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首页
您当前位置:首页 > 90周年庆祝 > 我与气象学会
我与气象学会
 
凡人杂忆
日期:2014-09-19 浏览量:16671

徐  明

本人于1983年11月至1989年6月供职于中国气象学会秘书处学术交流部,历时5年又7个月。期间,由副局长、党组副书记章基嘉任兼职秘书长,洪世年任专职副秘书长,1985年7月起由彭光宜任专职副秘书长。时光流逝,虽已过去20余年,但有几件印象较深之事记叙于后:关于筹备学会成立60周年纪念活动的点滴回首;关于国家气象局党组(85)国气党字035号文出台的前前后后;关于设立“涂长望青年气象科技奖”;关于筹备首届优秀青年气象科技工作者学术交流会。并由此触类旁通,引发其他杂感。

关于筹备学会成立60周年纪念活动

“庆祝中国气象学会成立60周年纪念会”于1984年10月13日在南京华东饭店隆重举行。本人调至学会工作第一件大事就是参与筹备这次盛会,也是唯一一次参与的纪念盛会,故印象较深。主要筹备过程及内容如下:

1983年2月25日,第二十届理事会第二次常务理事会决议:提请国家气象局党组决定,隆重纪念中国气象学会成立60周年,并适当邀请外国学会代表团参加,成立学会60周年庆祝大会筹备委员会,出版纪念文集,并组成办事机构等筹委会秘书处。

1983年12月13日,筹委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举行。筹委会主任委员邹竞蒙,副主任委员谢义炳、章基嘉,委员叶笃正等共25人参加。会议决定于1984年10月中旬在南京(或北京)召开学会60周年庆祝大会,会期6天。大会主要活动有:学会60年来主要活动的报告,所属各专业委员会对本学科近年来的进展与今后的展望,优秀学术论文和科普作品的介绍,表彰奖励从事气象工作50年,为气象事业作出贡献的前辈专家等。1984年4月24日和5月4日,在前一阶段筹备工作的基础上,筹委会秘书处先后召开了两次工作会议。叶笃正理事长、章基嘉副理事长,各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参加了会议。会议决定如下主要事项:学会成立60周年纪念大会10月中旬在南京举行,除外宾和新闻单位外,参加人员控制在270人左右,筹委会秘书处下设秘书组、论文组、会务组、宣传及对台工作组、外事组、简报组、展览组、组织表彰组及资料组,并确定了各组负责人或召集人;对从事气象工作50年的前辈专家,授予表彰(荣誉)证书及纪念品;除邀请日本气象学会代表团和香港地区气象界人士外,其他外宾或外籍华人要求与会者,由大会秘书长确定;由叶笃正理事长致开幕词,谢义炳副理事长作主报告,章基嘉副理事长作筹委会工作报告,黄仕松副理事长致闭幕词;学会会徽已在全国征求设计方案,拟先提交常务理事会审定图案,暂作为这次会议的纪念章制发,在纪念大会期间广泛征求意见后,再确定正式会徽;出版学术论文及优秀科普作品汇编等。为保证大会顺利进行,由周秀骥兼任筹委会秘书长,洪世年为副秘书长,各组负责人有:王绍武、任广昌、陈国范、彭光宜、于德春、赵开化、袁信轩、马武、徐明等。

1984年10月13日上午,大会在我国近代气象事业的摇篮北极阁的所在地南京隆重开幕。叶笃正理事长致开幕词,他代表理事会向到会的代表和来宾表示热烈欢迎,并代表全体会员向老一辈气象学家竺可桢、涂长望、赵九章、张乃召等表示深切的怀念和由衷的敬意。谢义炳副理事长作“再接再厉,全面开创学会工作新局面,为气象现代化建设作贡献”的大会主报告。报告全面总结了中国气象学会创建60年来的成就和经验,提出了当前学会工作面临的主要任务和重大课题,明确了中国气象学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主要任务。章基嘉副理事长作筹委会工作报告(两报告分别由黄锡成和薛月东(女)起草)。赵恕代表受表彰的气象老前辈发表获奖感言。黄士松副理事长致闭幕词。在起草主报告的过程中,谢义炳先生专程从北京大学来到学会秘书处,就报告的主题思想及各部分组成,与学会秘书处有关同志具体交换意见,给予指导。谢先生思想解放,平易近人,观点鲜明,有关同志深受启发,从中受到鼓舞。

参加这次盛会的代表共313人,此外还有日本气象学会代表团一行7人,香港皇家天文台的代表2人及美籍华人气象学家4人也应邀到会。大会关于表彰从事气象工作50年老一辈气象专家的决定,给我印象至深。决定指出,表彰的目的在于号召全体会员与全国气象科技工作者,特别是中青年气象科技人员,都要学习气象界老前辈们热爱祖国、艰苦创业的崇高精神和勇于探索、严谨求实的优良作风,并恳切希望气象界的老前辈们总结经验,启迪来者,贡献余热。老前辈们个个年龄均在古稀上下,虽不能说英姿风发,神采奕奕,但仍宝刀不老,雄风犹在。

据查有关资料,这次被表彰的34位气象界老前辈是:李宪之、张宝堃、吕炯、朱炳海、杨昌业、赵恕、宛敏渭、易明晖、齐惠民、卢鉴、李良骐、梁宗仁、王炳庭、程纯枢、么枕生、汪国瑗、郭用矱、刘好诒、谢光道、汪庄甲、顾钧禧、尹世勋、陈学溶、赵春吾、曾广琼(女)、陈世训、周淑贞(女)、何大章、奏善元、朱岗堃、刘赓汉、何明经、杨鉴初、王彬华。之所以一一列出老前辈的姓名,是因为对其中不少老前辈心仪已久,通过盛会能近距离一睹他们的风采,实不虚度此生。其中尤以程纯枢、陈学溶两位前辈,屡受他们教诲,终生受益匪浅。

在举行盛会期间,大会秘书处于10月17日下午,组织曾在北极阁工作的代表共39人,重返旧地参观并合影留念。北极阁这一民族建筑,是由著名的建筑大师杨廷宝先生(与梁思成齐名,建筑界有南杨北梁之称,上世纪60年代南京长江大桥的设计者)设计,1930年竣工,现存有时任中央研究院院长蔡元培先生“民国十九年八月十五日竣工”题词石碑。著名气象学家、地理学大师竺可桢先生1928年在此创办了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并亲任所长,北极阁被用作气象观象台,竺可桢先生在此主持气象(还有地震、地磁、天文)业务和科研工作8年,为中国近代气象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培养了一大批至今仍享誉国内外的气象学家,从北极阁走出去的有涂长望、叶笃正、陶诗言等8位院士。因此,北极阁被国内外气象界誉为中国近代气象学人才的“摇篮”、中国近代气象学的发祥地。合影中有朱炳海、陶诗言、杨昌业、冯秀藻、叶桂馨、吕东明、顾钧禧、陈学溶等老专家,50年代初任华东军区司令部气象处政委的罗漠、还有我们小字辈的周秀骥、章震越、徐萃熙、杨斌(女)、赵开化、王象随、谈忠庆、申如居、徐明等(章基嘉因另有会议未上山)。这次旧地重游,又能与如此众多的前辈、领导、战友合影,真是感慨万千,激动不已。至今每每翻阅此照,回忆起在山上短短三个半月的工作情景时,脑海里总会浮现当时众多的老师与战友的身影,与我相伴终身。

此番旧地重游,思绪将我拉回到1952年。是年9月中旬,结束在南京山西路预报训练班的学习后,同章基嘉、徐萃熙一起分配至北极阁气象处预报科任见习助理预报员。1953年1月我调至浙江,章则于1953年分至上海台,徐则终生在南京为气象事业服务。当时,预报科科长为孙学勤,副科长为张汉松,老预报员有王式中、陈学溶、侯齐之、莫永宽等,新预报员有荥华新、沈祖桓、奚熙贤、印佩芳(女)等,填图员有潘锡根、林锦瑞(女)、王琳(女)、王长龄(女)等。科内风气甚正,相互团结一致,政治业务学习空气浓厚。那时每次重大天气结束,都要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对在哪里,错在何方,都要弄个明白。老预报员的敬业精神,感人至深,至今我还清楚记得陈学溶老师谆谆教导我们:“当南京与西安间可画4根等压线(3毫巴1根)时,则未来24小时内南京将会有6级以上大风。”当时即记于笔记本上,并深印在脑海里,陈老师还有别的老师传授的预报经验甚丰,惜乎后来自己并不在一线上岗,这些宝贵经验就未能用上,但老师们的敬业精神却一直在鞭策自己,对待工作一定要有认真负责到底的精神。

1954年和1956年,陈老师和我先后调至中央气象局工作,1960年陈老师又调至南京气象学院任教。虽地处京宁两地,但不时鸿雁传书,老师一如既往,诲我不倦。老师终生研究气象史(含学会史),可以说,目前各种版本的气象史,其解放前部分,第一手资料大都出自陈老师之手。他是目前国内最著名的气象史专家之一(另一位为南京气象学院王鹏飞教授)。陈老师晚年参与撰写《竺可桢传》,并被聘为《竺可桢全集》编辑部特邀校审。老师治学严谨,极端细致,认真负责。他晚年(2005年初夏时年九秩)自费出版的《余热集——中国近现代气象学界若干史迹》,从其一生著作中精选出34篇共30万字,内容包括从研究蒋丙然,竺可桢两位气象界老前辈起,至解放后的若干历史变迁,实是一份为气象史研究者不可或缺的极为珍贵的史料。

另一位对我印象较深的前辈专家为程纯枢,我们相识于1950年11月,当时程任华东气象处副处长,主抓业务。我于华东军大提前分配至华东军区司令部气象处山西路训练队,先后学习观测、预报,程副处长时而来训练队讲话。1952年9月中旬分至气象处预报科工作后, 见面聆听教诲的机会就多了。1952年底,在气象处本部工作的人有些先后下到省局和台站。一次下班后,在北极阁草坪上与其他几个同志在聊天,适遇程副处长经过,他在我们年轻人心目中威望颇高,且因他平易近人,待人态度和蔼,我就鼓起勇气,并装作无所谓的样子问道:“程处长,我会分配到哪里?”当时程副处长幽默地说:“火车往南10小时能到的地方”我即猜至是杭州,因当时乘火车从南京到上海要6小时,上海至杭州要4小时,我问他:“是不是分到杭州?”程笑而不答。果然翌日科内开会,宣布我同奚熙贤、印佩芳(女)3人分至浙江军区司令部气象科。

1953年至1956年间,我在浙江省局工作时,较频繁地去华东气象处向程副处长汇报请示工作,他总是热情接待,对所请示问题一一予以明示。他每年总要来浙一至两次指导工作,省局召开向社会各界征求对气象工作意见和建议的座谈会,每邀必来,在作会议总结发言时,总是实事求是地对各种意见作出说明和解答,各界反映良好。嗣后,程总和我分别于1954年和1956年先后调至中央气象局工作后,时而有关工作的问题向他求教时,总有满意的指点。我曾听到一种说法,认为程总讲话逻辑性不强,东一句,西一句,不连贯。我的感觉则是,程总讲话是有一说一,有二说二,他总是有针对性地提出见解或解决问题,从不讲程式化的套语、废话,也可说是程氏特色。见仁见智,不同的人不同看法也很自然。

关于国家气象局党组(85)国气党字035号文出台的前前后后

20世纪80年代,中央气象局以党组名义发出的指导气象学会工作的文件有两个。一个是1982年3月9日,中央气象局党组以中气党字004号文批复中国气象学会秘书长联席会议文件,指出:“中国气象学会的活动,对于提高气象科学技术水平,推动气象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特殊作用,是气象部门职能单位所难以完全替代的。”中央气象局党组对学会工作的高度评价,使全体学会工作者受到很大鼓舞,并从中得到启发,即学会工作的发展方向就是要在“发挥特殊作用”方面做文章。另一个是1985年8月13日国家气象局党组发出《关于建立、健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学会办事机构的通知》[(85)国气党字035号]。

现就1985年国气党字第035号文的形成过程作一简要回顾。在气象学会恢复活动过程中,在中央气象局党组1982年第004号文件下达后,由于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当时各省(市、区)的气象学会,并无独立办事机构,只有1至2名工作人员,分别隶属于省局科处、科研所、业务处、办公室等,不一而足。因受到机构、人员等条件的限制,学会各项活动开展困难较大。省学会的工作人员纷纷要中国气象学会能给各省学会改善工作条件。笔者应邀于参加中国气象学会科普经验交流会(1985年5月3至8日在贵州省安顺市召开)期间,与各省学会干部广泛接触,听取他们的反映和建议。回来后,向洪世年(是任中国气象学会副秘书长)汇报,洪派我和李颖红(女)二人于1985年6月先后赴宁夏、内蒙古两学会作调研,分别由王自周、王金华(女)接待,在了解他们的工作情况和存在的困难后,分别向两区局党组作了汇报。在听取汇报后,党组两位第一把手刘桂森、王文辉明确表示,只要国家气象局党组有文下达,就坚决落实照办。调研回局后即写出报告,经洪世年副秘书长转呈党组。党组很快于8月13日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局党组发出《关于建立、健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学会办事机构的通知》[(85)国气党字第035号],这是继(82)中气党字第004号文之后的又一个重要文件,它不仅为解决省级气象学会工作中的具体困难提出了切实有力的措施,而且也是对各级气象学会工作的有力鞭策。这对于保证气象学会在各级党组织和科协的领导下,积极主动,认真负责地开展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85)国气党字第035号文的要点如下:

1.建立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学会秘书处(县团级事业单位)作为学会的办事机构,在学会理事会的领导下负责处理学会的日常工作。学会秘书秘的编制人数为2至3人,属事业编制。2.为加强党组对学会工作的领导,由省局党组分管学会工作的同志兼任学会秘书长。设专职副秘书长一人(副处级),主持学会秘书处的日常工作。3.气象学会的活动经费在气象事业费中列支,在坚持节约的原则下,保证气象学会正常活动的开支,并争取拨给的经费逐年有所增加。

各省市区学会在接此文件后,纷纷迅速予以落实,由于机构、人员编制、级别、经费等有了保障,各地学会工作开展得更加有声有色,更加篷勃发展。这里有一点需要说明,即专职副秘书长(副处级)是根据当时历史条件,参照中国气象学会的格局(秘书长由党组成员兼,专职副秘书长副司级)而定的。至于后来由于中国气象学会副理事长不兼秘书长,学会配专职秘书长(正司级),仿此,各省市区学会也配备专职秘书长(正处级)。(85)035号文件不仅没有限制副秘书长可以扶正,而是上行下效,水到渠成,由副升正。诚然此是后话。
关于设立涂长望青年气象科技奖

1984年9月19日召开的中国气象学会第二十届理事会常务理事会第五次会议,决定设立中国气象学会青年气象科技奖。为此,学会秘书处得到中国气象局、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总参气象局等单位的响应,募得资金25000元。1984年12月10日第七次常务理事会通过学会秘书处起草的《中国气象学会青年气象科技奖试行条例》,并于1985年1月20日正式颁布实施。条例规定,在常务理事会领导下,成立评选委员会,委员会由下列9名成员组成:主任委员谢义炳,副主任委员章基嘉;委员:黄士松、赵柏林、冯秀藻、张丙辰、傅抱璞、周秀骥、曾庆存。自1985年开始,每年评选一次。资金名额为每年3至5名,分一等奖和二等奖,资金额分别为500元和300元。同时向获奖者颁发“中国气象学会青年气象科技奖”证书。

为缅怀涂长望对我国气象科学的发展和气象事业的建设作出的重大贡献。在1986年12月19日召开的第二十届理事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上,谢义炳副理事长提出临时动议,建议将“青年气象科技奖”更名为“涂长望青年气象科技奖”,每两年评选一次。

学会秘书处由黄锡成具体负责此项工作,为此他认真负责,仔细阅读上报材料,预先分送有关评委,使评选工作得以有条不紊地顺利进行。

1985年度(首届)青年气象科技奖共评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颁奖仪式于1986年6月在南京召开的首届优秀青年气象科技工作者学术交流会上举行。

关于筹备首届优秀青年气象科技工作者学术交流会

1986年6月6日至9日,首届全国优秀青年气象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在南京举行,会议检阅了青年气象科技工作者所取得的学术成果,向100名优秀青年气象科技工作者颁发荣誉证书。谢义炳副理事长致开幕词,章基嘉副理事长作“脚踏实地显身物,奋发成才建功业”的主题报告,冯秀藻受评选委员会委托作“关于青年气象科技奖暨1985年度评奖情况”的报告 ,获奖代表陆维松、何宏山在大会上发言,黄仕松副理事长致闭幕词。
本人在学会工作期间,与谢义炳先生接触较多,印象较深。在谢先生谢世15周年之际,顾对先生之为人及接触过程中的几件轶事,追记于后,略表怀念之情。

众所周知,著名气象学家谢义炳先生为C?G罗斯贝的三大弟子(另两位为叶笃正、郭晓岚)之一,长期担任北京大学教授,桃李满天下。谢先生学术造诣深,思想开朗,平易近人(老一辈气象学家大都如此)。与他相处无有那种大科学家与无名小卒的严格区分,学会领导与普通工作人员的上下尊卑。他总是以诚待人,以理服人,并富有幽默感。他是学者型领导,学者型领导以理服人,官僚型领导则以权压人。

在此,颐举以下数例来作说明。

其一,1986年6月6日上午首届优秀青年气象科技工作者学术交流会开幕,谢先生要致开幕词。上午9时将至,我与秘书处几个同志一起去谢先生房间请其快赴会场,时正值电视转播在墨西哥举行的第13届世界杯,阿根廷对英格兰的那场球,作为资深球迷的谢先生,正看得津津有味,但迫于开会时间已到,他才恋恋不舍关掉电视机。在通往会场的路上,还与我津津乐道赛场的情景,好在笔者也是一位资历不浅的球迷,故与谢先生有共同谈资。上午一散会走出会场,谢先生迫不及待地向周围打听比赛结果,当得知阿根廷队以2:1获胜后,心感稍安。事有凑巧,这次老秘书长座谈会期间,适值第19届世界杯在南非举行,与1986年6月墨西哥第13届世界杯相隔24年。物是人非,惜乎谢先生已不能同我们分享,哀哉!

其二,1986年6月23日至27日,谢先生作为气象界出席中国科协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代表之一,而我则被派去作为联系气象界代表的工作人员。期间,某日下午午睡过后,在其下榻的房间内,就我们二人。谢先生有事,临时要回北大,下午2时许,天空密布浓积云,有很快下雨之迹象。谢先生突冒一句:“徐明同志,你看会不会下雨?”“你是大科学家,怎么倒问起我这个小预报员了?”我回答道。并信口说了一句“可能短时间内不会下吧!”他听后,两人一笑了之。事后了解到,在他由宾馆回北大的一小时内,未被雨淋着。从这一点,即说明了短时雷雨预报的难度,也说明了大科学家如谢先生者决不矫揉造作,想到哪里说到哪里,没有把握的事,不耻下问,不丢面子,不失身份。从中我又一次感受到谢先生坦诚的难能品格和平等待人的美德。

其三,与谢先生相处较熟后,他有时也爱开个玩笑。如在闲聊时,他说了一个笑话(可能其他同志也听到过)。他说,在挪威气象局门口,有个修鞋的皮匠摊,这个皮匠就与气象台唱对台戏。每天气象台作出天气预报,他就作出与气象台相反的预报。一年平均下来,居然对错各半。大家听了也就笑笑。我想,谢先生说此笑话也无非想说明目前天气预报的实际水平及它的难度而已,岂有他哉。

通过对学会工作期间几个事件的回忆,并由此触类旁通,引发其他杂感。笔者已年近八旬,来日无多。岁月流逝,而本人的学会情结却日渐丰厚。此文恐系收官之笔,如能博诸君一阅并有所赐教,则感激不至。

(注:本文作者为中国气象学会秘书处学术交流部原处长)

 

版权所有:Copyright © 1924-2014 中国气象学会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24-2014 CMS,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