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交流

首页 > 学术交流 > 国内交流

中国科协第94期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在北京召开
日期:2014-11-14 浏览量:38017

2014年11月1-2日,中国科协在北京举行了第94期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本期沙龙的主题是“大气雾-霾研究中的科学问题和思考”,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张小曳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石广玉院士和清华大学环境学院贺克斌教授担任领衔科学家。来自全国20多家科研院所和学术团体的30余位专家围绕大气雾-霾相关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本期沙龙由中国气象学会承办,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协办。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副部长刘兴平代表主办单位出席活动。
    持续高发的雾-霾现象是我国现阶段面临的严峻大气污染问题,已引起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但是对于雾-霾的产生原因及控制对策中的很多科学问题尚需进一步研究。中国科协召开“大气雾-霾研究中的科学问题和思考”学术沙龙,为气象、气候、环境、能源、医学等相关领域的专家搭建了交流平台,与会专家结合各自原创性研究结果,针对大气雾-霾与能源结构,雾-霾形成机制及其来源认识,雾-霾污染控制对策,雾-霾与健康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和未来需要关注的问题交流互动,争辩质疑,进行了深入探讨。
    认为燃煤是导致我国雾-霾形成的最主要来源,机动车排放也对污染发生有重要贡献,部分地区生物质燃烧等也助推了处在高位的大气污染。控制我国煤炭消费总量,不断改善煤的清洁利用是两条控制我国煤炭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路径。在机动车污染控制方面,对工程、农用和不达标车辆污染排放的控制是更为重要的方面。在重污染期间的许多二次气溶胶形成的机制在会上被热烈讨论,包括了大气氧化性、非均相化学反应、硫酸盐在传统形成机制外的新生成途径、二次有机气溶胶的形成机制等等。紧密结合数值模拟,加强各种二次气溶胶形成机制的贡献程度的定量研究是会议形成的共识。 
    我国近年来雾-霾频发与天气气候的变化也有明显联系。随着全球变暖,中纬度地区西风带风力、亚洲季风、以及直接与雾-霾有关的静稳天气条件均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加剧了我国华北区域雾-霾的形成,仍需继续深入认识天气气候要素与大气污染形成的相互作用问题。
    本次学术沙龙的召开对科学认识雾-霾、有效预报与防治雾-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为加强相关领域专家的合作与交流,改善区域空气质量、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安全做出了贡献。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京公网安备 110401400179 京ICP备09060741号-2
版权所有 :中国气象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