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概况 学会规章 政策法规 学会年报 学会会讯 学会历史
学会简介

组织机构

本届理事会

本届监事会

本届理事会党委

学会秘书处

学会章程

历任名誉理事长

历任理事长

历届理事会

历届理事会分支机构

历届代表大会

历届大事记

90周年庆祝

100周年庆祝

没有更多了
发布时间:2025年03月19日 来源:中国气象学会 浏览:6109次
▲ 中国气象学会会徽

学会秘书处简介

中国气象学会秘书处为中国气象学会的常设办事机构,承担中国气象学会理事会和中国气象局党组交办的各项任务的组织实施以及理事单位之间的协调工作,是学会活动的具体组织者和实施者。 在中国气象局党组和中国气象学会理事会的领导下,学会秘书处主要承担学会的组织发展和建设工作;承办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及理事会、常务理事会等各类工作会议的筹备工作,按照章程组织落实各项工作;组织各类学术交流活动、人才举荐和科技奖励;开展各类气象科普活动和科普基地管理;组织气象科技成果推广和应用;主办《气象学报》、《Journal of Meteorological Research》;开展对省级气象学会的业务指导。 中国气象学会秘书处由秘书长1名、专职副秘书长1名及综合协调部、学术交流部、科学技术普及部、文献期刊部等4个部门组成,负责学会秘书处的日常业务。

领导机构

秘书长 张柱
专职副秘书长 白静玉
四级职员 刘文泉

下设处室

综合协调部:
负责提出学会及学会秘书处年度工作计划及工作总结;负责各类会员的管理;负责与有关单位的联系;筹办理事长办公会、常务理事会、秘书长会、会员代表大会等工作会议;负责各种信息库和学会网络的建设和管理;负责学会秘书处行政事务和财务管理;负责学会秘书处的公文运转和《中国气象学会会讯》的编印;完成中国科协和中国气象局交办的各项任务等。人员编制3名,处级领导职数1名。
处长 白静玉
职员 刘轩宇、王艳、王媛、魏雪松、王媚
电话 010-68406821
学术交流部:
负责提出气象学术活动规划、计划;组织或承办国内外学术交流会、论坛和报告会;组织推荐科协系统“两院”院士候选人、涂长望青年气象科技奖和其它各种优秀科技人才奖的推荐和评选工作;建立专家库,组织专家建议,及时向有关行政部门提供科学咨询服务;建立成果库,及时向有关部门提供气象科技发展最新动态;完成中国科协和中国气象局交办的各种学术组织活动等。人员编制3名,处级领导职数1名。
处长 张伟民
职员 王妍、赖冰冰、张歆然、赵辛
电话 010-68409438
科学技术普及部:
负责提出气象科普工作规划、计划;组织科普工作的开展,负责气象科普图书、影视制作规划的组织实施;组织气象科普评奖;负责气象科普基地建设和青少年气象科技活动的指导和管理;参与气象科技扶贫和气象科技兴农工作,组织气象科技扶贫工作奖的评审;负责气象科普工作委员会会议的筹备;承担中国气象局科普办公室的日常工作;完成中国科协和中国气象局交办的各种科普组织活动等。人员编制3名,处级领导职数1名。
副处长 张德
职员 陈烨、钟鑫、吴宇、赵芃、钱坤、徐光佑
电话 010-68406893
文献期刊部:
下设《气象学报》(中文版)编辑部和《气象学报》(英文版)编辑部。 人员编制8名,处级领导职数3名。其中: 《气象学报》(中文版)编辑部:负责提出《气象学报》的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负责与管理部门和各个重大课题研究组的联系,组织刊发大气科学各分支学科的优秀稿件;坚持三审制度,保证刊用稿件的学术水平;执行有关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及有关规定,使期刊的编辑出版工作标准化、规范化;负责有关学术文献的编辑出版;负责与国内外相关学术刊物的联系。人员编制3名,处级领导职数1名。 ; 《气象学报》(英文版)编辑部:执行《气象学报》的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负责《气象学报》(英文版)的编辑、出版及发行。人员编制2名,处级领导职数1名。
处长 伊兰
职员 程艳丽、王祥国、郑思雨、张萌、朱玉祥、王琦、陈梦园
电话 010-68406942、010-68407634
发布时间:2025年03月19日 来源:中国气象学会 浏览:6109次

理事会党委职责:

为功能性党组织,主要发挥政治功能、组织和推动事业发展功能。
  • 党委书记
    谈哲敏
  • 党委副书记
    矫梅燕
  • 纪检委员
    潘进军
  • 宣传委员
    姜大膀
  • 青年委员
    李 健
  • 学习委员
    张 柱
  • 组织委员
    刘文泉