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交流

首页 > 学术交流 > 国内交流

中国气象学会气象青年科技交流会暨2022年青年科学家论坛在长沙成功举办
日期:2022-07-28 浏览量:25313

    7月26-28日,由中国气象学会、湖南省气象局、国防科技大学主办,湖南省气象学会协办的“中国气象学会气象青年科技交流会暨2022年青年科学家论坛”在湖南长沙成功举办。


    今年5月30日,中国科协、教育部、科技部等八部门在“2022年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主场活动”中联合发布《关于支持青年科技人才全面发展联合行动的倡议》,号召有关单位和社会各界开展支持青年科技人才全面发展联合行动,关心青年科技人才所思所想,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激励青年人才脱颖而出,营造良好创新生态,为青年人才健康全面成长提供支撑,为他们脱颖而出搭建平台。中国气象学会一直以来都高度关注本行业青年人才成长,已连续多年举办气象青年科技交流活动,该活动逐渐成为本会的品牌学术交流活动,并列入学会培养青年人才成长的重要工作内容。本次论坛依托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由本会历届托举人才及本会工作人员共同组织完成。

    本次论坛共收到投稿338篇。安排了口头报告交流113篇,墙报交流190篇。来自国家气象中心、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等全国气象部门有关单位,及国防科技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等百余家高校、科研院所的240余名青年气象科技工作者参加了本次论坛交流活动,围绕“数值预报模式发展与应用、中小尺度气象与高影响天气、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热带与中高纬气候系统相互作用、气候系统和气候变化、大气与海洋相互作用”六个议题展开交流。

    中国气象学会王金星秘书长主持论坛开幕式,国防科技大学费建芳教授、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崔春光研究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赵纯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孙诚教授、国防科技大学马占宏教授、中山大学杜宇教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刘超教授、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成里京研究员等行业知名专家、优秀青年气象科技工作者应邀出席论坛开幕式并做大会特邀报告。


附:论坛交流报告

大会特邀报告
1、我国东部暴雨特征及成因研究——费建芳(国防科技大学)
2、长江流域梅雨锋暴雨上下游效应及微物理研究——崔春光(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所)
3、海洋和气候变化:观测事实、机制和应对——成里京(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4、重力波与对流的相互作用——杜宇(中山大学)
5、云特性卫星遥感:从基础算法到产品应用——刘超(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6、中国关键区域降水的全球变分辨率数值模拟研究——赵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7、大西洋多年代际振荡的机理及影响——孙诚(北京师范大学)
8、海洋响应对台风及局地大气的反馈效应——马占宏(国防科技大学)

分会报告
数值预报模式发展与应用
1、不同扰动方法对SCMREX期间对流可分辨集合预报多源扰动多尺度相互作用的影响——张旭斌(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
2、Discriminating Technique of Typhoon Rapid Intensification Trend Based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周冠博(国家气象中心)
3、基于国产超级计算系统的气象数值预报应用——张天奇(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
4、多尺度分析增量更新技术及其应用——高彦(粤港澳大湾区气象监测预警预报中心)
5、对流分辨显著提升全球气候模式 模拟MCS的能力——林光星(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6、Sampling with Ensembles: a Critical Review——冯杰(复旦大学大气与海洋科学系)
7、Sensitivity of simulated mesoscale convective systems over East Asia to the treatment of convection in a high-resolution GCM——李普曦(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8、冷云微物理过程在四维变分同化中的应用——杨森(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
9、基于贝叶斯统计后处理的未来0-30天集合降水概率预测研究——李源(河海大学)
10、2020年梅雨期大气再分析产品日变化特征——郭英莲(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
11、The characteristics of Mesoscale Convective System Precipitation over North China and its seasonal variability——吴雨飞(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12、CMA-GD与BCCD高分辨率降水预报产品在贵州地区的空间检验分析——杨富燕(贵州省山地环境气候研究所)
13、S2S模式对四川汛期侯尺度降水预测技巧评估和误差订正——庞轶舒(四川省气候中心)
14、基于随机森林和模式输出统计的气温预报方法——尹亮彬(湖南省气象局)
15、多种客观方法订正ECMWF模式高空温度场对比试验——邵颖斌(福建省气象台)
16、降水EFI产品在新疆极端降水预报中的评估——周雅蔓(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气象台)

中小尺度气象与高影响天气
1、A Tale of Two Tropical Cyclones Affected by Volcanic Aerosols: Wukong (2018) and Cody (2022)——唐晓东(南京大学)
2、对流组织对极端降水的影响:7.20河南暴雨——聂绩(北京大学)
3、基于轨迹追踪分析切变影响下热带气旋外核区相当位温非对称特征——戴宇凡(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4、What controls the interannual variability of extreme precipitation?——戴攀曦(浙江大学)
5、极端暴雨的雷达定量估测: 以郑州“7?20”特大暴雨为例——李浩然(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6、河南“7.20”暴雨的水汽特征对局地强降水的影响机制研究——李超(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
7、一次弱垂直风切变环境条件下极端大暴雨的研究——罗王军(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气象局)
8、双流机场雷暴天气预报方法研究——李典南(贵州省气象台)
9、基于S波段双偏振雷达的一次强雹暴过程观测分析——吴福浪(中国民用航空宁波空中交通管理站气象台)
10、一种冰雹灾害评估的方法及应用案例——李丽丽(贵州省山地环境气候研究所)
11、低涡切变下高原东北部两类强降水特征对比——苏永玲(青海省气象台)
12、中国大范围雷暴大风事件(Derechos事件)研究——王秀明(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
13、杭州湾海岸线附近飑线形成和发展的机理研究——章丽娜(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
14、气溶胶显著影响冰雹降水可预报性——李潇斐(西北大学)
15、非绝热加热对梅雨锋的反馈——胡扬(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清华大学)
16、梅雨降水与梅雨锋形态共生关系研究——汪小康(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
17、南疆暴雨对流触发与组织化机理研究——李娜(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18、Mesoscale Convective Systems Simulated by a High-Resolution Global Nonhydrostatic Model over 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那莹(北京市气候中心)
19、雷达资料同化对川藏铁路工程区降水预报的影响研究——李红莉(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
20、南昌昌北机场雾的分类特征与统计分析——梁卫(民航江西空管分局气象台)
21、中昆仑山北坡一次极端暴雨天气过程分析——唐鹏(和田地区气象局)
22、贵州省一次大范围冰雹天气过程的诊断分析——罗雄(贵州省气象局)
109、贵州毕节市冰雹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中尺度分析——谢清霞(贵州省气象台)
23、云贵静止锋冬季气候特征及锋面降水研究——杨春艳(贵州省黔西南州气象局)

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
1、太赫兹辐射计测云技术现状及进展——刘磊(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基于固定位置的闪电发生与否与雷暴降水云柱结构关系——郑栋(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
3、基于偏振激光雷达观测的源于混合相云的播种过程研究——何芸(武汉大学)
4、祁连山夏季地形云发展演变特征与机制的卫星观测研究——常祎(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
5、阈值法和机器学习法在新一代静止卫星云检测和云相态算法中的应用——尚华哲(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6、基于卫星成像仪的云高度反演算法研究——谭仲辉(国防科技大学气象海洋学院)
7、辐射雾微结构精细化观测研究——邬昊鹏(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物理学院)
8、相控阵雷达在贵州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中的应用——李皓(贵州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
9、基于FY-2G的人工神经网络降雹识别算法研究——彭宇翔(贵州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
10、COVID-19期间人为排放减少对气候的影响——杨洋(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11、湍流和层结特征对长江中游传输型污染过程的影响——周悦(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
12、云凝结核测量结果中未活化颗粒的识别订正及其对气溶胶间接辐射效应的影响——王元(兰州大学)
13、气溶胶-云相互作用导致梅雨锋对流系统的局地化和增强效应——刘琳(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
14、黑碳粒径雷达Mie散射反演精度的数值模拟研究——王光亚(河北大学)
15、中国煤炭城市夏季臭氧和PM2.5复合污染成因研究——王宇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16、气溶胶-边界层双向反馈对呼吸、循环系统死亡风险影响——孙兆彬(北京城市气象研究院)
17、硫酸盐气溶胶-云相互作用对中国东部冬季气候的影响研究——王东东(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
18、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ltitude and the simulations of ozone and NO2 by WRF-Chem for the Tibetan Plateau.——卢西畅(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19、Influence of Using Different Chemical Mechanisms on Simulations of Ozone and Its Precursors in the Troposphere of Shanghai, China——孙璐航(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机载热线含水量仪探测数据校验方法——刘晓璐(四川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中国气象局云雾物理环境重点开放实验室)
21、气溶胶对青藏高原液相云属性影响的空间差异性——赵鹏国(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22、对流层-低平流层自由大气湍流初探——张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23、中国西南山区降水雨滴谱的统计特征分析——孙京(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
24、一次梅雨锋暴雨过程数值模拟的云微物理参数化敏感性研究——周志敏(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
25、1961-2021贵州冰雹频次气候特征——刘涛(贵州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
26、冷云降水的雷达观测研究——李浩然(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27、引起陕北暴雨的西北涡特征分析——蒋伊蓉(榆林市气象局)
28、基于FY4A卫星对一次冰雹过程闪电活动 特征研究——唐辟如(贵州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
29、热带沿海地区一次局地雷暴消散阶段的云内电场——余海(海南省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海南省南海气象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

热带与中高纬气候系统相互作用
1、Factors determining the ENSO period simulation bias in coupled models: a physical process-oriented analysis——陈林(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2、热带大洋对美国西海岸降雨的影响——董璐(中国海洋大学)
3、两类东亚寒潮以及它们与ENSO之间的关系——连涛(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
4、热带与北极气候对中国冬季降水的协同影响——孙博(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5、北极海冰-气系统对中纬度冬季(极端)低温的影响:不确定性——张若楠(复旦大学)
6、CMIP6中西太平洋型与ENSO关系的多样性——阿如哈斯(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7、Influence of the Quasi-Biennial Oscillation on the spatial structure of the wintertime Arctic Oscillation——蔡晴宇(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8、东欧地区大气热源对南亚高压纬向移动年际变化的影响——岑思弦(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
9、前期12月拉普捷夫海冰对次年春季印度洋偶极子的可能影响——陈平(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
10、Weakened relationship between ENSO and Antarctic sea ice in recent decades——豆娟(复旦大学)
11、Changes in the factors controlling Northeast Asian spring surface air temperature in the past 60 years——付珊珊(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12、Northern poleward edge of regional Hadley cell over western Pacific during boreal winter: Year-to-year variability, influence factors and associated winter climate anomalies——黄汝萍(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
13、Alternation of the atmospheric teleconnections associated with the Northeast China spring rainfall during recent 60 years——卢睿(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14、太阳活动调制ENSO引起的中国南方早春降水异常——马鹤翟(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
15、西南地区夏季降水季节内振荡强度的年际变化——聂彦博(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16、ENSO对青藏高原积雪变化的影响——王志彪(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17、德国气候预测系统中东亚冬季风的季节预测及可预报性——吴昱树(内蒙古乌兰察布市气象局)
18、The independent influences of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anomalies over the Atlantic on the interannual variability of East Asian summer monsoon rainfall——杨颖(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19、云南干季一次强降水过程的成因分析——赵建(云南机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沧源佤山机场气象台)
20、ENSO对京津冀霾污染年际变化的影响:早冬与晚冬的差异——赵威(国家气象中心)
21、南海是太平洋-北美型遥相关(PNA)的一个生成源——张殷宸(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22、Enhanced contribution of the North Pacific Meridional Mode to the El Ni?o and Southern Oscillation occurrence after the mid-1980s——郑玉琼(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23、北大西洋涛动对青藏高原夏季降水年际变率的影响机制——胡帅(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24、2021年京津冀秋季降水10-20天振荡与低频环流特征——韩世茹(河北省气候中心)
25、基于热带和热带外独立影响途径的中国东部 冬季阴天频次的季节预测——谭辉(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气候系统和气候变化
1、从能量的观点重新审视水汽在气候变化中的作用——宋丰飞(中国海洋大学)
2、Divergent historical GPP trends among state-of-the-art multi-model simulations and satellite-based products——王军(南京大学国际地球系统科学研究所)
3、风云三号系列卫星微波湿度计资料在ECMWF的业务化应用——陈科艺(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4、中国冬季气温及其极端冷事件时空变化特征——付冬雪(吉林省气候中心)
5、Projection of future changes in global terrestrial near-surface wind speed and its uncertainty——查进林(云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中国科学大气物理研究所东亚区域-气候环境重点实验室)
6、昌吉地区作物生长季潜在蒸散量变化特征及影响因子——霍依哈孜叶尔克江(新疆昌吉州气象局)
7、北太平洋海洋锋强度对风暴轴影响的未来变化——姚瑶(国防科技大学)
8、夏季风对全球变暖的纬向非均匀响应——何超(暨南大学)
9、海洋盐度的未来变化及其气候响应研究——李冠城(生态环境部珠江流域南海海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生态环境监测与科学研究中心)
10、镇江近30年连阴雨时空分布特征及灾害的客观量化评估——杨严(镇江市气象局)
11、冬季四川盆地霾天气对前期青藏高原热力作用的响应——罗玉(四川省气候中心)

大气与海洋相互作用
1、20世纪末以来西北太平洋台风活动的若干变化事实及其可能机理——赵海坤(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21.7”河南暴雨的大尺度环流调控和水汽输送——于海鹏(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3、冬季黑潮延伸体多尺度海洋变化对北太平洋风暴轴的影响及机制研究——余沛龙(国防科技大学)
4、Distinct Onset mechanisms of Two Subtypes of CP El Ni?o and Their Changes in Future Warming——陈梦燕(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5、The Recognition of Oceanic Kelvin Waves according to Westerly Wind Bursts——石运昊(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
6、一次重力波对黄海海雾发生、发展的影响研究——宋美琪(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研究所)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京公网安备 110401400179 京ICP备09060741号-2
版权所有 :中国气象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