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新闻

首页 > 学会要闻 > 图片新闻

第二届低空经济气象前沿科技研讨会在合肥举办
日期:2025-09-12 浏览量:91

 

9月5日至7日,第二届低空经济气象前沿科技研讨会在安徽省合肥市成功举办。会议由中国气象学会、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国家气象中心、国家气象信息中心、安徽省气象局联合主办,聚焦低空经济气象保障国家需求,着力搭建产学研用协同交流平台,在首届基础上实现了全面突破。本次大会汇聚了500余位专家学者与行业领袖深度参与,共完成了205场高水平学术报告,并集中发布三项低空经济气象科技创新成果,实现了从概念探索到低空航天气感知-预警预报的全方位、多维度的创新进展,充分展现了低空经济的广阔前景对精密气象服务的迫切需求,彰显了我国气象科技工作者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使命担当与创新活力。

与会代表合影

顶尖专家汇聚,共议技术前沿与应用难点

会议期间,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徐祥德等14位专家学者作大会主旨报告,8位专家学者作大会特邀报告,深入解读低空经济气象领域的技术瓶颈、发展趋势与实践需求。除主会场报告外,会议设置3个专题分会场,分别围绕“低空航危天气智能感知与实况”“低空航危天气预警预报”“低空经济气象典型行业和场景应用”三大议题展开深度研讨。与会专家结合实际应用场景,就低空气象监测设备升级、预警模型优化、行业服务落地等技术难点分享解决方案,共同交流前沿科技、展示最新成果、研讨关键问题,为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气象科技支撑。

圆桌论坛凝聚共识,共谋产学研用一体化新路径

会议特别设置圆桌论坛,多方重要领导、顶尖气象专家与领军企业代表围绕低空经济气象产学研用一体化机制与前沿科技问题展开高层次对话,提出了诸多前瞻性、建设性的观点与建议,进一步凝聚行业共识,为构建面向创新场景应用的协同发展新路径指明了方向。

三项创新成果重磅发布,低空气象监测预报实现新突破

会议集中发布“中国关键区域的全天候分钟级低空湍流特征参数数据集”“安徽江淮边界层大气参数数据集”“合肥低空经济气象服务平台”三项低空经济气象科技创新成果。其中,“中国关键区域的全天候分钟级低空湍流特征参数数据集”与“安徽江淮边界层大气参数数据集”均属全国首创。这两项数据集将有效解决降水前高精度边界层动力参数廓线观测资料的缺失难题,推动非管制空域航危天气“端到端”短临预警技术发展,从而解决低空航危天气感知难、预警时效短与精度不足等问题,提升中小尺度天气监测预警预报能力,为低空航路规划、飞行安全提供坚实气象科技支撑,助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会议发起人—中国气象局边界层气象重点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郭建平研究员介绍,上述成果的取得,一方面可为飞行航路规划、低空安全飞行等提供坚实的气象科技支撑,助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也将极大推动我国中小尺度天气监测预警预报能力提升。

低空经济气象科技创新成果(2025)发布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京公网安备 110401400179 京ICP备09060741号-2
版权所有 :中国气象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