和知名专家为气象事业发展和学会发展建言献策。发挥学会专家优势,积极参与中国科协系列科技咨询活动,先后推荐多学科几十位院士专家参与“首都区域大气污染综合防治”、“贵州草海生态治理”、“气候变化背景下农业干旱的演变趋势及防灾减灾对策建议”等科技咨询工作,得到中国科协称赞。李泽椿院士、端义宏研究员等联名向中国科协提交的《中小城镇气象致灾问题亟待关注》的调研报告,得到中国科协领导批示,转发各省科协落实。连续多年联合植保学会开展病虫害科技咨询工作,得到中央领导批示。

二是围绕地方经济发展对气候评价的需求,开展科技评估工作。先后受四川雅安、重庆城口、浙江丽水、内蒙乌兰察布等地方政府委托,组织气候、生态、环境、旅游等多领域院士专家开展生态气候等方面的科学论证,授予“雅安?中国生态气候城市”、“城口?中国生态气候明珠”、“丽水?中国气候养生之乡”等称号,对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提升地方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是组织做好表彰奖励和人才举荐工作。四年来,组织完成第十四、十五届涂长望青年气象科技奖评审工作,第三、四届邹竞蒙气象科技人才奖评审工作,后有近20位科技工作者获奖。组织完成第八届全国优秀青年气象科技工作者推荐评选工作,表彰了112名优秀青年气象科技工作者。多个学科委员会和省级气象学会也以各种方式开展人才培养和举荐工作。本届会员代表大会还表彰了67位先进气象学会工作者和10个先进气象学会、10个先进学科(工作)委员会,以及44位气象科普先进工作者和46个先进集体、46个优秀科普作品和43个校园气象站优秀辅导员。

四年中,完成2011、2013年度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提名推荐工作,第十二、十三届中国青年科技奖推荐工作,第九、十、十一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推荐工作以及2012、2014年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推荐工作。其中陈云峰、高学杰、除多三人获2012年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孟智勇获得第十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荣誉。刘建文、陆其峰、张强(甘肃)三人推荐为2014年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候选人,范可推荐为第十一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候选人。

二、四年来的工作体会和经验

2011年以来,中国科协八大、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相继召开,民政部首次启动社会组织评估,这些重大事件对学会的发展来说极为重要。在此形势下,中国气象局积极落实科技创新驱动事业发展战略,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激发了气象科技工作者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提升了气象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的地位和社会影响力,也带动了中国气象学会的改革与发展。四年来,中国气象学会围绕事业发展大局,服务气象现代化中心工作,更加明确“三服务一加强”的工作定位,着力做好各项重点工作,持续提升创新能力和服务能力,稳步提升学会的社会影响力,取得了较好的发展。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中国科协、中国气象局党组的正确领导,得益于气象现代化建设和事业快速发展对科技创新的需求,得益于国家推进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伟大成果,也是各位理事和广大会员共同参与、共同努力的结果。

总结中国气象学会四年来改革发展的实践经验,主要体现在:一是坚持围绕中心、服务事业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是学会发展的重要前提。学会的发展离不开国家大政方针的指引,离不开中国科协、中国气象局党组的领导,更离不开气象现代化建设和气象事业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服务的大环境。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开展各项工作才有生命力,学会才会快速发展。二是坚持促进学术交流和加强科普工作共同发展,是提高学会服务能力的重要保证。学术交流和科普普及,是学会工作的重点,是学会组织服务会员、服务社会的重要手段。发挥学会优势,打造学术交流平台,完善科普社会化协作机制是学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三是坚持规范管理与发挥各方积极性相统一,是学会发展的基础。理事会建立规范的组织管理体系,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引导科技工作者追求科技创新、倡导良好科研道德,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是学会的责任。只有规范的管理、完善的制度,才能保证学会工作的正常开展。同时要注意发挥学会专家资源和社会组织优势,通过多种方式充分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形成合力,为做好学会工作创造有利条件。四是坚持开门办会,促进开放合作、创新发展,是学会发展的方向。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国际国内科技交流日趋活跃,依托第三方的科技咨询、科技评估等方面的需求越来越多,学会组织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只有面向科技前沿、面向社会多方需求,抓住机遇,联合各方力量,开展气象科技民间交流、科技咨询评估,进一步强化学会社会组织地位,促进学会健康发展。

过去的成绩和经验,使我们更加坚定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做好新时期学会各项工作的自信心,更加坚定支撑气象事业发展、建设现代科技社团,促进学会创新发展的自信心。但是,面对全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和科技创新发展的新形势,面对气象科技发展和气象现代化建设的新要求,我们要清醒认识学会的发展仍存在不少的问题和差距,需要继续努力解决。主要表现在:一是学会服务社会和气象事业发展大局的适应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不足,尚未真正承接政府转移职能或委托事项,仍需进一步加强学会在科技咨询、科技评估方面的能力和队伍建设,积极承接政府转移或委托职能;二是气象科技交流平台的综合影响力不明显,学术交流的组织方式尚不能满足科技工作者的需要,仍需根据不同需求,创新组织方式,增强学科交叉融合,不断提高吸引力和影响力;三是科学普及的社会化大协作机制尚需发挥更大效力,适应新技术、新媒体的科普资源不足,仍需在资源建设、队伍建设、任务分工等方面进一步发挥理事单位、合作部门和资源提供者的作用,联合起来做大做强;四是理事会组织体系尚待进一步完善,学科委员会的作用尚未得到有效发挥,仍需进一步加强秘书处人才队伍建设,创新会员发展和会员服务方式,提高学会的凝聚力和服务能力。

三、对下届理事会工作的建议

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和国务院全面推进行政体制改革,积极推动政府职能转移。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刘云山同志等中央领导对发挥社会组织作用、推进学会有序承接政府转移职能工作作出了重要指示。中国科协和中国气象局也在积极落实,促进社会组织积极承接政府职能转移。学会组织面临着大好发展机遇,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我们必须全面正确判断形势,把握新机遇,迎接新挑战,积极打造名气大、水平高、影响广的特色科技社团。

新时期学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积极落实中国科协、中国气象局党组有关深化改革的文件精神,面向经济社会发展和气象现代化建设大局,面向气象科技工作者,面向世界气象科技前沿,把握新需求,找准新定位,整合学会资源,激发学会创新活力,不断提升学会服务能力,团结和带领广大气象科技工作者,积极承接政府转移或委托职能,全面提升中国气象学会支撑气象事业发展整体实力,为增强气象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服务全民科学素质提高、推动气象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

为此,建议下届理事会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一)发挥学术交流平台集聚作用,进一步提高学术交流质量,服务气象事业创新发展。

学术交流工作是学会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学术交流活动的水平和质量,直接影响到学会组织的学术影响力、社会影响力。建议更加关注大气科学前沿研究动态、新业务气象科技需求、新兴学科或交叉学科研究热点、新技术在气象上的应用、新气象装备研发等,创新学术活动组织模式,通过邀请国内外一流气象科研业务机构参与、动员气象仪器制造企业、气象服务运营商、会展公司等行业相关企业参与或设立奖项等方式,增强学术交流活动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促进科研成果交流和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建议进一步整合年会、特色论坛、专题研讨会等各类学术交流资源,做大做强,为广大气象科技工作者搭建学术交流、合作平台,将学会建设成真正的“气象科技工作者之家”。针对气象科学的热点、难点问题举办灵活多样的交流活动,活跃科学思想,活跃学术思想,鼓励学术争鸣,提高学术交流质量。

建议进一步发挥学科委员会的作用,开展大气学科发展前沿动态调研工作,提出气象科技优先发展方向,为气象事业发展服务;整合学科资源,形成一批学科联盟,增强学科交叉融合,创建面向国际视野的气象学术交流品牌,促进学科间的学术交流。

(二)创新科普活动品牌,进一步提高气象科普活动的社会影响力,服务全民科学素质提升。

气象科普的社会影响力依靠气象科普资源的质量和水平,依靠科普品牌活动和科普场馆的社会知名度。建议在现有工作的基础上,利用项目带动,理顺气象科普工作机制,发挥理事单位资源、人才优势,联合有关部门、省级气象学会、学科委员会等,努力做到上下联合、左右联合、强强联合,进一步完善气象科普社会化大协作机制,积极推进气象科普资源共享。做好大学生志愿者、气象夏令营科普品牌活动,针对不同人群开展各类特色气象科普活动,创建新的气象科普活动品牌,扩大气象科普影响力。

建议构建一个有效运行的气象科普工作组织网络和传播体系,造就一支高素质的专兼职气象科普人才队伍,开展科普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利用社会力量开发适用新技术、新媒体的气象科普产品,形成模块化、规范化、系列化科普资源库,联合各方力量做大做强,不断扩大气象科普的覆盖面、影响力。加强气象科普基地和场馆管理,完善建设规范和标准,定期组织考核、表彰和向科协推荐一批优秀科普基地和场馆。

(三)完善科技评价制度,进一步发挥学会组织和人才举荐优势,服务气象事业发展。

新形势下,国家推动学会组织作为第三方开展科技评价和人才举荐工作,是学会进一步发展的巨大机遇和挑战。建议进一步整合学会资源,发挥学会组织学科、专家优势,完善科技评价制度。根据气象事业发展和政府职能转移对学会组织的要求,加强组织机构和人才队伍建设,积极承接和开展科技咨询、科技评估、成果评价、气候可行性论证、人才推荐等方面的转移或委托事项,壮大学会作为社会第三方评估实力。针对决策部门、社会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开展科学评价、决策咨询,积极建言献策,提出有针对性、可操作的对策建议,增强学会的公信力和快速反应能力,提高为气象事业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能力。

建议充分利用学会和社会资源,丰富气象学会各类人才奖项设置,秉承公平、公正、公开和会员优先原则,完善奖励制度,争取设立面向科技创新和成果应用的新奖项,引导和培养气象科技人才成长。大力倡导追求真理、勇攀高峰、宽容失败、团结协作的创新精神,营造科学民主、学术自由、严谨求实、开放包容的创新氛围。

(四)加强期刊联盟建设,进一步提高气象科技期刊综合实力,服务气象科技创新。

科技期刊在促进学科发展、提升气象科技人员业务技术素质等方面有重要作用。建议进一步推动气象科技期刊联盟建设,加强期刊联盟内部交流,开展科技期刊创新发展研究,统一气象期刊编校标准,形成行业合力,树立优秀典型,倡导优良科研风气,提高气象科技期刊的学术声望、社会公信度和组织权威性。探索建立气象科技期刊群国际交流平台,联合开展各类宣传推介活动,形成行业期刊优势,提高气象科技期刊的整体实力,提高气象科技知识的传播速度和效率,提升学会气象文化软实力水平,更好更有效地为广大气象科技工作者服务。

建议推动建设统一的适应国际化发展的期刊发行出版模式,加快信息化、网络化、国际化采编平台建设,进一步加快气象学术期刊的国际化、网络化进程,加强《气象学报》精品期刊建设,争取3-4年《气象学报》(英文版)在SCI检索系统中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不断提高,积极推动其他英文期刊参与国家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

(五)创新学会管理方式,进一步提高学会民主办会水平,服务学会自身发展。

学会的发展离不开党的领导和上级党组织的指导,学会自身的能力水平决定了学会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建议进一步创新学会管理方式,加强学会秘书处党建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社团发展理论研究,把握党中央、国务院方针政策以及中国科协、中国气象局党组战略部署,提升学会秘书处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团队意识,保证学会工作顺利发展。坚持依法办会、民主办会、科学办会,完善学会理事会、秘书处各项规章制度建设,加强学会各类网站建设,促进学科委员会能力建设,构建有活力的学会组织体系,提高学会管理工作规范化和信息化建设水平。

建议进一步创新会员发展方式,提升会员服务能力。切实推进注册会员制度,联合开展会员服务活动,使会员管理与服务更加人性化,让更多的气象科技工作者了解学会、信任学会、热爱学会,积极参与学会活动,增强气象学会活力、影响力和凝聚力。

各位代表,各位朋友:

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中国科协、中国气象局党组的统一部署,团结带领广大气象科技工作者,以建立5A级现代科技社团为目标,抓住深化改革机遇,突出工作重点,积极开拓创新,不断提升中国气象学会自身能力和支撑气象事业发展整体实力,努力谱写中国气象学会发展的历史新篇章,迎接中国气象学会成立100周年,为建设气象科技强国,实现气象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京公网安备 110401400179 京ICP备09060741号-2
版权所有 :中国气象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