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新闻

首页 > 学会要闻 > 图片新闻

暴雨东湖论坛在武汉举办
日期:2021-05-28 浏览量:10892

5月23日至24日,2021年气象科技活动周期间,中国气象学会、湖北省气象局、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联合主办的“暴雨东湖论坛”在武汉举办。许健民院士、丁一汇院士以及来自全国气象部门有关科研业务单位、相关科研院所和有关高校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并通过视频邀请美国亚利桑那大学、俄克拉荷马大学和台湾大学等单位学者一起,共同探讨暴雨预报技术发展思路,分享交流最新科研成果。

论坛开幕式

本届论坛以推动暴雨科学研究领域前沿科学、核心技术与业务实践的互动发展,促进科研院所、业务单位、学界间的交流沟通为宗旨。中国气象局副局长宇如聪出席论坛并致辞,他表示,暴雨及其诱发的次生灾害防御一直是气象防灾减灾的重点,如何有效提高暴雨预报水平也是开展气象减灾抗灾服务急需解决的重大课题。希望各位专家、学者以本次论坛为契机,紧密围绕“提高暴雨预报水平”这一核心,坚持科技创新、坚持需求引领,开展核心技术攻关;希望暴雨东湖论坛充分联合国内外暴雨研究领域相关单位和专家,搭建暴雨研发协同创新平台,共同促进暴雨预报关键技术水平和能力提高,推动气象事业更高质量发展。

论坛交流现场

来自全国气象部门有关科研业务单位、相关科研院所和有关高校等单位以及相关企业的200余位专家、学者及科研业务人员出席论坛,并围绕暴雨中尺度机理、暴雨数值预报、暴雨监测预警、洪水及暴雨次生灾害等展开交流与研讨。论坛共安排报告交流100余篇,墙报交流80余篇。本次论坛还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以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开展,主会场及分会场都进行了腾讯会议在线直播,为更多不能到现场参加交流的提供了学习及交流机会。


大会特邀报告
1、梅雨鋒气旋的云图特征——许健民(国家卫星气象中心)
2、长江流域近百年特大暴雨/洪水事件的气象条件分析——丁一汇(国家气候中心)
3、美国南大平原对流系统云-降水过程和特征——董希泉(美国亚利桑那大学)
4、四川盆地及“雅安天漏”降水机制——薛明(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
5、台北暴雨研究进展——周仲岛(台湾大学)
6、面向精细化业务的需求与问题——许小峰(中国气象局)
7、华南地区极端持续性强降水事件研究——费建芳(国防科技大学)
8、2020年长江流域梅雨锋面的对流触发——张庆红(北京大学)
9、地形重力波与雨带:理论与实践之初试——王元(南京大学)
10、风云三号晨昏轨道卫星介绍及应用展望——张鹏(国家卫星气象中心)
11、GRAPES研发与业务进展——孙健(中国气象局数值预报中心)
12、基于星载测雨雷达探测的雨团特性研究——傅云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3、山地突发性暴雨的一类触发机理:地形重力波与对流耦合作用——李国平(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14、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短时强降水的复杂下垫面影响——罗亚丽(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15、高污染背景下的气溶胶-云降水相互作用研究初探——郭建平(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16、灾害性天气预报与模式发展——孙继明(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17、我国二级地形对暴雨和强对流天气的影响——孙建华(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18、梅雨期降水持续和中断的可能天气信号及其机制——姚秀萍(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
19、强对流天气识别预警技术进展——郑永光(国家气象中心)
20、梅雨锋暴雨上下游效应及微物理研究——崔春光(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


暴雨中尺度机理分会场
1、2020年梅雨特征和预报分析——张芳华(国家气象中心)
2、低空急流与华南暴雨的多尺度相互作用机理——杜宇(中山大学)
3、湖北省三次春季暴雨过程水汽来源与输送特征分析——熊秋芬(中国气象局干部培训中心)
4、天气型对华南沿岸暖季强降水空间分布及日变化的影响——王晨丽(南京大学大学科学学院)
5、全球海岸降水日变化离岸传播的特征与机制——方俊颖(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6、贺兰山东麓一次局地强对流暴雨的中尺度特征——张晓茹(宁夏回族自治区气象台)
7、基于多源观测资料一次山地突发性暴雨的中尺度对流特征分析——李山山(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
8、中尺度涡旋识别的新方法及其在高原涡识别中的应用——傅慎明(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9、登陆台风暴雨成因及动力释用预报技术研究——岳彩军(上海市生态气象和卫星遥感中心)
10、青藏高原中尺度地形重力拖曳对中国东部降水的影响——徐昕(南京大学)
11、基于加密观测的一次西南涡与高原涡横向耦合暴雨过程——程晓龙(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
12、一次川渝特大暴雨过程的西南低涡发展机制分析——邓承之(重庆市气象台)
13、珠三角地区城市下垫面扩张对华南季风降水日变化的影响——李政(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14、地形和对流引起的位涡异常对东移西南涡的影响机制研究——李超(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
15、长三角暖区暴雨的触发演变特征及预报分析——漆梁波(上海市气象台)
16、2021年“4.23”陕西暴雨成因分析及预报服务思考——赵强(陕西省气象台)
17、2018年吉林省一次暖区暴雨极端性成因分析——姚凯(吉林省气象台)
18、华南两类暴雨和双低空急流的统计关系研究——李晓清(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19、长江中游地区梅雨期低空急流特征分析——周文(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
20、基于后向追踪模型研究华南低空急流的水汽源与汇——罗雨涵(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21、2017年7月25日陕北局地特大暴雨过程的β中尺度分析——刘慧敏(陕西省榆林市气象局)
22、河南极端暴雨特征及预报关键技术——王新敏(河南省气象台)
23、7月中旬南昌市一次大暴雨过程不稳定机制分析——孟明华(江西省南昌市气象局)
24、2020年长江流域梅雨极端性特征——王晓芳(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
25、2019年6月20日孝感市大暴雨过程南北部降水明显差异的成因分析——邓凯(湖北省孝感市气象局)
26、2020年5月22日梅州市“龙舟水”暴雨过程分析——陈金星(广东省大埔县气象局)
27、基于LAPS分析场的1909“利奇马”台风中小尺度分析——唐玉琪(上海市生态气象和卫星遥感中心)


暴雨数值预报分会场
1、强强迫和弱强迫个例集合预报侧边界误差增长对比研究——闵锦忠(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高分辨率条件下对流参数化的比较与评估——黄伟(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
3、On the Extreme Rainfall Event of 7 May 2017 over the Coastal City of Guang zhou——尹金方(中国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院)
4、局地冷空气堆对孤立飑线形成的关键作用研究——肖现(北京城市气象研究院)
5、边界层方案对一次西南涡背景下局地暴雨过程影响分析——吴钲(重庆市气象科学研究所)
6、2020年鄱阳湖特大致洪暴雨多模式降水预报检验特征初探——周芳(江西省气象台)
7、基于RN-Net深度学习网络的0-2小时降水临近预报——关吉平(国防科技大学)
8、副热带区域模式资料同化关键技术及应用——陈耀登(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9、并流云检测对GRAPES的AMSU-A资料同化影响研究——秦正坤(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10、我国西北暴雨的研究进展——黄玉霞(兰州中心气象台)
11、Two distinct trapped lee waves of low and high mountains ——薛海乐(中国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院)
12、TRMM/GPM全球降水卫星Ku-band雷达观测对比研究——嵇磊(中山大学)
13、精细化土地利用数据对上海夏季两次高温过程数值模拟的影响——胡婧婷(重庆市气象科学研究所)
14、梅雨期极端降水的典型天气环流及其在模式评估中的应用研究——胡扬(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
15、Assimilation of the Maximum Vertical Velocity Converted from Total Lightning Data through the EnSRF Method——杨毅(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16、GRAPES_Meso业务系统介绍——黄丽萍(中国气象局数值预报中心)
17、闪电资料同化在雷暴短临预报中的应用研究——陈志雄(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18、雷达反射率因子反演水汽与温度同化方法研究——赖安伟(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
19、随机参数扰动在一次山地暴雨集合预报中的对比研究——熊洁(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
20、多源观测融合分析技术研发及应用——李红莉(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
21、WRF模式多种边界层参数化方案对四川盆地西南涡降水的影响——吴志鹏(重庆市气象台)
22、暴雨集合预报中的地形扰动方法研究——李俊(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
23、采用面向对象软件工程方法发展一个基于GRAPES系统的资料同化模块的初步尝试——张昕(粤港澳大湾区气象监测预警预报中心)
24、数值模式中降水微物理方案对降水发生时间和频率的影响——荆现文(University of Michigan,USA)
25、云微物理参数化方案在梅雨锋暴雨数值模拟中的敏感性研究——周志敏(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
26、不同分辨率和云微物理方案对华中暴雨模拟的影响分析——康兆萍(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
27、云微物理过程非绝热性对台风影响的数值试验——杨文霞(河北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
28、基于山地梯度观测的地形重力波研究——郭英莲(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


暴雨监测预警分会场
1、我国风廓线雷达组网及其在中尺度天气中的典型应用——郭建平(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2、北京X波段偏振雷达组网应用进展介绍——马建立(北京城市气象研究院)
3、分类强对流天气识别预警技术研究——肖艳姣(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
4、基于双偏振和多波段雷达资料的冰晶微物理过程研究——李浩然(芬兰赫尔辛基大学大气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
5、S波段双偏振多普勒天气雷达探测一次飑线过程分析——谭学(成都锦江电子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6、基于双偏振雷达的特大暴雨过程成因分析和微物理特征研究——黄美金(福建省气象台)
7、相控阵天气雷达强度订正方法与试验验证——李英贺(航天新气象科技有限公司)
8、大型相控阵天气雷达在中小尺度灾害天气监测中的应用——张兴海(南京恩瑞特实业有限公司)
9、机载光阵探头的数据处理方法研究及应用——黄敏松(中国科学院大学大气物理研究所)
10、风云四号卫星对长江中游暴雨监测和预报——徐双柱(武汉中心气象台)
11、基于GPM DPR和Himawarri-8融合观测对2020年夏季江淮地区降水云系统的分析研究——胡雄(国防科技大学气象海洋学院)
12、基于 GPM-DPR 资料统计山地强降水过程的雷达反射率垂直结构特征——周伶俐(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
13、风云四号卫星降水估计产品优化处理和校验——杜爱军(重庆市巴南区气象局)
14、利用深圳气象梯度塔观测冷池碰撞特征及其对强降水的影响——麦楚莹(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15、新疆极端降水中尺度系统和云降水微物理观测特征——杨莲梅(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
16、大气气溶胶和云微物理特性及相互作用的飞机观测研究——李军霞(山西省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
17、基于KPR雷达探测梅雨锋暖云降水垂直结构特征——李德俊(湖北省气象服务中心)
18、青藏高原东坡不同地形条件下云的特征分析——万霞(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
19、无人机云微物理探测解决方案——刘树馨(杭州浅海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20、2020年7月6日苏州大暴雨微物理特征分析——孙伟(苏州市气象局)
21、区域站分钟雨量资料质控与短时强降水统计特征分析——冷亮(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
22、西部山地综合观测与资料应用——万蓉(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
23、佛山相控阵雷达在暴雨等灾害性天气的应用研究——李彩玲(佛山市气象局)
24、华南地区夏季强对流活动的时空分布特征——孙京(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
25、一次局地极端降水事件的对流特征及分钟级Z-R关系研究——曾智琳(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26、基于物理量参数的伊犁河谷短时强降水预报技术研究——祝小梅(新疆伊犁州气象局)
27、“7.28-29” 陕西中尺度对流复合体天气监测分析及决策气象服务经验——支会茹(陕西省气象台)
28、新疆东部一次区域极端暴雨成因分析——庄晓翠(新疆阿勒泰地区气象局)


洪水及暴雨次生灾害分会场
1、基于GPM DPR观测改进雷达定量降水估算技术研究——戚友存(中国科学院地理所)
2、国家级水文气象预报业务技术进展——包红军(国家气象中心)
3、花林流域面雨量监测分析——张亚萍(重庆市气象台)
4、多情景下合肥市城市内涝风险区划与评估——谢五三(安徽省气候中心)
5、流域超标准洪水(暴雨诱发)的界定及其形成机理研究——李兰(武汉区域气候中心)
6、2020年黄河中游潼关三次洪水气象水文特征分析——王迪(河南省气象台)
7、使用动态降尺度方法改进CMIP6模式在三峡库区的降水模拟——郑衍欣(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8、基于气象集合预报统计后处理的流域径流预报及其不确定性——陈杰(武汉大学)
9、长江流域气象服务进展——田刚(长江流域气象中心)
10、基于WRF-Hydro的清江流域大气-水文耦合预报研究——高玉芳(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11、2018年长江上游严重洪涝的气象水文特征——高琦(武汉中心气象台)
12、复杂山地地形下一次短时洪水过程中杭州C波段双偏振雷达降水估测性能分析——勾亚彬(杭州市气象局)
13、基于不同空间分辨率的水文气象耦合预报试验——殷志远(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
14、2020年暴雨洪涝对长江中游生态环境的影响——以湖北为例——梁益同(武汉区域气候中心)
15、降雨诱发的中小流域洪水与滑坡灾害预报研究——张珂(河海大学)
16、暴雨作用下基于滑坡互信息量的白家包滑坡变形响应机制研究——李长冬(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17、内蒙古山洪致灾阀值与定量化风险评估研究——孟玉婧(内蒙古自治区气候中心)
18、2020年淮河上游暴雨对王家坝水位影响预估分析——赵培娟(河南省气象台)
19、近10年长江中下游不同天气型强降水日变化差异研究——祁海霞(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
20、分区层化立体多重城市暴雨内涝模型研究——陈靖(天津市气象科学研究所)
21、多源全球降水数据的精度评估及其在径流中的适用性研究——向怡衡(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京公网安备 110401400179 京ICP备09060741号-2
版权所有 :中国气象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