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在祝贺之词爆棚之际,也有网友提出疑问,穿越千年风霜的的二十四节气现在是不是过时了?产生于中国古代的二十四节气,现在还有意义吗?为此,本报记者采访了多年从事这一研究的中国农业大学农业气象专业的教授郑大玮和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林之光,听他们讲述二十四节气的变与不变。
郑大玮告诉记者,早在商朝,从甲骨文上就发现已有“春、夏、秋、冬、风、霜、雨、雪”这些字;人们分析在夏商时期可能就有“夏至、冬至、 春分、 秋分”四个节气;到西周已有八个节气,除了“两分两至”以外,还有“四立”。而关于二十四节气最完整的文字记载,则可以追溯到西汉时期的《淮南子》一书。可以说,二十四节气的起源非常早。
世界上其他许多国家在古代也有“二分”与“二至”的记载,有的国家还记载到“四立”,但为什么只有中国形成了完整的二十四节气呢?郑大玮指出,这是由于中国具有最典型的大陆性季风气候,温度与降水的季节差异显著。在热带气候与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国家,同一种作物的播种与栽培管理相差十天半月,长势与产量的差别不大。但在中国相差几天结果就大不相同,所以,农民格外重视掌握农时。
林之光认为,二十四节气主要的贡献是把阳历引入我国时间历法系统,使古代农民种地不再依靠仰观天文,从而大体上保证了农业的基本收成。“在我看来,二十四节气可算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他说,从气象学意义来看,二十四节气指出了我国气候冬冷夏热这一最主要的特征和规律。因为,世界上大部分地区是不兼有“大寒”和“大暑”的,这种兼有气候在世界上以我国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反映最为明显,这种气候下的农业也最需要二十四节气的指导。
郑大玮表示,正是由于二十四节气的制定以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天象、气温、降水和物候的时序变化为基准,对于我国其他地区来说,同一节气所描绘的变化也稍有不同,当地劳动人民根据本地特点总结了很多农谚,发现了一些节气指导农业产生的规律。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现在通过节气指导农事的功能逐渐减弱,但是尚不足以认为,二十四节气就没有用了。以华北地区为例,“秋分种麦正当时”中,过去指的是秋分节气的初期,而现在则是指秋分节气的后期,虽然播种时间出现了一些变化,但是其指导性仍存在。
林之光强调,还应该看到二十四节气更多的实用价值,比如对我们生活、文化的影响等。从现在十分流行的中医养生来看,秋季起于立秋节气,紧邻大暑,又热又湿,中医区分为长夏季节;秋季结束于霜降,已近立冬,气候又干又冷。因此,秋初和秋末虽然同在一个季节,但气候却完全相反,所以医生遇到的季节病和中医养生需要预防的病也截然不同。所以,治病和养生简单跟四季走还不够,更要跟着节气走。
穿越过千年风霜的二十四节气,不会也不应该过时。这一观点得到两位专家的认同。“二十四节气本身不会变化,因为整个日地运行的规律以及由此决定的地球气候季节特征没有发生根本变化。”郑大玮强调,“这是二十四节气永远不会变的地方。”此外,林之光补充道:“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虽然历史上中国气候有过波动,但是总体来看,冬冷夏热的特点不会变。”在他看来,现代农业气象学虽然可以帮助农民更科学地安排农事,减弱了部分农事指导的功能,但是以二十四节气为代表的岁时节令文化却依然前进发展,能够走向世界。(来源:中国气象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