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如何根治雾霾天气“元凶”
日期:2015-12-25 浏览量:23311

  近两年来,雾霾天气席卷大半个中国,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雾霾天气严重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健康,引起人们广泛关注。中国科学院最新的研究结果显示,雾霾天气的内因、“主谋”是人为空气污染,“帮凶”是特定的异常天气形势。雾霾天气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治理雾霾天气需首先治理其“元凶”——空气污染,这方面国外有较为成熟的经验,一些国家治理空气污染的做法、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美国

  作为最发达的国家,美国也有空气污染的“前科”。20世纪40年代“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和1948年“多诺拉烟雾事件”,都是排放烟雾造成的空气污染事件。美国因工业排放、汽车尾气等原因,大气污染曾一度相当严重。直到20世纪70年代,洛杉矶市还被称为“美国的烟雾城”。通过多年的治理,效果显著,面目一新。

  主要治理措施

  成立专门的治理机构:1970年美国成立了环境保护局(简称“环保署”),开始依法治理空气污染。1976年加州建立了控制该区域空气污染的政府机构——南海岸区域空气质量管理区。该机构借助排污许可、检查、监测与公众参与等方式实现减排目标,保障了南海岸的空气质量达标。

  依法治理: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国出台并认真实施一系列法规,于1955年颁布了《空气污染控制法》,1963年制定了《清洁空气法》等法律,为治理大气污染提供法律依据。

  统一管理:美国打破州的界限,进行统一管理。环保机构有权立法、执法、处罚,并通过强制执行手段与技术改进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工作。美国大气污染控制方式中,值得一提的是排污权交易,在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确定的条件下,利用市场机制,允许排污权买卖,以此来控制污染物排放,从而达到减排污染物的目的。

  注重工业合理布局:工业合理布局可以方便于污染物的扩散和工厂之间互相利用废气,减少废气排放量。

  改革生产工艺:对工业排放的大气污废气进行治理,主要集中在除尘、控制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两方面。

  设立空气质量研究中心:美国早在1955年就设立了空气质量研究中心,根据各地区的地形和气象特点,科学制定各地区空气污染状况的管理参数。

  限制机动车排污:作为“车轮上的国家”,美国的汽车污染问题不容小觑。美国环境保护局对机动车燃料进行了全面的管制。《清洁空气法》要求,各燃料生产商应在美国环境保护局注册其所生产的燃料,并注明燃料的属性和成分,包括蒸汽压、硫含量和铅含量等。未经注册,任何机动车燃料不得在美国生产或出售。

  定期审查空气质量监测标准:美国环保署和其他机构合作设立了“空气质量指数”,向公众及时提供有关地方空气质量以及空气污染水平是否达到威胁公众健康的信息,以及美国各地动态空气质量指数图、臭氧指数图、PM2.5指数图等,根据各指数列出全美空气质量最差的5处地点。2006年,美国环保署针对PM2.5标准进行了最新一次修订,规定全美无论在城市还是乡村,任何地区、任何24小时周期内PM2.5最高浓度由先前的65微克/米3降至35微克/米3,而年平均浓度标准则是小于或等于15微克/米3。直径在2.5~10微米之间的可吸入颗粒物(PM10)的标准为24小时周期内150微克/米3。根据可吸入颗粒物水平,环保署将各地的空气质量分为三类:未达标、达标(或虽然数据不足但可被认为达标)、数据不足。如果某个区域被列为未达标,所在的州和地方政府需要在3年内制定执行计划,列出该地如何减少导致可吸入颗粒物聚集的污染物排放,以达到并保持环保署列出的空气质量标准。

  实时监测小颗粒:美国环保署1997年根据《清洁空气法》,又设立了专门针对大气PM2.5含量的标准,以便更好地监测过去被忽略的这类细小颗粒物。美国对PM2.5的管理重点是严密监控、实时公开、规范立法。环保署的官方网站向公众公布空气质量指数。其中PM2.5参数每小时更新一次。为了更直观,网站通常通过六种颜色表示空气污染情况。绿色表示“良好”,黄色、橙色、红色、紫色依次加重,酱红色则表示“危险”。

  鼓励拼车:美国曾经积极鼓励提高汽车使用率,即鼓励大家拼车。拼车可以减少路上的汽车数量及其尾气排放,同时还能省钱。

  重点限制机动车及电厂排污:美国环保署已经针对发电站、汽车等微小颗粒物排放源发布了规范和指导,其中包括对公共汽车和轻型卡车使用清洁能源,减少排放;对柴油发动机执行多层次的废气排放标准,要求发动机生产商制造符合先进排放控制标准的产品,从而使废气排放减少90%以上。

  提倡保护空气质量从我做起:例如,在日常生活中节约用电;夏天将空调温度稍微调高些,冬天稍微调低点;购买环保办公设备;尽量选用公共交通工具、骑自行车或步行。

  英国

  英国是最早进行工业革命的国家,当时伦敦市工厂烟囱密密麻麻,昼夜不停地燃烧煤炭,带来了大量的粉尘和有毒气体,使得一年中有1/4的日子大雾笼罩,伦敦因此被称为“雾都”。1952年12月,逆温层笼罩伦敦,连续数日寂静无风。煤炭燃烧产生的粉尘、污染物在城市上空蓄积,引发了连续数日的雾霾天气。人们走在街头,甚至低头看不见自己的双脚。许多伦敦市民感到呼吸困难、眼睛刺痛、哮喘、咳嗽等。从12月5日到8日的4天里,伦敦市死亡人数达4000多人。在此之后两个月内,又有近8000人死于呼吸系统疾病。

  在付出生命的代价后,英国政府痛下决心整治“雾都”。英国政府和人民的努力最终获得了回报。1980年大雾减少到了每年5天,昔日“雾都”变成了一个生态公园。伦敦的这一转变,为世界各国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如何有效治理空气污染,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经验。

  主要治理措施

  依法治理:英国政府于1956年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空气污染防治法案——《清洁空气法》。之后又颁布了《空气污染控制法》等法律。《清洁空气法》主要立足点在减少煤炭用量,英国政府大规模改造城市居民的传统炉灶,并在冬季采取集中供暖,将烧煤大户发电厂和重工业迁往郊区。《清洁空气法》等法律为治理“雾都”提供了法律保证。

  扩建绿地:加强绿化也是英国治理空气污染的重要手段。伦敦虽然人口稠密,但人均绿化面积却高达24平方米,城市外围还建有大型环形绿化带,面积达数千平方千米,几乎是城市面积3倍。即使在寸土寸金的伦敦市中心,也仍旧保留着海德公园等大片绿地。

  大力发展服务业和高科技产业:英国政府认识到,城市空气污染既与燃料结构有关,也是工业高度聚集的结果,需要综合治理,其中产业转型是关键,不再单纯依赖制造业,大力发展服务业和高科技产业。

  治理汽车尾气:20世纪80年代,英国治理空气污染的重点为治理汽车尾气。政府要求所有新车都必须加装催化剂以减少氮氧化合物排放,对进入市中心的私家车征收“拥堵费”和高额停车费,控制私车发展。同时,政府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伦敦计划在2015年前建立2.5万套电动车充电装置,采取买电动汽车享受高额返利,并免交汽车碳排放税等措施。

  提倡绿色出行:政府提倡人们尽量使用小排量汽车,以减少尾气排放。每逢无风日,市政府用单双号车牌来限制轿车进城。

  提倡自行车代替汽车:鼓励市民骑自行车绿色出行,建设12条自行车高速公路。英国的高官们都以身作则,控制公务用车,骑自行车绿色出行。

  利用先进技术治理空气污染:从2011年起,英国政府决定试用一种黏合剂治理空气污染,这种黏合剂类似胶水,可以吸附空气中的尘埃,这种新黏合剂用于重污染区,使其尘埃下降了14%。

  划定“烟尘控制区”:依法划定“烟尘控制区”,烟尘控制区内的城镇禁止直接燃烧煤炭。陆续关停了伦敦所有烧煤的火电厂,将其搬到城市以外的地方。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在过去20多年中伦敦的空气质量一直在改进。

  着力打造低碳社会:按照英国政府打造低碳社会的计划,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在能源供应中要占15%的份额,40%的电力来自绿色能源,既包括对依赖煤炭的火电站进行“绿色改造”,也包括发展风电等绿色能源。到时英国温室气体排放要降低20%,石油需求降低7%。低碳已成为英国社会生活的时尚。英国零售业率先建设了一些“零碳”超市,通过自备生物质发电机、循环利用雨水等方式打造低碳购物环境。

  德国

  德国在治理空气污染方面的努力备受全球瞩目。20 世纪70 年代,德国空气污染日趋严重,影响民众的生产和生活。德国治理空气污染主要通过完善应急措施和长效机制,软硬兼施。

  主要治理措施

  依法治理:1974 年德国政府出台了《联邦污染防治法》,制定大型工业企业污染排放标准,要求企业在规定时间内空气过滤装置达标。此法经过多次修改、补充,现已成为欧盟治理空气污染的样板法律。

  设立“环保区”:德国超过40 个城市设立了“空气质量环保区域”,只允许符合排放标准的车辆驶入。还在许多大城市中心设“自然保护区”。科隆大学附近的自然保护区草坪和树木绵延几千米。这里空气清新,野生兔子随处可见,人与自然非常融洽。

  注重快速应对:如果空气出现严重污染,必须立即采取行动快速应对。对部分车辆实施禁行,或者在污染严重区域禁止所有车辆行驶;限制或关停大型锅炉和工业设备;限制城市内的建筑工地运作。此外,还要注意避免燃烧木头、焚烧垃圾等行为。

  注重长效机制:设定机动车排放标准,各类车辆都需满足设定的排放上限。欧盟所有成员国机动车均需符合欧盟统一标准。为了排放不超标,机动车辆需安装微粒过滤器等尾气清洁装置。在德国,安装过滤器的车主可获得国家补贴。严格设立大型锅炉和工业设施的排放标准。欧盟已统一规定了工业排放标准,出台了《工业排放令》。同时,对小型锅炉等供暖设备设定排放标准。

  实施“空气清洁与行动计划”:40 多年前,德国鲁尔工业区的莱茵河两岸污染严重。而今,实现了青山绿水,空气清新,这与德国实施100 个“空气清洁与行动计划”密不可分。“空气清洁与行动计划”减少可吸入颗粒物的具体方法首先是限制释放颗粒物的行为。例如,车辆限行、限速,工业设备限制运转等。第二就是用技术手段减少排放,例如安装颗粒过滤装置。德国立法机构曾于2007年立法补贴安装颗粒过滤装置的柴油机小汽车,并对未安装过滤装置的车辆征收附加费。

  提倡环保意识:德国注重民众环保宣传教育,提倡环保人人有责,从我做起,如使用节能家电,提倡骑自行车绿色出行;提倡工厂自觉减少排污,农户生态农业等。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京公网安备 110401400179 京ICP备09060741号-2
版权所有 :中国气象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