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通知

首页 > 学术交流 > 会议通知

2021年全国重大天气过程总结和预报技术经验交流会在大连召开
日期:2021-04-26 浏览量:34516

426日,由中国气象学会主办,国家气象中心、大连市气象局与中国气象学会天气学委员会联合承办的“2021年全国重大天气过程总结和预报技术经验交流会”在辽宁大连召开,重点围绕2020年发生的典型天气过程进行系统总结,交流最新预报技术和经验,分析查找预报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研讨提高预报水平的思路和举措。来自全国气象部门、相关高等院校、民航系统等80余家单位200余名专家代表参加交流。

http://www.cms1924.org/UpFile/20210426140051654_s.jpg

2021年全国重大天气过程总结和预报技术经验交流会现场

此次会议特邀中国工程院丁一汇院士,国家气象中心总工程师沈学顺研究员和代刊研究员,南京大学赵坤教授,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吕伟涛研究员,大连市气象台台长李燕研究员等六位专家做特邀报告。大会特邀报告通过腾讯视频会议进行了同步网络直播。 
  
会议强调,要高度重视科技工作,通过科研业务融合,持续推进研究型业务的发展;要重视天气过程总结和复盘工作,针对天气过程的实况特征、成因、动力热力机制、预报重点难点进行深入细致分析,形成可借鉴的预报经验,探索、梳理和解决预报业务服务中共性的科学问题和技术方法难点,切实推动预报业务高质量发展;要重点做好灾害性天气预报技术研发和分析总结,不断提升灾害性天气的分析和预报能力,进一步提高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报预警的精细度和准确率,加强对灾害性天气过程的认识和理解,为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做出贡献;要加快预报员的转型发展,推动预报员从过于依赖数值预报和经验向更多依靠科学分析、驾驭现代预报技术和数值预报的“现代型”转变。 
  
在当今推动研究型业务、构建气象新业态的形势下,此次会议意义更加重大,不仅为全国气象科技工作者搭建了一个广泛的业务科技交流平台,更为广大气象工作者带来了难得的学习机会。会议代表纷纷表示将以此为契机,借鉴此次会议的各项研究成果,通过建立完善预报总结的常态化和制度化,推动业务技术人员科研与业务并重,推动研究型业务和科技创新工作向纵深发展,推动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此次会议共收到报告投稿300余篇,参加交流报告105篇,墙报交流88篇。会议共设有一个主会场、五个分会场,分别围绕暴雨暴雪、强对流天气、水文气象、智能网格、天气预报技术、集合预报、数值预报解释、台风与海洋、环境气象、灾害天气、寒潮、气象服务等领域开展研讨。

http://www.cms1924.org/UpFile/20210426140203234_s.jpg

墙报交流

中国气象学会秘书长王金星主持会议,中国气象局预报与网络司二级巡视员周林、国家气象中心副主任毛冬艳、辽宁省气象局副局长蒋大凯、大连市气象局局长宗志平、大连市科协副主席李敏出席会议。

 

附:会议交流报告

特邀报告

1、欧亚与中国冬季极端冷事件的年代际变化:“暖北极冷欧亚”型的影响——丁一汇(国家气候中心)

2GRAPES数值天气预报业务体系——沈学顺(国家气象中心)

3、双偏振雷达定量降水估计和临近预报方法研究——赵  坤(南京大学)

4、灾害天气监测预报技术研究进展——吕伟涛(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5、国家级智能网格预报技术的进展与挑战——代  刊(国家气象中心)

6、海洋对辽东半岛灾害性天气影响分析和思考——李  燕(大连市气象局)

大会报告

12020年长江中下游超强梅雨中期延伸期尺度物理机制分析——鲍媛媛(国家气象中心)

2、一次江淮特大暴雨过程的预报着眼点反思——漆梁波(上海中心气象台)

32020年江淮地区极端梅雨异常特征及成因分析——刘  梅(江苏省气象台)

420206月梅汛期贵州暴雨特征分析——杜小玲(贵州省气象台)

52020年汛期长江流域水雨情特征及致洪气象成因分析——包红军(国家气象中心)

62020年西北太平洋台风活动特征和预报难点分析——许映龙(国家气象中心)

7、广东热带气旋风圈半径的历史百分位相似预报方法——程正泉(广东省气象台)

8、京津冀两次雷暴大风过程的超级单体特征分析——张琳娜(北京市气象台)

9、“0706”长江口系列“迷你”龙卷过程分析——戴建华(上海中心气象台)

10、基于多模式融合的中国西北地区降水预报方法研究——刘  娜(兰州中心气象台)

分会场报告

12020年北上台风非对称结构及引发吉林极端风雨成因分析——王  宁(吉林省气象台)

22020年辽宁省一次极端暴雪过程形成机理及预报偏差分析——阎  琦(辽宁省气象台)

32020年夏季鄂西南一次极端暴雨过程的成因分析——罗菊英(恩施州气象局)

419912018年新疆夏季小时极端强降水特征——杨  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气象台)

5、梅雨锋西段“6.2324”黔南持续特大暴雨天气分析——顾  欣(黔南州气象局)

6、一次“冷区”发展的特大暴雨过程中尺度特征及成因——陈云辉(江西省气象台)

7、广州东莞5.21特大暴雨过程分析——张  峰(国家气象中心)

82020年浙江梅汛期一次“冷切型”大暴雨过程分析——郭巧红(浙江省气象台)

9、两次极端强降水风暴双极化特征对比分析——郭飞燕(青岛市气象局)

10、四川盆地“2020.8.11-12”特大暴雨过程中尺度系统演变特征——周春花(四川省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

1120207410日长江流域极端强降雨过程MCS活动特征分析——张夕迪(国家气象中心)

12、沙颍河流域两次切变线型大暴雨过程对比——胡燕平(漯河市气象局)

13、近10年海河流域暖季极端小时降水的统计特征分析——陈  宏(天津市气象台)

14、不同触发机制的华北暖区暴雨边界层环境特征和模式可用性分析——段宇辉(河北省气象台)

15、“8.11”雅安芦山超历史极值降水特征及成因分析——孙  俊(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四川分院)

1620132019年甘肃省暖季小时降水时空分布特征——黄武斌(兰州中心气象台)

17、“5?22”广州东莞特大暴雨成因及中尺度特征分析——姜晓岑(东莞市气象局)

18、昆仑山北部短时强降水的雷达回波特征——张俊兰(新疆气象台)

19、华北两类产生极端强天气的线状对流系统分布特征与环境条件配置——盛  杰(国家气象中心)

20、开原“7.03”龙卷的环境背景和中小尺度分析——张爱忠(民航东北空管局)

21、四川盆地雷暴大风雷达回波特征统计分析——龙柯吉(四川省气象台)

22202012425日贵州冰雹、雨雪共存天气机理分析——王  芬(黔西南州气象局)

23、基于可学习光流深度模型的雷达外推技术研究——张成伟(民航深圳空管站)

24、西北地区典型冰雹天气的干冷平流强迫机制——刘世祥(兰州中心气象台)

25、变形场强度和垂直涡度向水平涡度转换项在宁夏两次切变线暴雨过程中反应——肖云清(银川市气象局)

262020年“1.24”广西冬季大范围冰雹天气过程分析——农孟松(广西气象台)

27、山东沿海一次致灾强雷暴大风天气过程分析——史  茜(山东省气象台)

28、两次强冰雹超级单体风暴结构特征分析——唐  佳(湖南省气象台)

29、一次波状对流带和飑线并发过程特征分析——郭英莲(武汉暴雨研究所)

302020625日长生命史超级单体致雹个例观测特征分——刘  瑾(邢台市气象局)

31、联合概率预报方法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强对流天气预报中的应用——赵渊明(上海中心气象台)

322019年台风“利奇马”过境后与冷涡共同影响的混合强对流天气特征分析——杨  磊(辽宁省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中心)

33、武陵山区一次暖区强降水触发和维持机制分析——罗  娟(重庆市气象台)

34、广州一次强对流冰雹过程的X波段相控阵雷达探测特征分析——傅佩玲(广州市气象台)

35、江苏一次梅雨期EF2级龙卷过程的特征分析——王  磊(江苏省气象台)

36、广东“4.11”强雷暴大风与“4.13”强龙卷超级单体对比分析——植江玲(佛山市气象局)

372020810-18日四川盆地降水日变化特征及成因研究——夏如娣(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38、内蒙古一次极端暴雪事件中冻雨成因分析——孟雪峰(内蒙古气象台)

39、基于加密观测的一次1月极端雨雪过程积雪特征分析——杨成芳(山东省气象台)

40、贺兰山东麓极端暴雨的中尺度特征——陈豫英(宁夏气象台)

41、利用FY-4A卫星云图客观识别东北冷涡过程中的MCS——吴曼丽(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辽宁分院)

42、冬奥延庆赛区降雪与边界层偏东气流的关系——于  波(北京市气象台)

43、北京一次冬季极端降水过程成因及相态转换预报误差分析——胡  宁(国家气象中心)

44、基于淮河上游面雨量的王家坝水位增幅预估方法——张  霞(河南省气象台)

4520201117-19日东北地区一次极端雨雪过程分析——于  超(国家气象中心)

46、暴雨诱发恩施州地质灾害成因浅析——狄靖月(国家气象中心)

47、大连地区一次累积暴雪过程中的两种影响系统对比分析——赛  瀚(大连市气象台)

48、短时强降雨中雷达产品与地面切变线的对应关系分析——王晓娟(宜宾市气象局)

492020年汛期淮河流域雨情水情特征分析——王  蒙(国家气象中心)

50、台风“美莎克”降水特征及成因初探——沈晓琳(国家气象中心)

51、弱天气尺度强迫下鲁南一次局地致灾大暴雨成因及预报失误分析——苑文华(枣庄市气象局)

522020年湖北省“6.27”极端特大暴雨分析——夏  羽(宜昌市气象局)

53、江淮流域MCS维持及其继生对流触发机制研究及启示——以201665日弓形回波为例——张树时(南京气象科技创新研究院)

54、基于相似网格点的多源定量降水预报融合算法——王  玉(国家气象中心)

55、雷达和闪电资料的应用对临近数值天气预报的影响——徐国强(国家气象中心)

56、一种基于K-means动态聚类分析方法对贵州降雪环流的分型——吴哲红(安顺市气象局)

57、一种二分类确定性预报的评分方法——刘凑华(国家气象中心)

58、基于国家级智能网格降水实况产品(CMPAS)的台风“利奇马”临海受淹模拟及评估检验——张育慧(浙江省气候中心)

59、基于CRA技术的华南前汛期强降水EC模式预报误差分析——李晓兰(国家气象中心)

60、康保双偏振雷达相约北京测试活动观测分析——李宗涛(河北省气象台)

61、台风“美莎克”在东北地区长时间维持的原因分析——吕心艳(国家气象中心)

62OTSMOSOMOS方法及其优化组合应用于72 h内逐3 h降水预报的试验分析研究——赵瑞霞(国家气象中心)

63、长三角地区平流雾的区域模式预报误差统计分析——高  洁(上海中心气象台)

64、基于集合预报的异常天气预报技术研究——陶亦为(国家气象中心)

65、舟山风力智能网格精细化订正释用技术——於敏佳(舟山市气象局)

66、多模式降水分级最优化权重集成预报技术——危国飞(福建省气象台)

67、基于GRAPES_3km模式输出的风雹概率预报技术研究——曹艳察(国家气象中心)

68、珠三角地区“5.22”极端降水过程的数值可预报性分析——肖柳斯(广州市气象台)

69、相控阵雷达在冰雹等强对流天气的应用研究——李彩玲(佛山市气象局)

70、对流可分辨集合预报在四川盆地东部降水预报效果评估——叶  茂(重庆市气象科学研究所)

71X波段双极化相控阵雷达反射率的衰减订正——李浩文(广州市气象台)

72、鄱阳湖对降水强度减弱的物理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付  超(福建省气象台)

73、中央气象台台风路径预报技术十年进展——钱奇峰(国家气象中心)

74、湖北高速公路降雨致灾临界雨量研究——何明琼(湖北省气象服务中心)

75、东南亚生物质燃烧对我国霾和降水的影响——王继康(国家气象中心)

76、东北地区一次罕见的初夏大风分析——公衍铎(黑龙江省气象台)

77、台风“利奇马”降水极端性特征和成因简析——郭云谦(国家气象中心)

78、影响东北的两个罕见气旋发展机制对比——高松影(丹东市气象台)

79202012月中旬海南岛冷空气过程预报偏差分析——吴志彦(海南省气象台)

80、台风“海高斯”和“天鸽”快速加强成因的对比分析——周冠博(国家气象中心)

81、近54年吉林省冬季极端低温的时空变化特征——付冬雪(吉林省气候中心)

82PM2.5中长期集合预报技术与应用——饶晓琴(国家气象中心)

83、基于深度学习的上海空气质量预报技术研究——余钟奇(长三角环境气象预报预警中心)

841909号超强台风利奇马的闪电活动特征——魏凌翔(安徽省气象台)

85、一次春季寒潮雨雪天气的多源资料观测分析——毛宇清(南京市气象局)

86、上海沿海精细化站点极大风速预报方程的建立——朱智慧(上海中心气象台)

87、微波辐射计资料在济南雾霾天气分析与预报中的应用——李  恬(济南市气象局)

882020年冬季湖北省重污染过程累积和输送特征分析——岳岩裕(武汉区域气候中心)

8920202月份安徽省一次寒潮雨雪过程的天气分析及可预报性研究——柳  春(安徽省气象台)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京公网安备 110401400179 京ICP备09060741号-2
版权所有 :中国气象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