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新闻

首页 > 学会要闻 > 图片新闻

“第六届海河流域天气气候预报预测技术交流会”在天津召开
日期:2020-10-14 浏览量:14186

2020年92829日,由中国气象学会主办,天津市气象局、天津市气象学会共同承办的“第六届海河流域天气气候预报预测技术交流会”在天津成功召开。在全国气象科技工作者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中国气象事业70周年重要指示精神的重要时刻,召开本次技术交流会恰逢其时。

 

王金星秘书长主持交流会开幕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气象工作关系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做好气象工作意义重大、责任重大。总书记要求广大气象工作者发扬优良传统,加快科技创新,做到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推动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提高气象服务保障能力,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努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911日,总书记在京主持召开科学家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向广大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发出号召,希望大家“肩负起历史责任,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927日,中国气象局再次召开全国视频会议,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在交流基础上,对加快推进气象现代化做出了更新部署。召开本次技术交流会旨在搭建学习交流平台,为进一步提升海河流域天气气候以及水文预报预测能力做出应有贡献。

中国气象学会秘书长王金星主持了本次交流会,会议采用特邀报告、大会报告、优秀墙报交流等形式举行。海河水利委员会水文局副处长杨邦研究员、国家气象中心天气室主任张恒德研究员、国家气候中心首席王永光研究员、天津市气象台副台长杨晓君为与会代表分别做了题为《海河流域洪水预报挑战及其应对措施》、《基于智能网格降水的水文气象预报业务技术进展》、《2020年汛期全国气候预测回顾与海河流域降水预测》、《人工智能在天津预报业务中的应用进展》的特邀报告。海河流域内各省区市的专家也从海河流域研究现状等方面做了大会报告。

此次交流会议进一步总结海河流域天气气候特点,交流预报预测方法,分析预报预测中存在的新问题,为海河流域气象工作者提供了一个成果展示、交流研讨的平台,对提升海河流域气象部门预报员业务能力、共享各单位经验成果、强化跨部门科研合作等发挥了重要作用。

来自中国气象局各直属科研业务单位、海河流域内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局、海河水利委员会水文局、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西安科技大学等30余家单位的70余位专家及科技工作者参加会议。本次技术交流会共收到论文投稿60余篇,安排口头报告21篇、墙报交流12篇,并评选出优秀论文7篇。

 

7c6055a3c96c18cf7b74f0f89044107

海河流域内领导为获奖者颁奖

 

 

附报告题目(下划线报告被评为优秀报告):

 

特邀专家报告

1.海河流域洪水预报挑战及其应对措施(杨邦 海河水利委员会水文局)

2.基于智能网格降水的水文气象预报业务技术进展(张恒德 国家气象中心天气室)

3.2020年汛期全国气候预测回顾与海河流域降水预测(王永光 国家气候中心)

4.人工智能在天津预报业务中的应用进展(杨晓君 天津市气象台)

 

大会交流报告

1.基于GNSS技术的短临降雨预警初步研究(赵庆志 西安科技大学)

2.豫东龙卷的环境条件和雷达监测预警分析(张一平 河南省气象台)

3.天津一次强对流云团触发与合并机制分析(王颖 天津市气象台)

4.影响环渤海地区的北上台风特征及大暴雨落区研究(杨晓亮 河北省气象台)

5.山西强对流天气的分类预报试验(董春卿 山西省气象台)

6.海(陆)气热通量和垂直风切变对超强台风“利奇马”(2019)影响研究(李瑞 济南市气象局)

7.海河流域东部EF3级强龙卷小尺度机理研究(张楠 天津市气象台)

8.运用多变量集合评估方法进行WRF参数化方案组合优选:以海河流域为例(戴丹琼 大气物理研究所)

9.基于一次飑线系统讨论循环同化雷达资料在临近预报中的改进作用(董琪如 天津市气象科学研究所)

10.北京及周边地区雷暴阵风锋特征统计分析(何娜 北京市气象台)

11.基于配料法的北上台风暴雨预报指数构建与应用(从靖 天津市气象台)

12.河南北部特殊地形对“7.19”特大暴雨的影响模拟分析(栗晗 河南省气象台)

13.基于ECMWF模式的海河下游的天津降水预报客观订正研究(田笑 天津市气象台)

14.环渤海地区远距离台风降水的统计分析与数值模拟(邢蕊 滨海新区气象局)

15.河北省沿岸极值风速概率分布特征(申莉莉 河北省气象台)

16.天津沿岸冷锋型温带风暴潮的客观分型研究(王万筠 滨海新区气象局)

17.遗传算法在河北省降水融合预报中的应用(孙云 河北省气象台)

18.天津北部山区两次短时强降水中尺度特征对比分析(刘一玮 天津市气象台)

19.基于动态Z-I关系的雷达实时定量估测降水(钤伟妙 石家庄市气象局)

20.一次强风雹天气的干侵入作用及雷达回波特征分析(叶东 新乡市气象局)

21.台风“温比亚”引发河南东部极端暴雨诊断分析(王建新 安阳市气象局)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京公网安备 110401400179 京ICP备09060741号-2
版权所有 :中国气象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