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新闻

首页 > 学会要闻 > 图片新闻

暴雨东湖论坛在武汉成功举办
日期:2023-03-21 浏览量:5723

 

3月19日至20日,由中国气象学会主办,国家气象中心和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等单位承办的“2023暴雨东湖论坛”在武汉成功举办,本次论坛以促进暴雨研究领域内科研、业务交流为宗旨,致力于推动暴雨科学研究前沿理论、核心技术、业务实践的互动与发展。湖北省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柯怡明、湖北省科技厅二级巡视员王东梅、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副司长臧海佳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致欢迎词。

论坛邀请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徐祥德院士、中国气象局原副局长许小峰研究员,以及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国家气象中心、国家气象信息中心、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国家数值预报中心、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南京大学、国防科技大学、中山大学等单位知名专家学者为与会代表做了精彩的特邀报告,分享了暴雨预报技术发展新思路以及最新科研成果。

2023暴雨东湖论坛

两天的交流时间里,来自国防科技大学、中山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以及全国气象科研和业务部门、相关企业等120多家单位的300余位代表围绕暴雨中尺度机理、暴雨数值预报、暴雨监测预警、洪水及暴雨次生灾害、极端降水气候事件研究等内容展开了现场交流与研讨,其中报告交流150余篇,墙报交流160余篇。本次论坛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对论坛的特邀报告进行了线上直播,据统计有近6000余人同时在线上收看了特邀专家精彩的报告。

会议开幕式上还举行了“中国气象局流域强降水重点开放实验室”揭牌仪式,并发布了“2022年度国内十大暴雨过程”。

王金星秘书长主持论坛开幕式


大会特邀报告
1.“异常暴雨”遥相关多尺度系统综合判识研究——徐祥德(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2.暖云降水中的云-雨粒子谱垂直廓线和转换过程——董希泉(美国亚利桑那大学)
3.海南岛降水日变化研究——薛明(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
4.将气象雷达网建到太空——许小峰(中国气象局)
5.云贵高原东部冬季冷锋高架雷暴的成因研究——费建芳(国防科技大学)
6.X波段相控阵天气雷达数据质量控制和临近预报产品生成方法研究——刘黎平(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7.热带暖云降水研究——傅云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8.华中梅雨暴雨走廊的多尺度变化机制——陈桂兴(中山大学)
9.两次极端降水事件的深对流微物理特征研究——赵坤(南京大学)
10.致灾强风精细化监测预报关键技术与示范应用——陆其峰(国家数值预报中心)
11.季风海岸珠江三角洲极端降水的对流和微物理特征多源观测分析——罗亚丽(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12.中央气象台智能网格降水预报进展与思考——张恒德(国家气象中心)
13.物理协调大气变分客观分析模型与数据集及其在暴雨分析模拟中的应用——王东海(中山大学)
14.我国新型边界层垂直探测及其在对流触发中的应用——郭建平(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15.长江中游复杂地形对强对流系统和降水分布的影响——孙建华(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16.中国第一代全球大气和陆面再分析(CMA_CRA)——周自江(国家气象信息中心)
17.风云三号气象卫星降水探测能力分析与展望——谷松岩(国家卫星气象中心)
18.梅雨锋暴雨观测试验与微物理研究——崔春光(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


暴雨中尺度机理分会场
1.华南沿海线状对流的降水特征及形成机理研究——谌芸(特邀)(国家气象中心)
2.高原涡的关键统计特征与共性形成机理——傅慎明(特邀)(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3.长、短东移路径高影响高原涡的结构特征——郁淑华(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
4.复杂地形对21.7郑州极端降水的影响——徐昕(南京大学)
5.长江流域二级地形附近MCS的触发和演变特征——张元春(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6.对流系统间相互作用产生极端小时降水的一种机制——高小雨(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7.FY-4A/B静止气象卫星高时空分辨率观测云图和产品在暴雨强对流天气监测预警中的应用——任素玲(特邀)(国家卫星中心)
8.2020年6—7月长江流域异常降水的新生中尺度对流系统特征研究——姚秀萍(特邀)(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
9.2022年6月末江淮极端强降水的来源和机制探讨——周后福(安徽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10.一次长江中下游地区中尺度低涡暴雨及模式预报不确定性分析——陈圣劼(江苏省气象台)
11.水汽通量散度的分解在一次台风暴雨中的应用——周冠博(国家气象中心)
12.副高影响下青海两次强降水中尺度触发机制——苏永玲(青海省气象台)
13.暴雨数值模式统计与机器学习技术比较研究——蔡凝昊(特邀)(江苏省气象台)
14.基于随机森林方法的多模式集成降水预报——杨新林(特邀)(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15.短时降水预报样本自适应补充技术的应用研究——郭云谦(国家气象中心)
16.高原东移对流云团在二级地形继续增强的机制——王晓芳(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
17.多阵风锋及波涌在一次极端降水中的作用机制——张晶晶(佛山市龙卷风研究中心)
18.台风“烟花”和西太副高对河南强降水事件的影响——饶晨泓(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19.河南21.7特大暴雨中重力波活动作用分析——冯祥(兰州大学)
20.吉林省汛后一场窄带状大暴雨过程分析——胡中明(吉林省气象台)
21.2017年8月3日通辽极端暴雨天气过程分析——祁雁文(内蒙古通辽市气象局)
22.2022年6月16日哈尔滨一次暖区暴雨的动力和热力特征分析——王一达(哈尔滨市气象台)
23.2022 年 8 月 4-5 日黑龙江大暴雨的极端性分析——刘宇飞(哈尔滨市气象台)
24.2009号台风“美莎克”对黑龙江的影响及非对称结构特征——张礼宝(黑龙江省气象台)
25.一次华北低涡暴雨螺旋型雨带成因及预报偏差分析——张夕迪(国家气象中心)
26.豫西南一次秋季强降水中尺度特征分析——胡燕平(河南省漯河市气象局)
27.2020年夏季鄂西南一次极端暴雨过程成因分析——罗菊英(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气象局)
28.导致无锡一次破纪录极端降水事件的成因分析——沈雨辰(江苏省无锡市气象局)
29.2019年6月两次暴雨过程的预报分析——肖安(江西省气象台)
30.2020年初夏中天山罕见雨转暴雪成因分析——周雪英(新疆巴州气象局)
31.多尺度地形影响下珠三角夜间对流触发机制——饶晓娜(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
32.吉泰盆地一次极端暴雨过程MCS演变机制分析研究——李婕(江西省气象台)
33.复杂山地下引发特大暴雨的准静止MCS观测分析——黄小彦(武汉中心气象台)
34.昆仑山北坡一次极端暴雨天气特征分析——黄艳(新疆和田地区气象台)


暴雨数值预报分会场
1. 区域模式中的冰雹参数化评估——黄伟(特邀)(上海台风研究所)
2. 对流尺度三维湍流参数化方案的发展——张旭(特邀)(上海台风研究所)
3.登陆台风降水的冷(暖)雨分离及演变特征研究——赵大军(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4.基于偏振雷达观测评估云微物理参数化方案对“5.7”特大暴雨的模拟——王 洪(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
5.飑线微物理特征的双偏振雷达观测分析与模拟评估——孙玉婷(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
6. 云微物理参数化差异对一次华南暴雨数值模拟的影响——周志敏(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
7.基于变分同化框架的双偏振雷达直接同化算法及应用——陈耀登(特邀)(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8.大尺度约束和约束变量对对流性降水预报中雷达反射率数据高频同化的影响——杨毅(特邀)(兰州大学)
9.CMA-MESO公里尺度变分同化系统研究进展——王瑞春(特邀)(中国气象局地球系统数值预报中心)
10.风廓线雷达风场质控及其同化技术研究——王叶红(厦门市气象台(厦门市海峡气象开放重点实验室))
11.华中区域实时多源观测融合分析产品研发及评估——李红莉(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
12.FY-4A/GIIRS水汽通道同化对21?7河南暴雨预报的影响研究——尹若莹(中国气象局地球系统数值预报中心)
13.华南区域CMA-GD模式研发进展与业务预报表现——钟水新(特邀)(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
14.2022年夏季中国西南地区的暴雨预报分析——熊敏诠(国家气象中心)
15.基于近邻传播聚类的中期强降雨过程预报技术——黄威(国家气象中心)
16.“2022.6.27”东北双雨带强降水成因及预报不确定性分析——谭政华(辽宁省气象台)
17.基于SKEB方法的7.20郑州极端强降水可预报性研究——杨敏(国防科技大学气象海洋学院)
18.Application of CNOP to extreme precipitation using the particle swarm algorithm——杨雅雯(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19.不同集合扰动方法离散度演变特征研究——李俊(特邀)(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
20.华北业务对流尺度集合预报系统性能介绍——张涵斌(北京城市气象研究院)
21.基于WRF的多随机物理方法在暴雨对流尺度集合预报中的对比评估——熊洁(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
22.面向强对流与暴雨省级业务预报提升的CMA系模式检验评估——吴志鹏(重庆市气象台)
23.一次黄淮暴雨中期预报偏差及成因分析——郭楠楠(国家气象中心)
24.江苏一次“江淮气旋”暴雨过程诊断及ECMWF模式偏差分析——杨梦兮(江苏省泰州市气象局)


暴雨监测预警分会场
1.雷达质控和产品应用业务发展——吴蕾(特邀)(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
2.藏东南地区云降水综合观测及微物理特征研究——王改利(特邀)(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3.基于深度学习的偏振雷达定量降水估测研究——胡志群(特邀)(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4.云水相态地基遥感联合反演方法研究——陶法(特邀)(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
5.江苏省X波段雷达协同观测试验——周红根(江苏省气象探测中心)
6.X波段双偏振相控阵雷达网的暴雨风险预报预警能力——王 爽(广东纳睿雷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7.2021年5月武汉两次对流性大风天气的多普勒雷达观测分析——王珏(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
8.基于ROSE2.0产品在暴雨监测预警中的应用——黄美金(福建省气象局)
9.基于雷达外推和中尺度数值模式的短临定量降水预报对比分析——纪永明(辽宁省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中心)
10.基于地理地形因子动态调整的复杂地形区雷达定量估测降水技术——刘维成(兰州中心气象台)
11.陇东半干旱区一次特大暴雨事件的降水极端性分析——张君霞(兰州中心气象台)
12.新一代天气雷达风轮机杂波识别和剔除——苏添记(山东省烟台市气象局)
13.青藏高原东侧甘孜云-热量和水汽的变化特征——万霞(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
14.暴雨低温等灾害天气特征及决策服务分析研究——以陕西省2020年为例——支会茹(陕西省气象台)
15.风云四号业务星FY4B观测能力及应用展望——陆风(特邀)(国家气象卫星中心)
16.北斗/GNSS水汽产品处理与暴雨监测应用——张卫星(特邀)(武汉大学)
17.卫星遥感降水-风云气象卫星高时空分辨率降水定量监测——马自强(特邀)(北京大学)
18.初始误差对梅雨锋暴雨事件可预报性的影响——柯佳颖(特邀)(复旦大学大气与海洋科学系)
19.考虑云微物理参数的静止卫星降水反演方法研究——姬大彬(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20.一次极端MCS合并过程中闪电和降水微物理特征的观测研究——孙京(国防科技大学)
21.东南地区连续暖区降水事件的MCS卫星观测特征对比——黄亦鹏(厦门市气象局海峡气象开放实验室)
22.一次典型暖云降水过程的粒子演变特征分析——陈梓桐(国防科技大学气象海洋学院)
23.高时空分辨率气象多要素监测技术与暴雨短临预警技术研究——庄鹏(安徽蓝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24.一次短时暴雨过程的多源资料分析及水汽特征——毛宇清(南京市气象局)
25.贵州秋季暴雨的中尺度分析及其时空分布特征——谢清霞(贵州省气象台)
26.2010-2021年西南涡及高原涡造成的贵州暴雨统计分析——李启芬(贵州省贵阳市气象局)
27.复盘河南“21?7”极端降水的可预报性及对决策气象服务的思考——孔海江(河南省气象台)


洪水及暴雨次生灾害分会场
1.流域业务中的几个关键技术讨论——包红军(特邀)(国家气象中心)
2.黄沟流域暴雨壤中流的原位观测与山洪模拟研究——张艳军(特邀)(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
3.两次导致城乡积涝的局地强降水分析——张亚萍(特邀)(重庆市气象台)
4.基于DEM的鄂西南短时强降水空间分布研究——陈亮(特邀)(宜昌市气象局)
5.基于人工智能的北京市短时强降水预报订正——季焱(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6.深圳市罗湖中心区超标准降雨内涝模拟与风险分析——吴家阳(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7.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实时检验工具研发——杨寅(国家气象中心)
8.北极平流层极涡对热带对流活动的影响——王飞洋(河海大学)
9.农村暴雨洪涝灾害防治要点探究——苗红妍(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辽宁分院)
10.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降水预报统计后处理方法研究——李文韬(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
11.淮河流域极端降水的多种模式预报性能评估——郝莹(安徽省气象台)
12.基于数据驱动的山洪水沙灾害早期识别方法——刘海知(国家气象中心)
13.长江流域夏季干旱特征及典型干旱气候背景分析——邱辉(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
14.金寨县山区暴雨洪涝灾害预防的探讨——杨咸贵(安徽省六安市气象局)
15.不同时空分辨率降雨对洪水预报的影响——殷志远(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
16. 两年特大洪水成因对比分析——赵玉洁(贵州省黔东南州气象局)
17. 突发性暴雨诱发滑坡形成与演化机理——李长冬(特邀)(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18. An Improved Bright Band Identification Algorithm Based on GPM-DPR Ku-Band Reflectivity Profiles——戚友存(特邀)(中国科学院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19. 十堰市盛夏两次强风暴灾害天气成因分析——尹恒(湖北省十堰市气象局)
20. 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分类降雨预警研究——刘洋(武汉大学)
21. 凯里市城市内涝气象服务叫应阈值研究——杨胜忠(贵州省黔东南州气象局)
22.广东沿海一类暖区暴雨的前兆因子分析及应用——张玲(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3.龙舟水期间广州终端区内两次龙卷过程多尺度对比分析——邹宛彤(中国民用航空中南地区空中交通管理局)
24.流域水文气象预报耦合技术及应用——彭涛(特邀)(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
25.基于集合预报的格点订正技术在清江流域面雨量预报中的应用评估——高琦(特邀)(武汉中心气象台)
26.两次清江流域西南涡极端暴雨成因及预报偏差对比分析——范元月(宜昌市气象局)
27.广东沿海地区暖区暴雨的识别和前兆因子研究——柳玉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8.7.20郑州极端暴雨事件成因分析——周立群(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9.武汉暴雨强度和外江水位联合分布模型及不确定性研究——王俊超(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
30.湖南锋前暖区暴雨特征及典型个例分析——许霖(湖南省气象台)


极端降水气候事件研究分会场
1.多因子协同作用思想在汛期异常降水预测和归因中的应用——陈丽娟(特邀)(国家气候中心)
2.华南区域性暴雨过程的客观评估及异常机理分析——伍红雨(特邀)(广东省气候中心)
3.2020年江淮极端梅雨及大气环流异常特征分析——蔡芗宁(国家气象中心)
4.中国不同地区极端小时降水时空变化特征——韩旭卿(国家气象中心强天气预报中心)
5.季风槽和天气尺度波列在21?7河南极端降水事件中的作用——黄思华(复旦大学大气与海洋科学系)
6.区域极端日降雨的非平稳性研究---以英国和澳大利亚为例——王晗(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7.人类活动已显著影响欧亚大陆降雪变化——林文青(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8.2106号台风“烟花”过程累积降水的极端性分析——黄昕(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
9.黄淮地区七次台风暴雨的水汽输送特征研究——李健(中国民用航空中南地区空中交通管理局河南分局)
10.双台风远距离水汽输送对河南暴雨的影响——周洁(兰州大学)
11.塔克拉玛干沙漠一次极端降水事件的水汽来源——龚咏琪(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12.暴雨过程致灾危险性评估方法及应用研究—以随州“8˙12”极端暴雨事件为例——洪国平(武汉区域气候中心)
13. 典型山洪灾害数据采集与数据集制作—以“8.12”柳林山洪灾害为例——叶丽梅(武汉区域气候中心)
14.计算机视觉深度学习迁移模型在长江流域面雨量季节预测中的应用——杜良敏(特邀)(武汉区域气候中心)
15.热带与中高纬准双周活动对2020年梅雨降水的影响——李双林(特邀)(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16.辽宁省1990-2020年主雨季降水气候特征及趋势变化——孙虹雨(辽宁省气象台)
17.基于复合极值模型的辽宁省极端降水重现期分析——程攀(辽宁省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中心)
18.2020年初秋贵州两次极端暴雨过程对比分析——张艳梅(贵州省气象台)
19.江西省降水日变化时空分布特征——肖安(江西省气象台)
20.石河子地区夏季暴雨的时空特征及成因分析——丁虎(新疆石河子气象局)
21.豫南不同类型暖区暴雨的环境参量分析——王哲雯(河南省驻马店市气象局)
22.佛山市短时强降水时空特征及主要影响系统——程银琳(佛山市气象局)
23.基于CMIP6气候模式的湖北省极端降水评估及未来预估——胡一阳(咸宁市气象局)
24.吉林永吉“7.13”强降水事件诊断分析——尹路婷(吉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25.中国中东部陆地特征对雷暴小时的显著影响——时满星(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京公网安备 110401400179 京ICP备09060741号-2
版权所有 :中国气象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