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工作总结和工作计划

年度工作总结和工作计划

首页 > 年度工作总结和工作计划

中国气象学会2014年工作总结及2015年工作计划
日期:2015-02-07 浏览量:14674

2014年中国气象学会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落实中国科协有关会议精神,积极围绕理事会和常务理事会制定的各项工作计划和活动计划,全面推进各项工作任务的组织实施,顺利完成了中国气象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活动、第二十八次会员代表大会和换届选举工作,取得了较好的进展。

一、2014年开展的主要工作

(一)成功举办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座谈会

10月10-12日,海峡两岸气象界同仁在青岛联合举办中国气象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座谈会,是海峡两岸双向合作交流20年来的第一次。学会有关领导、高校代表及省(市、区)气象学会、理事单位代表、秘书处退休老领导等120余人与20余位台湾气象同仁一起座谈学会发展历史、展望未来合作发展前景。会前,郑国光局长陪同台湾嘉宾参观了学会诞生地。学会秘书处组织有关人员收集整理了学会90年史料、建立了纪念网站,并制作了展板、在气象报发表了系列文章,《气象学报》出版中英文纪念专刊等。

(二)顺利完成第二十八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和换届工作

11月5日下午,中国气象学会第二十八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在中国气象局召开。中国科协尚勇书记、中国气象局郑国光局长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大会审议并通过了第二十七届理事会工作报告、财务工作报告以及关于修改《中国气象学会章程》的报告及会费标准调整的建议。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国气象学会第二十八届理事会、常务理事会和领导班子。王会军院士当选为理事长,宇如聪、费建芳、钱泽宏、端义宏、杨修群、胡永云、李廉水当选为副理事长,翟盘茂当选为秘书长。第二十八届理事会聘任曾庆存、伍荣生、秦大河为名誉理事长,聘任李福林、沈晓农等18人任名誉理事。来自行业各理事单位、各学科委员会和省级气象学会的280余位代表出席第二十八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

(三)争取承接转移职能,积极做好科技咨询和人才举荐工作

争取承接有关转移职能和委托事项。根据自身实际和科协要求,气象学会积极和中国气象局有关职能司沟通。目前中国气象局已正式发文确认,由气象学会承担气象科技发展前沿动态调研、气候可行性论证报告评审等委托事项。2014年已联合气象数值模式、城市环境等学科领域开展前沿动态调研工作。

积极做好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6月13日,受浙江省丽水市政府委托,中国气象学会在北京组织专家评估通过《丽水?中国气候养生之乡论证报告》,并于11月在浙江丽水授予“丽水·中国气候养生之乡”荣誉称号。10月23日,受内蒙乌兰察布市政府委托,中国气象学会在北京组织专家评审通过了《中国乌兰察布草原避暑资源评估报告》,建议授予“乌兰察布·中国草原避暑之都”称号。组织专家完成“干旱灾害防灾减灾体系的科学现状及其建议”专报编写,参与中国科协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工作,在保定建立学会服务站,初步完成企业与科研的对接。

认真做好人才举荐和表彰工作。学会推荐的刘建文、陆其峰、张强等三人获得“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推荐范可为第十一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候选人。评选出邹竞蒙气象科技人才奖6人,其中海外华人1位;“第八届全国优秀青年气象科技工作者”112人并选出全国十佳。在第28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期间表彰了一批先进气象学会、先进学科委员会、先进学会秘书处及科普先进集体、先进个人、优秀作品和优秀辅导员。

(四)发挥综合平台作用,推进气象科技交流

加强国际气象科技合作交流。(1)1月初派员参加第94届美国气象学会年会,JMR首次参加了美国气象学会年会展会。(2)年内派员参加了韩国、日本气象学会组织的学术交流活动。(3)学会还积极与韩国、美国气象学会建立互访、交流,以推进科技合作交流活动。

继续做好海峡两岸气象科技交流。(1)6月14日,“第六届海峡论坛?2014两岸民生气象论坛”在厦门举行。来自两岸的100多位代表共聚一堂,围绕“聚焦海峡气象,服务民生福祉”的主题,共商气象服务两岸民生大计,共同提升两岸防灾减灾水平与趋利避害能力。(2)10月11日至12日,2014年海峡两岸气象科学技术研讨会在青岛举行,17位专家学者围绕气象防灾减灾工作作学术报告。来自海峡两岸的50余位气象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参加学会成立九十周年的有关嘉宾参加了研讨会。(3)11月19日,2014年海峡两岸灾害性天气分析与预报研讨会在台北举办,中国气象学会会员许小峰率团与会。来自两岸教育、科研与业务机构的24位专家分别围绕台风、季风与气候,资料同化与数值模拟,中尺度分析与暴雨,气象建设与服务四个专题展开研讨与交流,台湾地区气象部门及有关大学大气科学领域的师生百余人参加交流。

创新形式办好学会年会和优秀青年学术交流。(1)11月3-5日,第31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在京举行,主题是“创新气象科技 面向未来地球”。年会针对科技发展、天气、气候、气象探测技术和公共服务、大气环境、水资原开发利用、城市灾害、空间天气、灾害防御等多个热点问题,设立16个分会场,并组织了叶笃正先生学术思想专题报告会。秦大河院士、王会军院士、中科院计划局何传启研究员、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端义宏研究员等应邀作大会报告。共有来自中国气象局各直属单位,各省、区、市气象局,有关科研院所以及高等院校的1000余人参加会议,分会场交流合计459篇,墙报交流223篇。会上还颁发了第四届邹竞蒙气象科技人才奖,并宣读了第31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优秀论文和优秀墙报获奖名单。(2)9月9-11日,在江苏宜兴举办第八届全国优秀青年气象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秦大河院士应邀为青年科技工作者作报告,31人进行大会交流,全国110余人参加会议。

积极承办和参与科协各类学术交流活动。(1)11月1-2日,中国科协第94期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在北京举行,主题是“大气雾-霾研究中的科学问题和思考”, 由中国气象学会承办,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协办。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张小曳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石广玉院士和清华大学环境学院贺克斌教授担任领衔科学家,来自全国20多家科研院所和学术团体的30余位专家围绕大气雾-霾相关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2)12月8日,2014中国科协热点问题学术报告会在北京举办,主题为“科学家的社会责任”,中国气象学会承办。驻京有关科研院所专家学者、部分高校师生,全国学会和相关社团负责同志,有关新闻媒体记者,以及通过“科普中国”微信平台的热心观众共近500人出席了报告会。中国气象学会大气成分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张小曳作题为《我国雾-霾形成的根本性原因及对策思考》的学术报告。(3)1月13-14日,中国气象学会组织本领域专家参加了由“2014年中国科协预防与控制生物灾害分析研讨会”。(4)10月23日,协办第四届中国湖泊论坛在安徽合肥举行,论坛主题为“湖泊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气象专家递交论文9篇,有2位专家参加了论坛交流。

大力支持省级气象学会学术交流活动。(1)11月7日首届全国“农业与气象”论坛在“2014年第二十一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期间召开,以“气候变化与农业发展”为主题。此次论坛会由中国气象学会主办,陕西省科协、陕西省气象学会、陕西省气象局等单位承办,陕西省农学会、陕西省减灾协会、杨凌农高会筹委会办公室以及杨凌气象局对此次论坛给予了大力支持,来自陕西省各地气象业务工作者、学生230多人参会并进行现场交流。(2)参与主办“生态文明贵阳会议”分论坛之一的“气候变化论坛”。2014年论坛主题是“气候变化与未来地球”,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秦大河、国际地理联合会前主席Ronald Abler、IPCC(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五次评估报告第一工作组联合主席、瑞士伯尔尼大学教授Thomas Stocker、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刘丛强,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气象和大气科学协会主席吴国雄、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环境咨询委员会委员丁一汇等嘉宾受邀做大会报告。

各学科委员会也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学术交流和培训活动。如:雷电委员会主办了第三次“全国雷电人才培养工作研讨会”;空间天气学委员会主办“空间天气与大气环境监测研讨会”;城市气象学委员会在北京召开“城市降水及雾霾国际研讨会”;卫星气象学委员会举办了第五届亚洲大洋洲气象卫星用户大会;副热带气象委员会创新年会分会场交流方式,专题报告后新增专题讨论环节,并实行专家委员负责制;气象教育与培训委员会组织召开了第四届全国大气科学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研讨会。此外,学科委员会除完成国内相关培训工作外,继续开展国际培训工作。如:农业气象与生态气象学委员会联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WMO区域培训中心举办了“农业气象国际培训班”,人工影响天气委员会和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在北京联合举办了第四期人工影响天气国际培训班。

(五)落实全民素质纲要,创新气象科普活动方式

继续打造好科普品牌活动。(1)3月11至27日,组织气象日全国系列科普报告会,联合山西、上海、江苏、安徽、湖北、重庆、海南、甘肃8个省(市)气象学会,举办了24场气象科普报告会,8300多名大中小学生和社会各界人士参与,赠送了3000份科普读物,回收数千份有效问卷。在气象局园区开放现场,除组织协调外,还为数千名参观者发放近2万件(册、本)气象科普宣传品,受到局领导和参观者的好评。开发系列专题气象科普产品,提供全国63家单位15000余件(套、册、本)。(2)6月底,2014年气象防灾减灾宣传志愿者中国行活动在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启动,来自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学院等11所高校的气象及其相关专业2000余名师生志愿者,组成200个宣传分队,奔赴全国各地以公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防灾减灾和气象科普知识宣传活动。(3)7月19-26日,第三十三届全国青少年气象夏令营在安徽省举办。本届气象夏令营的主题是“探江准风云,品徽风皖韵”。来自全国23个分营的183名营员和辅导员参加了为期一周的气象夏令营。

创新设计各类专题科普活动。(1)5月17至26日,科技活动周期间组织开展气象科学使者四进活动。联合11个省(区、市)气象学会开展了“气象科学使者进校园、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活动,共计15000余名学生、居民和农民参加了各项活动,赠送近2万份10多种气象科普资料,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2)5月22日,学会协办并参与组织的“气象科技下乡青岛行”活动启动仪式在山东省青岛市莱西市店埠镇政府广场举行。现场展出了人影火箭发射装置、移动风廓线雷达、移动气象站等设施;在活动现场设置资料台,向观众赠阅发放科普图书、科普折页、农业技术推广等科普宣传资料。(3) 6月10日至7月10日,举办了以“奇妙的气象知识,你懂的”为主题的气象知识网络有奖竞答活动,共有7300人通过网络和微信参加,答题总次数近10万次,有835人获奖。配合全国科普日活动,9月中旬再次开展了为期一周的气象知识网络有奖竞答活动,受到中国科协有关部门的好评。

加强科普基地管理。(1)6月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学会联合印发了《全国气象科普教育基地管理办法》(气发〔2014〕43号)。首次将校园气象站和基层防灾减灾社区(乡镇)纳入全国气象科普教育基地的认定范围。(2)向中国科协推荐优秀科普教育基地,气象部门有4家获得优秀,高于其它行业。

开展气象科普评奖活动。9月开展了“第九届全国气象科普先进集体(工作者)暨优秀气象科普作品奖”评奖活动,首次将校园气象站辅导员列入气象科普先进工作者评选范围。共有46个单位、44个人获全国气象科普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称号;43名中小学教师获校园气象站优秀辅导员称号;9本气象科普图书、16部音视频和6部动画作品、13篇(个)图文作品、3篇解说词评选为气象科普优秀作品。

(六)加强期刊质量建设,提高气象学报国际化水平

重视源头把关工作,加强“期责编负责制”制度建设,通过常务编委质量把关、编委会集体评议等多种方式,加强稿件学术质量和编校质量管理,出版周期进一步缩短。完成中文版编委会换届,初步建立了学术会议组约稿书面量化机制,加大刊物组稿策划力度,提升期刊学术质量。保质超额完成气象学报中、英文版2014年编辑出版工作,中、英文版出刊量分别是正常的1.6和1.5倍,编辑出版了中国气象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专刊等高水平专刊。

加强编委会和编辑部能力建设,推进英文版国际化发展,加强与海外编委的联系,拓展了国外稿源,审稿流程与国际接轨,并实施责任学术编委末位淘汰制。英文版Springer网页国际下载量比2013年翻倍。“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项目实施顺利,2014年JMR由C类递补上升至B类。筹备开展中文版的国际化工作。建立中文版英文网站,拟申请进入国际数据库Scopus。

加强期刊数字化建设,增加HTML网页发布,扩大期刊影响。整理了中文版早期(1924-1950)的历史过刊近2000页,在网上展现,扩大了刊物的学术影响力。建立中文版微信服务号和微平台发布,提供实时微信查稿服务。英文版网上采编系统加入Reviewer Locator(审稿人定位)功能。

发挥期刊委员会作用,协助局办公室完成全国省级刊物调研,与局办公室合作召开中国气象局学术期刊认定评审会,推动期刊联盟发展。中文版获2014年度“第三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CJCR影响因子1.298,位居大气科学类17本核心期刊的第2名。英文版JCR影响因子1.111(首次突破1.0),5年影响因子达1.301,比前一年数据涨幅达40%。中文版和英文版连续第3年入选“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

(七)全面总结能力专项实施情况,提升学会自身实力

完成中国科协学会能力提升专项一期总结工作。8月23日前,组织完成了专项总结报告和财务报告,总结了学会近三年来在服务创新、服务社会和政府、服务科技工作者和服务自身发展等方面的主要工作亮点,汇编了典型案例和创新点,报送中国科协。

加快学会秘书处制度建设,促进学会顺利发展。根据国家财政部、中国科协、民政部、中国气象局等有关最新政策,修订了学会财务管理制度、差旅和会议报销制度、会议和请假制度、加值班制度等,进一步规范了学会秘书处的各项工作。进一步修订了理事会、常务理事会、秘书处办公会等会议制度,年内共组织召开理事会1次、常务理事会3次、全国气象学会秘书长会议1次,秘书长办公会5次,并就学术会议、承接职能等事宜多次与中国气象局有关职能司座谈沟通,保证了学会工作的顺利开展。

积极推进会员管理与服务。借学会换届之机,完成了章程修订、会费标准和会员管理制度修订;积极发展注册会员,注册会员首次超过千人,个人会员和单位会员会费收缴及时。年内组织召开会员服务座谈会1次,编发会讯4期,并订阅《气象知识》等免费赠送会员。完成学会网站改版和会员系统升级。

继续做好党建强会工作。学会秘书处连续四年获得科协党建强会专项资助,组织开展党群活动2次,参加科协党建强会交流会2次,组织会员参加科协会员乒乓球比赛并获优秀组织奖。

学会财务审计和预决算等工作继续保持良好成绩。按照民政部要求,年内完成学会理事长离任审计、换届审计、年度审计和税务审计,学会财务状况评价良好。完成中国科协、民政部和中国气象局等有关统计工作、预决算编报以及年检、年鉴等工作。

2014年获得多个表彰奖励,主要有:中国气象学会获得“全国学会科普工作优秀单位”,已连续四年获此荣誉。《气象学报》中文版和英文版连续第3年入选“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 ,中文版获2014年度“第三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中国气象学会获得中国科协系统2013年度决算工作先进单位、年鉴优秀组织单位。学会秘书处党支部获得先进党支部称号。

二、2015年工作思路和重点工作计划

2015年中国气象学会秘书处将在新一届理事会的指导下,贯彻落实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积极适应国家和气象部门深化改革新形势,围绕国家和气象事业发展大局,按照中国科协有关学会发展和承接政府职能转移的总体要求,进一步加强自身改革和管理,争取取得更大进步,为气象现代化建设发挥更大作用。

2015年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强化民间交流优势,拓宽国际和海峡两岸气象科技交流渠道。充分利用学会组织民间交流优势,继续扩大中国气象学会与美国、欧洲、日本等国气象学会的交流、合作渠道,继续推进中美、中韩气象学会间的实质性合作,组织做好国际气象学会论坛第四次全体会议、中韩日三国气象学会联合研讨会的参会工作;继续发挥学会优势、国际、地区和国内影响;继续做好海峡两岸气象科技交流活动。

(二)发挥学术组织优势,整合学会学术交流资源。注意发挥业务、科研、教育、部队等理事单位优势,联合企业、国内外同行等共同维护和创建高端学术交流品牌,继续扩大中国气象学会的国际、地区和国内影响;做好第32届年会筹备工作,继续做好海峡论坛、贵阳论坛、农业与气象论坛的主办工作。

(三)深化学术引领作用,推动未来气象科技发展。加快现有学科委员会组建工作,进一步整合学科委员会,强化协同创新,建立天气、气候、地球系统模式、大气探测与仪器、大气化学、应用气象等学科群组,邀请有影响力的专家学者担任召集人,发挥学术引领作用,吸引和鼓励相关学科委员会在学科组专家指导下开展活动,推动气象科技发展。

(四)明确工作定位,加强科技咨询和人才举荐工作。进一步加强学会奖励体系建设,明确现有奖励定位,筹划设立大气科学杰出成果奖、气象科技进步奖,做好承接中国气象局成果转化奖评审工作,推动成果转化工作;积极创造条件承接中国气象局转移职能和地方政府委托事项,加大力度做好科技咨询和科技评估工作,助力气象现代化建设和地方经济发展;做好两院院士组织推荐工作,完成涂长望青年气象科技奖以及其他人才举荐评审工作,促进优秀人才成长。

(五)打造精品学术期刊,促进气象期刊联盟建设。积极打造《气象学报》等一批精品气象类学术期刊,推进期刊联盟建设,继续提高《气象学报》送审和编校速度,建立“篇出版”编校流程;进一步推进英文版的国际化发展,加强英文版国际编委会建设,组织实施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项目;加强气象期刊宣传力度,建设网上虚拟专刊,完善期刊网站改版,加强与美国气象学会的知名期刊建立相互链接推广,逐步建立期刊多元化信息发布平台,中文版申请进人Scopus数据库;做好重大选题专刊的策划和编辑出版工作,加强学术会议的组稿和约稿工作,组织召开JMR气象学科发展国际研讨会/编辑作者研讨班暨气象期刊发展论坛/中国气象学会第二届期刊工作委员会工作会议。

(六)创新形式和内容,做大做强气象科普工作。充分发挥自身职能,继续联合中国气象局、中国科协、相关学会和单位,充分利用社会资源,面向社会和五大人群,共同开展贴近公众、贴近生活的各项气象科普活动。做好世界气象日、气象防灾减灾宣传志愿者中国行、第34届全国青少年气象夏令营等品牌活动;围绕减灾日、科技周、科普日等主题,继续开展气象科普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等主题科普活动;继续举办“校园气象科普教育论坛”,举办全国校园气象站辅导员培训班;组织召开全国气象科普基地现场交流会,组织开发品种多、形式新、百姓易于接受的气象科普宣传品。

(七)完善自身改革,提升学会管理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推动学会改革发展,组织做好理事会各项工作,加大学会学术交流、科学普及方面的宣传力度,做好学会网站建设和会员发展工作,积极发展学生会员,壮大学会实力;组织做好中国科协有关学会创新和服务能力提升工程项目申报和实施工作,提升学会自身长远发展能力和影响力;推进学会秘书处自身改革,提高学会秘书处管理服务水平,加快解决学会人员身份、经费渠道等方面的问题,保障学会工作顺利开展。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京公网安备 110401400179 京ICP备09060741号-2
版权所有 :中国气象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