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新闻

首页 > 学会要闻 > 图片新闻

第九届全国城市气象学术论坛成功举办
日期:2023-05-15 浏览量:4327

 

第九届全国城市气象学术论坛于2023年5月11-13日在河北雄安新区成功举办。

北京大学张宏昇教授、香港科技大学汪涵博士、中山大学吴欢教授、张雪琳教授、生态环境部气候司侯芳处长、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杨元建教授、南方科技大学田展教授、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刘磊研究员应邀分别做了重霾污染过程颗粒物通量的获取与气压湍流特征初探、基于机器学习的城市冠层气温预测:现状与基线、流域-城市外洪内涝精细化模拟与预报、室外飞沫扩散与人际暴露风险的数值模拟研究、气候适应型城市试点建设进展情况、城市局地气候区对城市热岛和高温热浪的影响研究、基于“无悔”理论的上海极端水文气象事件风险评估与稳健决策、城市大气复合污染多目标优化控制研究的精彩特邀报告。大会报告通过知乎平台和寇享平台进行线上直播,线上观看达9万人次。

论坛开幕式

论坛现场

来自中国气象局各直属科研业务单位、各省(区、市)气象局、相关高等院校等单位的专家学者、科研人员、业务骨干及在校师生等140余家单位的200 余位代表参加交流活动,围绕城市气象观测新方法与新认识、城市气象数值模式新发展、城市高影响天气与气象服务、城市化、气候变化与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城市大气环境与健康、城市生态、碳达峰碳中和与绿色发展开展研讨。本次会议安排了8个分议题特邀报告,39个大会报告,190篇墙报。

北京市气象局副局长宗志平、河北省气象局副局长郭树军、北京城市气象研究院院长苗世光、河北雄安新区气象局局长董占强出席会议开幕式。中国气象学会秘书长王金星主持了会议开幕式。

墙报交流

本次会议由中国气象学会主办,中国气象学会城市气象学委员会、北京气象学会、北京城市气象研究院(北京城市气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气象局城市气象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气象局雄安大气边界层重点开放实验室(培育)、雄安国家气候观象台承办,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国家气候中心、北京大学、北京市气象服务中心、南京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协办。



附:会议交流报告
大会报告
(一) 城市气象观测新方法与新认识
1.重霾污染过程颗粒物通量的获取与气压湍流特征初探——张宏昇(北京大学)
2.表面城市热岛强度计算中参照温度的不确定性分析——彭慰冬(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3.北京地区边界层低空急流基本特征及形成机制研究——王成刚(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4.面向业务的超大城市地基遥感资料质量评估与初步应用——傅新姝(上海市生态气象和卫星遥感中心)
5.多源资料在北京一次超级单体过程中的综合应用分析——何娜(北京市气象台)
6.雷达综合质量指数在定量估测强降水中的应用分析——张扬(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7.Dissimilarity of Turbulent Transport of Momentum and Heat under Unstable Conditions Linked to Convective Circulations——张璐(北京大学)
(二) 城市气象数值模式新发展
1.城市气象环境的多尺度模拟技术——张宁(南京大学)
2.城市冠层模式和精细建筑形态学参数对中国超大城市群近地面气象要素的模拟评估——敖翔宇(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
3.基于地球系统模式模拟的中国气温城市热岛空间变化特征及其影响机制——吕恒(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4.理想小区树木绿化的热效应研究——严超(北京城市气象研究院)
5.类龙卷涡旋经过城区建筑群的结构演变和局地强风的中尺度嵌套大涡模拟——孔祥锐(中山大学)
6.真实城区污染物传播的大涡模拟研究-以瑞典马尔默市为例——杜亚星(中山大学)
7.室外开放空间与城市街区飞沫扩散及人际暴露风险的研究——欧翠云(中山大学)
(三) 城市高影响天气与气象服务
1.基于机器学习的城市冠层气温预测:现状与基线——汪涵(香港科技大学)
2.流域-城市外洪内涝精细化模拟与预报——吴欢(中山大学)
3.毫米波云雷达在多灾种强天气中的应用——刘姝(中国气象局雄安大气边界层重点开放实验室)
4.沈阳城区一次γ中尺度短时暴雨的热动力环境分析——耿世波(辽宁省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中心)
5.高影响天气场景下分众智能气象服务研究及应用——张旗(浙江省气象服务中心)
6.气溶胶和气候变暖对雾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贾星灿(北京城市气象研究院)
(四) 城市化、气候变化与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
1.气候适应型城市试点建设进展情况——侯芳(生态环境部气候司)
2.城市局地气候区对城市热岛和高温热浪的影响研究——杨元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3.Effects of land use and cover change on the terrestrial near-surface wind speed in China——查进林(云南大学)
4.城市通风廊道局地气候效应研究—以北京中心城为例——刘勇洪(中国气象局地球系统数值预报中心)
5.城市化-碳排放库兹涅茨曲线的多尺度验证及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刘海猛(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6.车辆废热对城市热环境的时空影响及电动汽车的潜在效益——陈璇(香港科技大学)
7.基于“无悔”理论的上海极端水文气象事件风险评估与稳健决策——田展(南方科技大学)
8.Influence of global warming and urbanization on regional climate of Megacity: A case study of Chengdu, China——袁嘉灿(复旦大学)
9.粤港澳大湾区地表风速的时空变化及其城市化影响——王然(中山大学)
10.城市形态对城市气温日循环的影响及其能耗效应——汪凯(上海交通大学)
11.对流尺度城市气候模拟方案评估——裴琳(北京城市气象研究院)
(五) 城市大气环境与健康
1.大气臭氧暴露对人群肾功能的影响:基于队列研究和定组研究的证据——向浩(武汉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2.霾污染中的大气湍流作用机理——任燕(兰州大学)
3.室外飞沫扩散与人际暴露风险的数值模拟研究——张雪琳(中山大学)
4.汽车湍流对城市污染物扩散及居民健康的影响——杨嘉川(香港科技大学)
5.黄土高原典型城市臭氧特征及其影响因子分析——高美美(陕西省榆林市气象局)
6.不同热浪事件下的大气热环境对未来城市扩张的响应——赵漾(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7.华北华中冬季亚微米粒子化学组成、来源及区域内输运——胡尧(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8.两种冬季典型天气形势下华北平原PM2.5区域传输的数值模拟研究——张玮航(中国海洋大学)
9.城市近地层风速与湍流的风洞和大涡模拟比较——莫梓伟(中山大学)
10.基于WRFDA-Chem三维变分同化的中国地区PM2.5同化研究——魏颖(北京城市气象研究院)
11.中国地区PM2.5浓度和人口空间分辨率对健康评估的长期影响——白鹤鸣(南通大学)
(六) 城市生态、碳达峰碳中和与绿色发展
1.城市大气复合污染多目标优化控制研究——刘磊(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2.城市局地温湿度对建筑能耗的影响—基于江苏15个城市的观测数据——杨小山(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3.建筑一体化光伏窗在气候变化下的效益分析:中国三个城市的比较研究——陈柳涛(香港科技大学)
4.双碳背景下广州建筑节能气象服务初探——翟志宏(广州市气候与农业气象中心)
5.中国东南部红树林湿地CO2和CH4交换的长期变化及其环境影响因子——王春林(广州市气候与农业气象中心)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京公网安备 110401400179 京ICP备09060741号-2
版权所有 :中国气象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