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新闻

首页 > 学会要闻 > 图片新闻

《气象学报》第二十八届编审委员会2016年第二次常务编委会召开
日期:2017-01-06 浏览量:19776


 

 2016年12月22日,《气象学报》(以下简称“学报”)第二十八届编审委员会第二次常务编委会在北京召开。丁一汇主编主持会议,本刊常务编委等近30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全面总结了本年度《气象学报》的编辑出版周期、审稿质量、专刊组织、数字化出版、国际宣传、期刊表现、影响因子及稿源问题与应对策略等方面的工作情况,评选了年度中文版优秀审稿人并颁奖,同时就相关文章进行终审定稿。
    文献期刊部主任伊兰汇报了学报2016年的出版工作。2016年,在编委会的领导下,学报的工作流程和规范逐步完善,发刊周期显著缩短,影响力逐年提升,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在送审质量把关方面,共召开了9次工作例会和2次编委会,进行了9批次提前送审。在编校质量方面,编辑部注重逻辑和科学性审读,注重文字、图表、公式及印前质量把关。从出版情况来看,刊发量中文版与去年基本持平,英文版逐年增多;出版周期中文版2016年缩短至269天,英文版缩短至261天,投稿至网上预出版的时间中英文均小于180天。目前,英文版稿源充足,中文稿件略有短缺,下一步可通过专刊和定向约稿等形式吸引优质稿源。
    按照主编和编委会的策划,2016年编辑部加强了组约稿、专刊和新栏目建设力度,对第33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特邀报告进行约稿,同时推进了7个专刊和其他学术报告/会议(AOGS,CLIVAR)等的组约稿。编辑部尤其感谢丁一汇、翟盘茂、张华、武炳义、李占清等专家为优质稿源做出的贡献。目前,我刊正在进行新栏目约稿,包括年度天气气候评述、极端天气气候、科学实验快报、研究快讯、特邀前沿综述、人物专刊等。
    通过分析2016年学报中文版在CJCR、CNKI、北大核心和CSCD的期刊引证数据发现:学报中文版的他引率最高(90%)、被引半衰期长、期刊衰老慢、开放因子\扩散因子\扩散指标高、施引刊数多、学术传播范围大、平均引文数高、权威因子较高;综合来看,学报中文版的实力仍位居大气科学类期刊第2名,但需要提高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及即时影响因子。英文版在2016年版JCR中影响因子为1.551,在184个SCI的中国期刊中排名第62位,相对于上年度的1.111有较大提升。JMR连续5年荣获“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气象学报》荣获“2016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 英文版获得“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第二期项目资助。
    在刊网融合和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方面,2016年学报利用微信平台推送了中文版和英文版最新期刊目次,“王绍武先生纪念专辑”征稿启事,英文文章的中文导读、会议信息等内容。网站信息发布方面,在门户网站刊发了学术动态、学术会议等即时信息,加强了与读者的互动。通过量身定制与会议科学主题密切相关的宣传材料,组织多场期刊宣传展示活动,进一步提高了期刊的影响力。编辑也在多次参展活动中积累了经验,变被动为主动参与,提高了期刊的服务水平。
    会议期间,也提出我刊仍存在稿源不足、技术更新能力欠缺、单刊运作模式面临巨大挑战等问题。
    丁一汇院士和参会的常务编委对编辑部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提出在国际竞争和出版转型的大背景下,出版及宣传的途径和手段需要创新。为保证学报的可持续发展,编辑部和编委会需要协同努力,继续在形式上搞活栏目,在策略上高瞻远瞩、组稿策划,在手段上多做宣传,扩大刊物的读者和作者群,提升期刊的科学传播和影响力。
    编辑部根据审稿数据,评选出2016年度中文版优秀审稿人28名。名单如下:
    俞小鼎  陶祖钰  丁一汇  黄嘉佑  翟盘茂  陈德辉  张人禾  李崇银  吴  兑  郭学良  赵  平  孙淑清  郄秀书
    张   华
 郑永光  王建捷  管兆勇  严中伟  费建芳  胡增臻  任福民  洪延超  赵思雄  戴建华  肖  辉  蒙伟光 
   
秦  瑜  石春娥
    丁一汇主编现场向优秀审稿人颁发了奖状。中国气象学会王会军理事长代表学会向丁一汇主编颁发了奖状,表彰他为提高学报学术质量做出的杰出贡献。
    丁一汇主编认为,对稿件评选时要提出真正有用的意见,并前瞻性思考被引用问题及可能产生的深远影响,要加强对热点研究的组稿约稿力度。王会军强调,要在网站建设、刊网融合、编辑后备力量培养方面再做努力,进一步提升。宇如聪表示,《气象学报》编辑出版工作要从稿源、评价体系、影响因子等方面入手,拓展思路,更好地考虑集团化发展和优势互补。参会的常务编委们对学报2016年取得的成绩加以肯定,提出寄语,希望编辑部在新的一年再接再厉,稳步推进学报编辑出版的各项工作。
    最后,编委会对《南极大陆沿岸地面臭氧损耗事件的研究》、《中国现代气温变化观测研究》等8篇稿件进行了终审定稿。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京公网安备 110401400179 京ICP备09060741号-2
版权所有 :中国气象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