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新闻

首页 > 学会要闻 > 图片新闻

中国气象学会气象青年科技交流会暨2020年青年科学家论坛在福州市成功召开
日期:2020-11-30 浏览量:56810


    2020年11月19日,中国气象学会气象青年科技交流会暨2020年青年科学家论坛在福建省福州市成功召开。

论坛开幕式

 十九届五中全会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强调: 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总书记在今年9月科学家座谈会上向广大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发出号召,希望大家“肩负起历史责任,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红日初升,其道大光。”科学工作者特别是青年科技人才最富有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也肩负着历史使命,青年科技人才要有家国情怀,传承老一辈科学家光荣传统,更要坚定理想信念,为中华民族从科技大国走向科技强国主动作为。为进一步推动气象青年科技交流,激励青年气象科技工作者投身祖国发展新征程中,为我国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学会秘书处在往年工作基础上,联合中国科协青年托举气象人才,继续组织召开了本次青年科学家论坛,适逢其时。
    来自中国气象局各直属科研业务单位、全国各省区市(县)气象局、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北京大学、兰州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国防科技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等50多家单位的130余位青年科技工作者,围绕中小尺度气象与高影响天气、极端天气气候变率来源及其可预报性、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全球气候变化及未来预估四个议题展开研讨与交流。中国气象学会精心甄选的第二、三、四届中国科协青年托举人才进行了精心组稿、审稿等各项筹备工作,并分别主持了四个议题的交流活动。
    论坛安排口头交流报告56篇、墙报交流96篇。参会的青年科技人才表示两天的交流和学习对大家今后科研创新有帮助、有促进、有收获,同时也结识了更多同行、加深了彼此间的认识与了解,为以后科研及合作带来更多的机遇。大家对中国气象学会的工作特别是交流平台的搭建给予了充分认可,也表示今后会更加关注和支持学会各项工作,希望这样的论坛能够一如继往持续办下去。本次论坛得到了福建省气象学会的大力支持,交流活动达到预期效果。



交流报告
议题: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
1.东亚地区生物气溶胶时空分布及其影响机理(特邀报告)——黄忠伟(兰州大学)
2.北半球气溶胶变化趋势、源追踪及其天气气候效应(特邀报告)——杨洋(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3.大气环境对人体健康的综合影响-以北京地区为例——孙兆彬(北京城市气象研究院)
4.Credibility and Statist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AMSRA and MERRA-2 AOD Reanalysis Products over the Sichuan Basin during 2003–2018——刘鸿波(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5.Wintertime Particulate Matter Decrease Buffered by Unfavorable Chemical Processes Despite Emissions Reductions in China——施红蓉(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6.The effects of physical and 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aerosols on scattering coefficients in Nanjing, China: Insights from a single particle aerosol mass spectrometer——邹嘉南(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7.基于海陆热力强迫关键因子的我国南方地区冬季重污染跨季节气候预测——程叙耕(福建师范大学)
8.福建省沿海春季一次近地层O3超标成因分析——王宏(福建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9.漳州市臭氧污染特征及其气象成因研究——李育慧(漳州市龙文区气象局)
10.基于VIIRS-DNB夜间灯光与MODIS地表温度数据对城市热岛效应的研究——宋京京(北京市气象局)
11.国产MWP967KV型地基微波辐射计探测精度——刘晓璐(四川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
12.人为源气溶胶对1979-2015年华南4月降水的影响——张丽娟(北京大学大气与海洋科学系)
13.国家气候中心第一代地球系统模式BCC-ESM1:模式介绍及评估——张洁(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
14.气候模式下次网格对云微物理过程的影响研究——谭超(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议题:极端天气气候变率来源及其可预报性
1.Record-breaking Meiyu rainfall around the Yangtze River in 2020 regulated by the subseasonal phase transition of the North Atlantic Oscillation——刘伯奇(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2.Aggravation of record-breaking drought over the mid-to-low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in the post-monsoon season of 2019 by anomalous Indo-Pacific oceanic conditions——徐康(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3.我国东部地区两次强降雪事件的天气过程和气候条件——孙博(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Monthly Variation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Quadrant Tropical Cyclone Size in the Western North Pacific——苏同华(福建省气候中心)
4.The slowdown tends to be greater for stronger tropical cyclones——孙源(国防科技大学)
5.Seasonal Forecast of South China Sea Summer Monsoon Onset Disturbed by Cold Tongue La Ni?a in the Past Decade——蒋宁(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6.Seasonal prediction of the northern and southern temperature modes of the East Asian winter monsoon: the importance of the Arctic sea ice——张鹏(复旦大学)
7.冬季乌拉尔山阻塞高压期间热动量输送特征——路瑶(兰州大学)
8.大气河气候态特征及其对泛北太平洋地区降水的影响研究——熊雅婷(南京大学)
9.A hybrid dynamical‐statistical model for advancing subseasonal tropical cyclone prediction over the western North Pacific——钱伊恬(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10.Annual cycle of East Asian precipitation simulated by CMIP6 models——鄢钰函(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11.北半球夏季季节内振荡对西北太平洋天气尺度扰动和热带气旋活动的影响——周皓宇(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12.东亚季风年循环和位相异常导致的降水年际变化特征——江凇(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13.二十世纪MJO强度年代际变化的调控因素——付振(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14.Combined impacts of SST in tropical Pacific and North Atlantic Oceans on the winter rainfall in southern China under decadal background——于敏杰(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议题:中小尺度气象与高影响天气
1.天气尺度环境对登陆热带气旋降水的影响(特邀报告)——舒守娟(浙江大学)
2.地形重力波参数化理论研究(特邀报告)——徐昕(南京大学)
3.利用GPM双波段降水雷达对深对流云顶部微物理参数的反演——倪相(西南大学)
4.华北区域逐小时快速更新循环同化系统睿图-STv2.0研发——范水勇(中国气象局北京城市气象研究所)
5..冰雹水溶性离子及水同位素分析——李潇斐(西北大学)
6.与夜间对流系统相关的一次大气波涌过程数值模拟研究——张树时(南京气象科技创新研究院)
7.东南沿海多雹暴对流单体早期发生发展的观测特征对比分析——黄亦鹏(厦门市气象局海峡气象开放实验室)
8.Micro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rontal and Warm-sector Rainbands Coexisting in South China——韩彬(中山大学)
9.弓状回波与超级单体合并的雷达特征分析——郑辉(厦门市气象台)
10.梅雨期与梅雨前期极端强降水结构和机理差异对比分析——汪小康(武汉暴雨研究所)
11.干空气质量守恒的全球高分辨率大气模式动力框架技术——彭军(国防科技大学)
12.边界层方案对中国中东部地区降水日变化的影响——许建玉(武汉暴雨研究所)
13.FY-4A AGRI辐射率资料同化应用研究——杨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议题:全球气候变化及未来预估
1.Temporal and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of Tropical Cyclone Landfalling in China from 1979 to 2018——李晴岚(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2.气候对大气质量变化的响应:对流-环流-云的耦合反馈——聂绩(北京大学)
3.东亚夏季风对全球变暖和间冰期的不同响应机制——何超(暨南大学)
4.涌现约束”下未来预估夏季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将增强——陈晓龙(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5.The global climatic effects of Anthropogenic Heat Release due to global energy consumption——陈兵(云南大学)
6.Vegetation-heatwave correlations and contrasting energy exchange responses of different vegetation types to summer heatwaves in the Northern Hemisphere during the 1982-2011 period——李晶(香港中文大学)
7.Impacts of atmosphere–sea ice–ocean interaction on Southern Ocean deep convection in a climate system model——马利斌(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8.CMIP6多模式陆地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对四倍CO2强迫的响应——朱家文(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9.Spatiotemporal variation in precipitation and water vapor transport over Central Asia in winter and summer under global warming——杨浩(武汉暴雨研究所)
10.生态水文学视角下近30年青藏高原植被变化归因诊断——靳铮(复旦大学)
11.太阳11年周期对北半球冬季平流层环流的影响机制——蔡娟(江西省人影办)
12.全球变暖背景下半干旱区显著增温过程中的反馈机制研究——何永利(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13.夏季亚洲副热带西风急流异常的纬向非对称模态及其可能成因——李笛(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
14.小冰期以来西太平洋暖池海温对欧亚干湿协同变化的影响——李欢欢(福州市气象局)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京公网安备 110401400179 京ICP备09060741号-2
版权所有 :中国气象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