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交流

首页 > 学术交流 > 国内交流

2018年全国农业气象技术交流会在湖南长沙召开
日期:2018-05-28 浏览量:76023

 5月28-30日,2018年全国农业气象技术交流会在湖南长沙召开。此次会议由中国气象学会主办,国家气象中心、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气象学会农业气象与生态气象学委员会、湖南省气象局联合承办。中国农业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等高校和科研机构专家应邀出席会议。中国气象学会、国家气象中心、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国家气候中心、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国家气象信息中心、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中国气象局公服中心以及来自全国各级气象部门、高等院校等相关单位160余人参加此次交流会议。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生态环境与农业气象研究所郭建平所长致欢迎辞,并介绍了此次会议的参与情况。中国气象学会刘文泉处长指出相较于之前的会议,此次会议规模大、交流内容形式丰富;希望通过这种形式的会议组建专家团队,充分利用学会、气象局、高校和相关科研机构等资源,形成智库、学术与科普相结合,解决农业气象科学技术成果转化问题,规划未来学科发展方向,实现乡村振兴和产业发展。湖南省气象局汪扩军总工也表达了对此次会议对未来农业气象发展的重要性,提出希望借此契机探讨农业气象业务服务和科研进一步发展的关键措施:加强观测系统智能化;加强典型案例过程加密分析;加强联合试验;加强作物模型、高分卫星等关键技术的研究应用。

    随后,进行大会报告交流讨论,此次会议设立特邀报告、大会报告和墙报交流。中国农业大学潘志华教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申双和教授、南京农业大学罗卫红教授、中国农业科学院游松财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黄文江研究员、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霍治国研究员和国家气象中心毛留喜研究员作为特邀专家,分别作了气候变化北方旱地作物脆弱性及其评价技术、水稻高温热害影响及其应对技术、园艺作物生长模拟模型研究、气象灾害变灾过程与防御、作物长势与病虫害遥感监测、基于灾变过程的油菜涝渍指标构建与灾损评估、利用作物模型构建农业气象指标的初步探讨的特邀报告,介绍了农业气象科学技术研究的前沿方法开展研究和探讨。 

    

 大会交流报告共35个,报告汇报人主要是来自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国家气象中心、国家气候中心、国家气象信息中心、干部培训学院、吉林省气象局等省市区气象局的正研、高工和工程师,报告内容主要围绕农业与生物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与风险评估、生态气象监测评估、农业气候资源评估、作物模型和遥感技术应用、特色农业和智慧农业气象服务等方面。此次大会有50余个报告参与墙报交流,就农业气象灾害、气候资源利用、病虫害气象、生态气象、智慧气象和农业保险等农业气象服务和科研中的关键技术和方法开展研究和探讨。

 国家气象中心农业气象中心主任侯英雨对会议进行了总结,指出本次农业气象技术交流会规模大、水平高,交流内容广泛、互动热烈。通过专家教授、青年科技工作者和一线业务服务人员的共同参与与交流探讨,相互学习、开拓了视野,达到了分享最新科研成果和技术交流的目的。希望广大农业气象科技工作者和业务服务人员借助技术交流会这个平台,得到启发,有所收获,进一步推动农业气象技术和服务的发展。最后,大会举行了颁奖仪式,有10篇大会交流报告、5篇墙报交流报。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京公网安备 110401400179 京ICP备09060741号-2
版权所有 :中国气象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