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首页
您当前位置:首页 > 90周年庆祝 > 媒体报道
媒体报道
 
“中国气象学会90周年”系列报道之历史贡献篇——岁月铭刻的辉煌
日期:2014-11-02 浏览量:14719

编者按: 

为庆祝中国气象学会成立90周年,本报自今日起刊登“中国气象学会90周年”系列报道,分别从中国气象学会历史贡献、学会在推动海峡两岸学术交流及其在气象科普与人才培养上取得的成效等几个方面作逐一回顾。

中国气象报记者贾敏  通讯员刘文泉

光阴如水般流逝,转眼间,中国气象学会(以下简称学会)即将走过90年的风雨历程。在此期间,无数仁人志士披荆斩棘、艰苦创业、砥砺前行,为我国气象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金秋时节,在学会即将迎来90华诞之际,记者走访了学会原副秘书长庄肃明。听他讲述学会所经历的风雨历程;讲述学会对推动民族气象事业发展以及对气象现代化建设做出的种种贡献;细数如璀璨星辰般点亮历史天空的气象界名人……

 让我们穿越历史的天空,去见证学会发展历程中一个又一个光辉的节点。

 驱逐列强 发展民族气象事业

 1924年10月10日,高鲁、蒋丙然、竺可桢等人以“科学救国”为己任,以“谋气象学术之进步与测候事业之发展”为宗旨,发起成立了中国气象学会

庄肃明告诉记者,学会在成立之初,便显示出了驱逐列强、还我主权的强烈爱国主义精神。当时,中国的气象台站几乎都把控在外国人手中。学会成立伊始,就提出要求申请“庚子款”,发展民族气象事业。1924年10月,学会起草了“庚子款”意见书,希望申请到款项筹建中国各地的测候所。在1926年年会期间,全体与会代表一致通过提案:呈请政府收回海关设立的所有观测所。

据庄肃明介绍,学会还提请中央研究院召开全国气象会议,以此统领各地、各部门的测候所,并制订统一的规范、标准。在学会的呼吁下,1930年4月,第一次全国气象会议在南京召开。这次会议对规范观测时间、预报术语以及增设测候所、改良技术、推广合作范围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学会的努力下,1941年10月,中央气象局宣告成立,中国气象事业“始有专司”。

在此期间,蒋丙然、竺可桢、涂长望等光耀中国气象史的名字如星辰般划过了历史的天空,他们“桃李满天下”,培养和造就了一批新中国气象科研、业务、教育等方面的领军人才。

1925年,《中国气象学会期刊》出刊。1931年10月发表的竺可桢的《论新月令》和《二十八宿起源之时代与地点》两篇论文解决了国际上持续了100多年的争论,得到了国内外学术界的高度评价;1935年,《中国气象学会会刊》借更名为《气象杂志》之机,也作出了创新性的尝试,开始刊载全国天气情况。自出版后,发行量激增,极大地促进了国内气象知识的传播与交流。

为气象科技进步“呐喊助阵”

新中国成立以后,学会工作出现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学术交流的内容从以气候学与天气学为主,发展到涵盖气象学科的各个分支。在此期间,学会召开的多次会议都对物理气象、林业气象、农业气象学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和推动作用。《气象学报》作为当时国内气象学领域唯一的专业期刊,对于引导气象学科各分支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开放的春潮在神州涌动。面对新形势,学会顺势而为 ,面向国内外,开展气象学术交流合作与气象科普工作,为气象科技进步“呐喊助阵”。

在学术活动中,学会按照“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鼓励不同观点进行争论。30多年来,气象学术活动形式多样,其深度、广度和所涉及的领域不断扩大。

据庄肃明介绍,那时,学会平均每年召开学术会议30余个,交流论文报告上千篇。这些论文紧跟国际气象科技的发展前沿,有效解决了气象业务和科研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突破了重大关键技术、共性技术、工程化技术方面的瓶颈,有力推动了气象科技的进步与发展。

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学会进一步开启了对外交流的大门,分别与美国、瑞典、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进行合作,站在国际舞台上,传播中国的气象科研成果,并吸收引进国外先进的气象科学技术。

学会积极努力,逐步打破了海峡两岸气象工作长期隔绝的局面,建立了海峡两岸气象科技文献的交换渠道,并为实现闽台地区重要灾害性天气的直接会商做出了积极努力。这对于提高海峡两岸的气象科技水平及国际影响力具有深远的影响。

助力气象现代化“专列”提速

“中国气象学会在发展过程中一直秉承着求实精神,从不追风逐浪,这主要体现在学会积极投身于推动气象现代化建设的工作之中。”庄肃明说。

“在1982年的年会上,谈起建设气象现代化时,时任中国气象局局长邹竞蒙几乎脱稿演讲。他思路清晰,情绪激昂,而台下的400多人都听得很投入。”在回忆这一历史片段时,庄肃明的眼神仿佛穿越了久远的时空,飞扬起激昂的色彩。

当时,邹竞蒙首次提出的气象现代化的概念,给人们带来了全新的认识。 “将400多位精英人士的思想统一到一起,号召大家齐心协力做成一件事,这是十分不易的。”庄肃明对记者说。

借助学会这一传播平台,1982年年会的观点被中国气象界认同,并且直接促使中国气象局下发了《1984年—2000年气象现代化发展纲要》,对中国现代气象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为了适应《气象现代化建设发展纲要》提出的总要求,学会对所属的专业委员会进行了调整,增加了卫星气象学、数值预报、气象电子技术、航空与航天、热带气象、水文气象、气象软科学、气象教育与智力开发等专业委员会。截至2014年,学会的专业委员会已经由其恢复活动时的7个发展到39个,几乎涵盖了大气科学的各个领域。

沿着气象现代化发展的轨迹,学会及时提出各个阶段的重点工作。随着气象事业的发展,在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确定的奋斗目标引导下,学会把气候变化及其对国民经济特别是对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气象灾害和减灾决策、提高灾害性和突发性天气预报准确率等作为学术交流、科学普及的重要工作方向。而这一切,也为新一轮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90年岁月悠悠,记载着学会以及中国气象事业从“破壳而出”一步一步走向辉煌的历程。

正如庄肃明所说,纪念学会成立九十周年,就是要纪念“她”在风风雨雨之中依旧不屈不挠、勇于向上的精神,纪念“她”甘为人梯、默默奉献的品格,纪念“她”不畏艰难、永不放弃的精神。

(来源:《中国气象报》)

 

版权所有:Copyright © 1924-2014 中国气象学会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24-2014 CMS,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