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好心情就好?有科学依据吗?
日期:2017-05-10 浏览量:24001

最近的天气忽冷忽热,许多人的情绪也跟着忽高忽低,变得不太稳定,许多人纷纷表示最近自己情绪波动很大,但也说不出原因,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温度的影响其实很大

  人的体温是恒定的,不管是生活在热带的黑人,还是生活在北极的爱斯基摩人,体温都在37摄氏度左右。

  在结构非常复杂的人脑中,有个部位叫下丘脑,是负责调解体温的地方,对人体的各部分发号施令,让体温维持在37摄氏度。

  冷暖知“人心”

  在天冷的时候,人是通过调节毛发根部的紧张性、改变血流速度等方式来控制体温的。如果人的体温难以维持,下降到36℃~35℃,就会出现寒战,起鸡皮疙瘩。

  这时候人的呼吸、心跳加快,血压升高,神经处于兴奋状态,而这种兴奋就主要用于维持体温。

  在饥寒交迫的情况下,人显然不能长期亢奋,如果体温下降到35℃~30℃,血液循环和呼吸功能逐渐减弱,呼吸、心率减慢,血压下降。

  这时精神也会出现倦怠,运动不灵活,并可出现意识障碍,这时候别说发脾气了,卖力运动都做不到。

  而天热对人的影响更加明显。当天气太热的时候,下丘脑就会指挥身体散热,多余的热量借助皮肤血管扩张、血流加速、排汗、呼吸、排泄等功能排出体外,这些反应和人在生气时候的反应是类似的。

  人体有一个奇妙的现象,就是心理可以引发某些生理反应,而生理反应也能反过来引发相应的情绪。

  不信的话你对着镜子强迫自己做笑脸,笑着笑着就会发现自己好像真的开心了一些。如果人已经在高温环境下呆了一段时间,身体就会不堪重负,出现头晕、恶心等状况,脾气也跟着涨起来,但是再晒的话,就要中暑晕倒了。

  有研究表明,当温度升到40℃时,打架斗殴、自杀等事件的发生几率,会比平常高出许多。而当室温降到10℃以下时,人们会感到沉闷、情绪低落;气温低于4℃严重影响思维效率。

  或许这就解释了为什么非洲中部和阿拉伯国家总是战火连天,而苏联的科研能力后来被美国甩了好几条街。

  温度还能影响体型?

  温度不仅能影响情绪,还能影响其他很多指标,比如动物的体型。同样是熊,生活在寒带的北极熊和生活在热带的马来熊体型差异就很大,因为个头较庞大相对来说不利于散热,容易在冰天雪地当中活下来。

  人类也呈现类似的体型分布,俄罗斯和北欧都是出大汉的地方,而东南亚人就明显矮小很多。

  有人一定会问,笔者你说的有问题呀,俄罗斯人和东北人都是生活在冰天雪地中的,那为啥还那么彪悍呢?温度低确实有利于世界和平,可是你忘了他们爱喝酒呀!

  相关天气也会影响情绪

  除了温度,湿度也是能影响情绪的关键点。有研究表明,较高的湿度,会影响注意力并诱导睡意。当温度湿度都很高的时候,人的反应灵活度也会随之下降。

  光照长短也对人的影响很大,北欧某些国家在冬天进入“极夜”之后,会几个月看不到太阳,这时候国民得抑郁症的概率大大增加。

  不过,我们总能看到有很多不论什么天气都能保持情绪稳定的人。其实,真正能否保持稳定的情绪,都是和本人性格有重大关联的,天气只是诱发因素。如果本来就是情绪稳定的人,那么天气对他的影响也会小很多了。

  (来源:新浪网)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京公网安备 110401400179 京ICP备09060741号-2
版权所有 :中国气象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