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动态

首页 > 气象科普 > 科普动态

2016年校园气象科普教育论坛圆满结束
日期:2016-08-29 浏览量:44101

 

 在金秋送爽的好时节,8月23至24日,由中国气象学会主办的2016年校园气象科普教育论坛在京落下帷幕。本次论坛的主题为“校园气象科普教育的机遇与挑战”。这是继2012年在深圳举办“两岸四地校园气象科普教育论坛”后,时隔四年再次举办的校园气象科普教育论坛,旨在推动全国校园气象科普教育健康发展。中国气象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中国气象学会气象科普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许小峰出席论坛并致辞,他提出要加强气象与中小学校的联合,实现气象部门与学校、学校与学校之间的有机互动;进一步发挥社会力量和资源在推动气象科普教育中的作用。中国工程院院士陈联寿,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北京青少年科技中心相关负责人,教育界的专家及全国各地的中小学校长、科技老师,气象科技工作者等共计130余名代表参加本次论坛。

    陈联寿院士、北京市学生活动管理中心副主任史建华、上海市教委教研室特级教师裘腋成分别为论坛作了题为《自然灾害综述》《课堂学习向社会延伸,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成长》《让“气象科普基地”走进课程》的主题报告。陈院士形象生动地将地球上的自然灾害分为急性灾害和慢性灾害,从不同角度阐释其原理,并呼吁大家要节制自身行为,减少对地球系统的伤害。史建华副主任强调要将社会实践作为学生的第二课堂;特级教师裘腋成认为科学教育的理念与需求逐渐从传统的方式向促进公众理解科学、再向体验科学的现代科普转变。校园气象科普教育也应适应这一变化。

    接下来,论坛围绕“校园气象科普教育经验交流”“如何将气象与社会资源更好地应用于气象科普教育”“校园气象科普校本教材开发及应用”“校园气象站的运行与活动的开展”“互联网+校园气象科普”5个议题,分别邀请5批中小学校长、科技辅导员、气象部门负责科普的领导、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专家、科普杂志、媒体和出版社负责人展开沙龙式探讨。各位嘉宾将各自从事气象科普教育的经验和想法一一抛出,如作为教育工作者,如何理解气象科普教育?开展校园气象科普教育的目标是什么,需要哪些基础条件?学校如何利用社会资源开展校园气象科技活动?如何让气象科普的校本课程让学生更喜欢,更接地气?在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还要不要坚持校园气象站的人工观测?在互联网+环境下,校园气象科普未来可以尝试的新方式有哪些?抛出的问题一个接一个,台上的嘉宾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与会代表从中受到不少启发,并结合自身情况引发进一步的思考。时间过得很快,讨论犹未意尽,代表们利用餐桌上和晚间,仍在针对校园气象科普的各种问题相互切磋,深入探讨,以达到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的目的。

    会后论坛组织代表们参观了华风影视集团天气预报演播厅和位于东郊的北京观象台,很多校长和辅导员们第一次近距离了解国家级气象业务和先进的气象观测仪器。对于本次论坛的效果,代表们普遍给予高度好评,有的说:“论坛开拓了视野,得到很大的启发”;有的说:“和同行相互交流,学到了很多东西”;有的说:“通过论坛,明白了下一步的发展方向”;还有的说:“看到了自己的差距,回去后好好努力”。代表们希望论坛坚持下去,并能切实提升校园气象科普教育的水平。

    为表彰为校园气象科普教育工作付出大量心血的教育工作者,中国气象学会组织专家评选出35位《全国气象科普教育基地—示范校园气象站》优秀校长和优秀辅导员。同时为配合本次论坛,中国气象学会于今年5月面向全国中小学校开展校园气象科普教育征文活动,经专家认真评审,共评出13篇优秀论文。在论坛开幕式上,许小峰副局长和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的领导一并为获奖者颁奖。媒体们对本次论坛表示较高的关注,中国科技报、中国气象报、中国天气网、腾迅网、中国网、搜狐网、凤凰网、农业新闻网等均给予报道。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京公网安备 110401400179 京ICP备09060741号-2
版权所有 :中国气象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