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交流

首页 > 学术交流 > 国内交流

第六届淮河流域暴雨·洪水学术交流研讨会召开
日期:2016-05-01 浏览量:98295

 

2016427-30日,由中国气象学会支持,安徽、山东、河南、江苏四省气象学会及淮河流域气象中心联合举办的第六届“淮河流域暴雨·洪水学术交流研讨会”在山东省滕州市举行。安徽省气象局胡雯副局长、山东省气象局朱小祥副局长、中国气象学会秘书处刘文泉处长出席会议并致辞。

本届学术交流会的主题是“流域洪涝灾害预警与暴雨洪水预报方法”。会议邀请了安徽省气象台总工正研级高工叶金印、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授苗春生、黄河水利委员会水文局教授级高工王春青、山东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正研级高工刁秀广、河南省气象台正研级高工苏爱芳等5位专家做了《淮河流域降水集合预报性能评估及洪水预报研究》、《现代短临天气预报关键技术简介》、《黄河骨干水库入库洪水径流预报关键技术研究》、《一次MCC红外云图演变特征及成因分析》、《“13.07”淮河上游带状中尺度对流系统的结构和形成机制》的大会报告。来自淮河流域四省的气象、水文专家、学者及在一线工作的科技人员110余人参加了会议。

本次会议共收集论文187篇,74篇论文参加交流。其中7篇在大会上交流,67篇论文分别在三个分会场交流。论文作者分别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分析、探讨了暴雨、洪水、灾害性天气以及防灾减灾的技术方法与实践问题。和往届学术交流会相比,不仅提交论文数量多,而且论文质量也明显提高。学术委员会本着公开、公正、公平的评奖原则,对参与交流的论文认真组织了评审,最后评选出优秀论文25篇,其中由中国气象学会颁发的一等奖1篇,二等奖2篇,三等奖4篇,优秀论文奖8篇,以及由淮河流域四省气象学会联合颁发的优秀论文奖10篇。

2006年淮河流域四省发起举办“淮河流域暴雨·洪水学术交流研讨会”,迄今已经举办了六届,极大地促进了四省气象与水文科技工作者的交流,促进了气象、水文理论、技术的发展与交叉应用,促进了气象与水文工作的融合,提高了流域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水平,成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区域性学术活动品牌。为进一步做大做强这一品牌活动,中国气象学会同意作为支持单位,列入中国气象学会主办的年度特色学术交流活动之一。

(学会秘书处)

 

附:获奖论文作者和题目

一、中国气象学会颁发的15篇获奖优秀论文如下:

(一)、一等奖1

1、顾伟宗(山东省气候中心)、陈丽娟、刘向文,论文题目:统计降尺度预测方法对黄淮地区夏季降水的预测能力分析。

(二)、二等奖2

2、王胜(安徽省气候中心)、许红梅3、高超、徐敏,论文题目:基于SWAT 模型分析淮河流域中上游水量平衡要素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3、黄勇(安徽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何永健、冯妍、叶金印,论文题目:基于多雷达和卫星的区域降水估测系统。

(三)、三等奖4

4、侯淑梅(山东省气象台)、郭俊建,张磊,郑怡,孙兴池,论文题目:副高进退过程中暴雨区结构特征分析。

5、张一平(河南省农业气象保障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乔春贵、梁俊平,论文题目:淮河上游短时强降水天气学分型与物理诊断量阈值初探。

6、苑文华(山东省枣庄市气象局)、赵淑芳、王瑜,论文题目:山东南部一次特大暴雪的V-3 图分析。

7、胡友兵(淮河水利委员会水文局(信息中心)),论文题目:实时洪水作业预报中新安江模型初始状态确定分析。

(四)、优秀论文奖8

8、鲁坦(河南省气象台),论文题目:一次西南涡东北移对河南罕见春季大暴雨影响的分析。

9、赵虹(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气象局)、刘寅、燕成玉,论文题目:基于下垫面条件扰动的中尺度集合预报研究在一次暴雨中的应用。

10、刘丽琴(安徽省黄山市歙县气象局)、吕涛、洪杰、黄骏凯,论文题目:1961-2010 年黄山市极端降水的时空变化及统计特征。

11、邱粲(山东省气候中心)、周秀军、朱秀红、曹洁、刘焕彬,论文题目:基于FloodArea 模型的日照中至河流域暴雨洪涝灾害评估方法研究。

12、张益炜(河南省新乡市气象局),论文题目:2015 8 3 日新乡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分析。

13、赵海军(1 山东省临沂市气象局)、刁秀广、王庆华、朱义青,论文题目:非超级单体龙卷风暴低层流场特征分析。

14、陈红霞(河南省洛阳市气象局)、付天航、李振锋、付伟基、刘丹军,论文题目:数值预报深度挖掘释用平台设计与应用。

15、高晓梅(潍坊市气象局)、秦增良、王令军、马守强,论文题目:鲁中山区地质灾害的气候特征分析。

二、淮河流域四省气象学会联合颁发的10篇获奖优秀论文如下

1、张启绍,论文题目:一次局地强降水过程的中尺度分析。

2、陆桂荣、于怀征、程月,论文题目:台风“麦德姆” 造成日照暴雨过程诊断分析。

3、袁学所、葛庆云、周礼清、王刚,论文题目:凤阳一次强降雨过程自动土壤水分观测数据分析。

4、段中夏,论文题目:一次豫北春季持续性大风天气分析。

5、潘玲、赵海军、王庆华,论文题目:鲁东南冰雹预警技术研究。

6、汪付华、张屏、孙金贺、张永芹、吕森林、王苏瑶、季俊杰,论文题目:多模式数值产品在淮北暴雨预报中的综合释用研究。

7、魏葳、蒋丽、陈晓伟,论文题目:2015年皖江西部一次梅雨锋大暴雨过程的诊断分析。

8、商林、顾伟宗、汤子东、孟祥新、王娜,论文题目:山东夏季降水与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对应关系的年代际变化。

9、荣先远、刘江、李冰、凌新锋,论文题目:近50 年舒城县暴雨气候特征及其变化趋势分析。

10、孙泓川、蔡凝昊,论文题目:江淮夏季暴雨个例的落区分析和模拟。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京公网安备 110401400179 京ICP备09060741号-2
版权所有 :中国气象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