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新闻

首页 > 学会要闻 > 图片新闻

第六届区域气候变化监测与检测学术研讨会在贵阳召开
日期:2021-10-27 浏览量:11180


  10月20-22日,由中国气象学会、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主办,贵州省气象局、贵州省气象学会、中国气象学会气候变化与低碳发展委员会承办的“第六届区域气候变化监测与检测学术研讨会”在贵州省贵阳市成功举办。

研讨会现场

 中国科学院夏军院士,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翟盘茂研究员、赵平研究员、张华研究员,国家气候中心张强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邵雪梅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方修琦教授等知名专家为与会代表分别做了题为“气候变化与长江大保护”、“IPCC AR6关于区域气候变化方面的新进展”、“第三次青藏高原大气科学试验进展”、“地球系统能量收支和气候反馈研究进展”、“基于高精度降水资料的干旱监测技术研究与应用”、“树轮资料在区域气候变化研究中的应用”、“中国历史气候变化适应中的弹性增损”的特邀报告。国家气候中心首席专家、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学院大气科学系兼职教授任国玉主持开幕式,贵州省气象局副局长刘曙光出席并致辞。

 研讨会特邀报告

来自全国各高校、科研院所、气象业务部门等40多家单位的近160余位专家、科研业务人员及学生出席会议,围绕气候资料拯救、质控、订正与分析应用;现代气候变化观测研究;极端气候变化观测研究;城市气候变化观测与模拟研究;气候变化趋势预估与影响研究;区域气候变化监测、评估和服务等六个方面以大会报告、墙报等形式展开交流与研讨。 
  研讨会共收到论文近130篇,通过交流研讨,增进了与会人员对当前气候变化监测、检测和归因领域若干关键科技问题的认识,推动了我国区域气候变化监测与检测研究工作向纵深发展。


(一)特邀报告
1.气候变化与长江大保护——夏军(武汉大学/中国科学院)
2.IPCC AR6关于区域气候变化方面的新进展——翟盘茂(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3.第三次青藏高原大气科学试验进展——赵平(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4.基于高精度降水资料的干旱监测技术研究与应用——张强(国家气候中心)
5.树轮资料在区域气候变化研究中的应用——邵雪梅(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6.中国历史气候变化适应中的弹性增损——方修琦(北京师范大学)
7.地球系统能量收支和气候反馈研究进展——张华(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二)大会报告
S1 气候资料拯救、质控、订正与分析应用
1.基于遥感数据的中国湿地对全球气候变化响应——牛振国(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2.水循环中水稳定同位素的模拟和比较——章新平(教授)(湖南师范大学)
3.Extreme temperature of the mid eighteenth century as compared to todays in Beijing——任玉玉(高工)(国家气候中心)
4.我国地面风自记纸及数字化处理——鞠晓慧(高工)(国家气象信息中心)
5.全国60个重点城市近百年极端降水数据分析——战云健(高工)(国家气象信息中心)
6.黑龙江省人工观测与自动观测气象数据均一性检验——郑红(高工)(黑龙江省气候中心)
7.再分析与中国高空温度和湿度资料对比研究——张思齐(助研)(国家气候中心)
8.多种再分析月气温降水资料在青藏高原的适用性评价——赵彤(助工)(青海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S2 现代气候变化观测研究
1.气候变暖背景下青藏高原夏季热源和水汽的长期变化——李清泉(研究员)(国家气候中心)
2.Warming amplification over the Arctic Pole and Third Pole——游庆龙(教授)(复旦大学)
3.北半球夏季风对全球变暖的纬向非均匀响应——何超(研究员)(暨南大学)
4.太阳活动影响积雪和降水的机制研究——宋燕(教授)(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
5.The process of high-frequency intraseasonal oscillation associated with a persistent rainfall event over South China——郑彬(研究员)(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
6.贵州省近60年温度气候变化趋势及其时空分布特征——陈百炼(正高)(贵州省山地环境气候研究所)
7.1960-2019年我国平均气温的非对称性对降水频率的影响——谢风华(讲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8.近50年热带气旋在我国的登陆位置的变化趋势及其与西太平洋暖池的可能联系——周群(助研)(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
9.A new approach to correct the overestimated persistence in tree-ring width based precipitation reconstructions——熊飞麟(工程师)(北京气候中心)
10.全球陆域近地面风速年代际变化的检测归因研究——沈成(工程师)(南京市高淳区气象局)
11.Slowdown and reversal of near-surface wind speed and its future changes over China——查进林(博士)(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12.基于集成学习模型的太湖流域月降雨预测研究——顾家悦(博士生)(同济大学)

S3 极端气候变化观测研究
1.气候变化使2020年“超级暴力梅”发生概率增加近五倍——钱诚(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2.2015年初北极极端气旋对中国寒潮的影响——吕俊梅(研究员)(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3.长江流域极端降水的多尺度遥相关分析——贺新光(教授)(湖南师范大学)
4.北上东北台风的气候成因分析——韩荣青(正研)(国家气候中心)
5.Understanding future increases in precipitation extremes in global land monsoon regions——刘博(副教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6.Spatially distinct effects of two El Ni?o types on summer heat extremes in China——高涛(副教授)(菏泽学院/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7.北京2020年冬季极端降水的检测与归因研究——裴琳(副研)(北京城市气象研究院)
8.Identification of winter long-lasting regional extreme low-temperature events in Eurasia and their variation during 1948-2017——张颖娴(高工)(国家气候中心)
9.全球及大洲区域极端降水长期变化归因——董思言(高工)(国家气候中心)
10.云南冬半年极端低温事件及与大气环流的关系——金燕(高工)(云南省气候中心)
11.2011-2018年安徽暖季短时强降水及其环流背景统计特征——刘希(工程师)(南京气象科技创新研究院)
12.1967-2019年西南地区高温的时空特征分析——字冉(工程师)(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气象局)
13.20世纪初中期登陆或影响中国台风的频数变化特征——李欣欣(工程师)(福建省气候中心)
14.基于EPCD/EPCP指标的西北干旱区极端降水不均匀性及环流成因分析——孙雯璇(硕士生)(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S4 城市气候变化观测与模拟研究
1.The January 2021 cold air outbreak over eastern China: is there a human fingerprint?——李超(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
2.城市冠层热岛强度的高时空分辨率估算研究——杨元建(教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3.城市气候对极端气候及农业气象灾害指标的影响——孔德胤(高工)(内蒙古巴彦淖尔农业气象试验站)
4.气候变化对上海城市防洪除涝的影响与适应——杨涵洧(工程师)(上海市气候中心)
5.局地气候区和风速对北京城市热岛和热浪的协同影响——宗莲(博士生)(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6.城市地区暴雨时空异质性变化及其影响研究——庄琦(博士生)(同济大学)

S5 气候变化趋势预估与影响研究
1.贵州气候与气候变化——汪卫平(副高)(贵州气候中心)
2.BCC-CSM模式CMIP6与CMIP5试验的气候敏感度与反馈分析——史学丽(正研)(国家气候中心)
3.全球变暖下温湿复合型热浪的变化和人口暴露度预估——袁嘉灿(研究员)(复旦大学)
4.初夏西北太平洋副高东西变动对中国南部降水东西差异的影响——晏红明(正高)(云南省气候中心)
5.基于 CMIP6 多模式的气候变化对亚洲水塔的影响评估——刘柱(副研)(河海大学)
6.RCP情景下内蒙古黄河流域径流预估及其对水资源的影响——孟玉婧(工程师)(内蒙古自治区气候中心)
7.多站点天气发生器的模拟与对比——范聪慧(博士生)(北京师范大学)

S6 区域气候变化监测、评估和服务
1.中国东部区域极端降水事件特征 --两种方法监测对比——余锦华(教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未来气候变化背景下贵州省夏季旅游气候资源的变化预估——张娇艳(副高)(贵州气候中心)
3.贵州省区域性凝冻过程的指标确定及应用——李忠燕(副高)(贵州气候中心)
4.升温与植被变绿对中国区域骤旱及植被生产力敏感性的影响——张苗(讲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5.浅谈机器学习订正GRAPES模式预报——肖诗奇(博士生)(中山大学)
6.黄河源土壤冻融过程中陆‐气间的水热交换特征分析——武月月(硕士生)(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三)墙报交流
S1 气候资料拯救、质控、订正与分析应用
1.An imputation method for the climatic data with strong seasonality and spatial correlation——秦云(国家气候中心)
2.使用全球再分析产品评估近海岸风速趋势——虞月(南京市气象局)
3.网格化日降水量产品在极端降水及降雨侵蚀力估算中的表现——王茂青(北京师范大学)
4.基于再分析数据的东亚季风区登陆台风重建——李如媛(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S2 现代气候变化观测研究
1.基于相对涡度法的春季蒙古气旋特征研究——王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2.小冰期以来青藏高原东部年代际温湿匹配南北分异研究——田沁花(国家气候中心)
3.近60年三江源地区热量资源时空变化特征研究——张帅旗(青海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4.气候变暖背景下吉林省降水及变率的变化特征——于秀晶(吉林省气候中心)
5.全球500hPa大气环流对两种类型厄尔尼诺事件的响应——张雪梅(哈尔滨市气象台)
6..青藏高原东部不同等级降水时空变化特征——来晓玲(青海省气候中心)
7.基于多种方法定义的南支槽指数对比分析——吴树炎(中山大学)
8.南海台风边界层湍流分析——涂朝勇(中山大学)
9.Moisture Sources and Paths for Precipitation over Sichuan Basin during the Warm Season: Climatology and Interannual Variability——张思晗(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10.Comparison of NOAA20C and ERA20C on Cross-equatorial Flows——李麟慧(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11.利用辐射内核方法研究东亚地区气候反馈——王菲(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S3 极端气候变化观测研究
1.基于动力降尺度对中国极端事件的历史模式和未来预估——罗能(北京师范大学)
2.Human influence on frequency of temperature extremes——胡婷(国家气候中心)
3.青藏高原极端温度的变化和归因分析——尹红(国家气候中心)
4.2019年3-7月华南地区极端降水事件归因研究——李柔珂(国家气候中心)
5.三江源区60a不同气候态极端气温事件时空分布特征——赵梦凡(青海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6.西北太平洋2020年最强海洋热浪成因分析——姚玉龙(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
7.2017年咸阳夏季高温成因浅析——胡国玲(咸阳市气象局)
8.基于MCI指数的安溪茶区干旱气候特征分析——陈立(福建省气候中心)
9.20世纪初中期登陆或影响中国台风的频数变化特征——李欣欣(福建省气候中心)
10.全球变暖背景下长江上游极端降水变化特征——方思达(武汉区域气候中心)
11.近60年吉林省区域高温事件时空特征分析——胡轶鑫(吉林省气候中心)
12.基于MCI的我国华北地区干旱时空变化特征分析——蔡秀华(中国科学研究院)
13.Changes in extreme precipitation accumulations during the warm season over continental China——常美玉(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14.Analysis of moisture sources and transport abnormalities of super-drought events in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管延松(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15.人类活动对近60年中国夏季极端降水变化趋势的影响——闫沐秋(北京师范大学)
16.Spatial and 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of abrupt heavy rainfall events over Southwest China during 1981–2017——陈杨瑞雪(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17.Substantial increase in heavy precipitation events preceded by moist heatwaves over China during 1961–2019——李晨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18.A long-term perspective of hydroclimatological impacts of tropical cyclones on regional heavy precipitation over eastern monsoon China——韦李宏(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19.The role of teleconnection in the occurrence probability of extreme precipitation over China based on extreme value theory——康晓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S4 城市气候变化观测与模拟研究
1.气旋对北京地区空气质量的影响——董佩云(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2.天气和气候记忆性特征分析——以济南和青岛为例——刘思宇(山东省气象局)
3.Contrasting impacts of two types of El Ni?o events on winter haze days in China’s Jing-Jin-Ji region——于晓超(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4.1981~2020年两个30年气候平均值的对比分析——郑美秀(福建省厦门市气象服务中心)
5.Asymmetrical shift toward less light and more heavy precipitation in an urban agglomeration of East China: Intensification by urbanization——余晓洁(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6.天气型和城市化对华东城市群夏季日较差的双重影响研究——郭敏(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S5 气候变化趋势预估与影响研究
1.ENSO和IOBM对现代亚洲降水氧同位素变化的影响——谢小训(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2.东亚地区云对四倍CO2强迫的快慢响应分解研究——周喜讯(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3.中国北方遥感物候特征及其气候变化响应——李鹏程(北京大学)
4.Not spatial change pattern but dryland expansion attributed to anthropogenic climate change——冯舒云(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5.树轮多参数记录的中亚气候变化——张瑞波(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

S6 区域气候变化监测、评估和服务
1.评估和预估ENSO:CMIP5/6模式——谢国苹(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2.CMIP6模式对中国东部1920s干旱的模拟研究——陈雨婷(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3.基于MIE模型和AEONET的亚洲吸收性气溶胶光学性质研究——王硕(中山大学)
4.贵州省气候服务手册——陈娟(贵州气候中心)
5.武汉地区气温变化对支气管炎发病的影响研究——赵小芳(武汉区域气候中心)
6.秦岭主峰太白山气候季节划分探讨——雷向杰(陕西省气候中心)
7.气候条件对崂山茶的影响研究——刘春涛(青岛市崂山区气象局)
8.次季节—季节(S2S)预测数据与服务——胡星(国家气象信息中心)
9.基于卫星反演产品的贵州降雹识别指标研究——彭宇翔(贵州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
10.白云区气候与健康及气候康养分析研究——叶茵(贵阳市白云区气象局)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京公网安备 110401400179 京ICP备09060741号-2
版权所有 :中国气象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